市民注册 登录
汕尾市民网 返回首页

马诗快的博客 画里话外群组 http://www.swsm.net/?117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3)谈武论道

已有 376 次阅读2017-11-1 12:35

(三)【谈武论道】   我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几点认识

               拜师学艺
             
               文/马诗快

    有人说:太极拳软绵绵的,不适用于搏击,只能用于养身健体。有这种观点的人应该是武术界的门外汉。不了解太极拳也可以分好强身健体和搏击杀敌两种。任何一种武术招式,只要你有恒心和吃苦耐劳,通过长年的刻苦训练,武术也可以自学成才。例如:中央四台报道,某年青人通过六年的苦练,自学成铁砂掌,【探访真功夫】,表演【滚地风】扫断石匾的招式,一脚就把一块八厘米厚的石匾扫断了,武术探访主持人也是个武林高手,他当场一起脚,一发力,也把另一块石匾扫断了。这证明只要有足够的速度,速度越快,脚根接触石匾的点面越小,对打击面所产生的力量更具有穿透力,石匾应声折断了,这不是舞台上武术表演的道具,任何武术的招式,只有习武者不怕辛苦,通过多年的训练,几乎可以自学成才,当然,有名师指导更能少走些弯路。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为武术家的背后,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习武者的出拳发力具有穿透性,速度快,打击面聚集在一点,这种发力的技巧与不懂武术的蛮汉的发力是不相同的。
     清朝末期,一代杨式太极拳宗师杨露禅到河南陈家沟学太极拳的故事传为武林拜师学艺的佳话。
      古代封建王朝,学成武术者可以为朝廷服务,镇守边疆,享受朝廷的功名厚禄,也可以为富贵权势望族护家看院,成为一代王族贵胄的贴身保镖,也可以自创镖局,为商人运送物资,走南闯北,收取保护费,养家糊口,也可以开创武馆授徒,收取学员的各种习武的费用。习武者就成为了一名职业拳师了。
    杨露禅拜师学艺不易,他假扮家童,在陈家沟偷学陈式太极拳,后来身份被暴露,他向师傅说明学武若渴,梦寐以求,渴望成为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弟子。鉴于杨露禅的诚心诚意,陈馆主才授他为徒,把陈式太极拳的功夫无私地传授给他。
      杨露禅通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和领悟,拜访或与各武林名师切磋武术,自创了杨式太极拳。他在京城某王爷府中谋得一份护院的差事,他从与京城王府多位武术高手比赛或切磋武术中,用杨式太极拳多次击败京城各路武术高手,从此名扬天下,谁说太极拳是软绵绵的,只能用于强身健体,不能用于击倒武林高手呢?
    杨露禅的绝活:飞鸟在他的手掌上无法飞走,最近中央电视四台的栏目【体验真功夫】现场拍摄,民间杨式太极拳的传人也现场表演了飞鸟在他的手掌上无法飞走的情景。后来这证明是有科学道理的。而不是历史虚假的传说。活蹦乱跳的飞鸟需要飞走,它的双脚必须能接触手掌面或者地面,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条件下,产生起飞的冲力,可是杨式太极拳传人在飞鸟蹬腿起飞的瞬间,手掌接触面向下一卸力,让飞鸟无法产生反作用力,飞鸟就乖乖的在他的手掌控制之中了,神奇呢?
     有些现代科学也无法完全揭开中国武术的神秘面纱。易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

  


    (待继)
      `

鸡蛋

雷人

路过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市民注册

手机浏览|操作教程|关于我们|规章制度|防骗说明|举报指南|新浪微博|广告投放|汕尾市民网 ( 粤ICP备13036240号 )

GMT+8, 2024-6-16 07:45 , Processed in 0.06936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