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加快扩容提质——访市委常委、城区委书记陈少荣

发布者: 汕尾资讯 | 发布时间: 2013-9-17 09:54| 查看数: 47714| 评论数: 23|帖子模式

     “这次学习考察给我的感触很多,也很深刻!”9月13日下午,刚处理完手头工作的市委常委、城区委书记陈少荣在他的办公室,和记者聊起市党政学习考察团深莞惠之行时如是说。
  ■城区领导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
  从东莞到惠州再到深圳,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陈少荣说看清了很多差距,也收获了很多启示。
  深莞惠之行给他的最大震撼是规划科学大气。比如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不仅规划面积大,而且园区绿化覆盖率超过60%,建成120多公里的绿道系统和自行车配套服务系统。再有东莞市区交通主干道为双向10车道,辅道、人行道一应俱全,绿化带郁郁葱葱,车水马龙的情景和深圳市深南大道相若。陈少荣感叹说,正是在产业、交通等规划上的大决心大气魄,东莞才能在转型升级的阵痛后迎来快速发展的今天。
  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一直牵绊着城区发展,是市、区两级建设关注的重点问题。学习考察中,陈少荣和惠州仲恺高新区负责人聊了许久,还特意要了一份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给仲恺高新区的文件。“各单位、各行政权力部门不得对下放的事项以‘备案’的名义搞变相许可和权力上收。”陈少荣拿着文件,把他做过笔记的地方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连备案都不用,可见惠州市委、市政府大胆放权的魄力。”而城区除负责环卫工作外,其他涉及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没有设立或由市垂直管理,职能残缺不全。“连一平方土地管理权都没有,哪怕李嘉诚来了,区委书记、区长都没权力说马上给土地。”他认为,项目落地难、慢,浅一层看是政务环境、行政效率问题,往里看是体制机制问题。
  深莞惠三地开放超前的发展理念及大胆有力的措施也让陈少荣折服。东部华侨城将房地产开发融入旅游开发中,打造出国内首屈一指的休闲度假区。惠州利用BT模式一次性建成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都说明,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开放的理念和先进的经营模式。陈少荣认为,我们一些干部的视野亟需拓宽,思维亟需开放,“只要不违法违规,有多大胆,有多敢想,就好好规划,然后抓落实,这才是真发展。”
  ■城区怎么办?从哪里发力?
  “危机感”,是陈少荣此次学习考察看到兄弟市大步流星、快速发展的感受。这种危机感,虽源于城区发展慢人半拍的焦虑,但他更愿意解释为危中取机的紧迫感。城区是中心市区,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正值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四大行动”的重大机遇期。城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四片区一中心”扩容提质规划,东片主要利用汕尾火车站集散作用,发展商贸、酒店、物流业、形成商贸物流聚集区;西片充分利用中心渔港和长沙湾旅游度假城,发展旅游度假海洋经济区;南片依托过海通道(隧道)的规划建设,打造养生旅游休闲区;北片规划建设新工业园区,形成高端产业聚集区;中心区依托新中轴线新湖大道、金湖大道及岸边旅游、地产和商贸的开发建设,形成环品清湖旅游宜居商贸中心。陈少荣说,现在城区机遇已显,蓝图绘就,下来的关键在于落实,必须从以下方面发力。
  思想解放再解放
  “停留在旧理念上一样可以过日子,但谁想这样呢?”这次学习考察的作用不但是洗眼、洗脑,更是洗心。亟需突破思想的天花板,破除城区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给城区充分放权,强化城区建设管理主体责任,让城区放开手脚去干。
  规划是龙头,要大气魄、大手笔做好城区扩容提质规划。比如,环品清湖路可以规划建设主干道为8车道,配套港湾式公共汽车停靠点,集绿道、步行街、休闲功能,带状敞开式公园的环湖路。这样一来,品味上去了,城市大气了,群众休闲有去处,城市才有生机活力。
  基础设施舍得投入
  市区站前路、新湖路、环品清湖路、金鹏路等等,都是要花钱、应该花钱的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市场模式很重要。政府就是修路、供水、供电搞好各种配套,请企业进来投资。”因此,要尽快筹集资金或用BT模式抓紧启动修建,把城市框架搭起来,土地能升值,群众有收益,经济社会也能加快发展。
  在社会管理上要依法依规、注重民生,“尤其是被征地后失地群众的民生很重要”。在学习考察回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9月9日),城区即由常务副区长带队赴东莞桥头镇,深度学习东莞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征收、开发经验做法。陈少荣表示,要以经营理念谋划发展、管理民生,特别是在征地上要探索新的开发方式,使群众有长远收入,能尝到甜头。而对无理取闹阻挠施工等违法行为,则要张扬法治,依法处理。
  谁管谁负责限时办结
  软环境问题一直是城区乃至汕尾发展的一大瓶颈。一些客商不愿来是因为吃了一些部门办事拖拉、“踢皮球”的苦水。“一定要按照职能职责,落实谁管谁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陈少荣说,要加强执行力、落实力建设,使政务环境畅通高效。
  东莞提出“莞50条”,惠州出台“惠42条”,都从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助推企业发展。这给陈少荣的启示是在招商引资上要敢于让利,“养一只比较壮的鸡来好好生蛋”。要学习深莞惠引进高新优质项目的做法,一事一策,制定具体让利措施,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
  采访行将结束,陈少荣说,再美的图纸要成为现实,最终还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城区是中心市区,社会各界对城区的关注和期待要比其他县(市、区)高,“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把城区做大做强做美,不辜负百姓的期望。”(记者 王万然 钟必远 通讯员 钟训成)
--汕尾日报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23)
回复 秋田 发表于 2013-9-17 12:23:15
“城区除负责环卫工作外,其他涉及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没有设立或由市垂直管理,职能残缺不全。“连一平方土地管理权都没有,哪怕李嘉诚来了,区委书记、区长都没权力说马上给土地。”他认为,项目落地难、慢,浅一层看是政务环境、行政效率问题,往里看是体制机制问题”
-------陈书记的烦恼,就是“海丰撤县设区”的前车之鉴。
城区的网友们,你们理解吗?????
回复 感恩汕尾 发表于 2013-9-17 12:25:14
路过而已,不说话!!
回复 乄旋の風 发表于 2013-9-17 12:47:38
城市建设归结一句话“高端大气上档次 低调奢华有内涵”
回复 hkhenry 发表于 2013-9-17 13:15:21
汕尾一些部门何止办事拖拉、“踢皮球”,也要索紅包和禮物
回复 海儿008 发表于 2013-9-17 13:19:29
汕尾市城区只有社会事务工作的义务,没有土地、财政的权力是制约城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财政的支持,却要承担维稳、市政建设等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十分理解陈少荣书记的苦衷,希望汕尾市抓住机遇,做好汕尾中心城区的定位规划,向省争取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并适当放权,助推汕尾中心城区发展。
回复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3-9-17 15:41:44
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好,肯定是很难发展的!
回复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3-9-17 15:41:58
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好,肯定是很难发展的!
回复 秋田 发表于 2013-9-17 18:32:19
海儿008 发表于 2013-9-17 13:19
汕尾市城区只有社会事务工作的义务,没有土地、财政的权力是制约城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财政的支持, ...

这就是市辖区的“好处”!
回复 城区之恋 发表于 2013-9-17 19:06:23
少荣书记有几点谈得非常不错的地方,比如:再美的图纸要成为现实,最终还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这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空的体现。环品清湖路可以规划建设主干道为8车道,这就对了,汕尾需要有一条拿得出和的大道,目前的滨海路太窄了,完蛋了,又改变不了现在的格局,所以未来的规划一定要大手笔。
回复 菜帮 发表于 2013-9-17 19:07:20
总的说,少荣同志知道不足在哪里,特别提出,发力有限,手头上没权,市领导要重新思考放权,有权才有力啊
回复 汕尾黑狼 发表于 2013-9-17 19:32:09
汕尾政府就像末代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导致汕尾不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回复 深圳海陆丰市 发表于 2013-9-18 08:14:07
秋田 发表于 2013-9-17 12:23
“城区除负责环卫工作外,其他涉及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没有设立或由市垂直管理,职能残缺不全。“连一平方土 ...

理解!地级市纯属多余!汕尾市纯属阻碍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的不适应的那部分。
所以我说,要省直管县。让汕尾市和汕尾城区合并为 新汕尾市(辖区为城区)。
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新汕尾市(城区)
回复 深圳海陆丰市 发表于 2013-9-18 08:17:50
海丰县没有必要改海丰区,海丰县这个名字要留着,作为海陆丰地区的传统!

今后发展的趋势 ,是县管市。就是象日本国那样,在县的范围内,有很多城市,凡是达到城市标准的,都可以建市,
不管他是汕尾市也好,海城市也好,乌坎市也罢,都只是县里面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而已。
回复 秋田 发表于 2013-9-18 08:44:44
汕尾黑狼 发表于 2013-9-17 19:32
汕尾政府就像末代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导致汕尾不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比喻正确!
回复 海儿008 发表于 2013-9-18 09:45:03
秋田 发表于 2013-9-17 18:32
这就是市辖区的“好处”!

并非是市辖区的错,关键是定位、放权、政务环境等问题。深圳的发展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没有可比性,但佛山的发展经历值得我们借鉴,原佛山是南海郡的一个古镇,后几经变革升级为地级市,辖下的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且中心区与南海区互为交界,但却能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我们不值得反思吗?
回复 秋田 发表于 2013-9-18 11:36:45
海儿008 发表于 2013-9-18 09:45
并非是市辖区的错,关键是定位、放权、政务环境等问题。深圳的发展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没有可比性,但佛山的 ...

赞同你的见解。
如果汕尾市政府能像佛山政府那样,全市一视同仁,其他县区叫什么都无所谓。
回复 死神联盟 发表于 2013-9-19 09:51:34
秋田 发表于 2013-9-18 11:36
赞同你的见解。
如果汕尾市政府能像佛山政府那样,全市一视同仁,其他县区叫什么都无所谓。

关键还是人。
12下一页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