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25-7-31 21:59 编辑
是历史文明还是黑恶势力
——中华姓氏家族、姓氏宗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初步探讨(提纲)
陈治赠 2025年7月 31日
如何看待中华姓氏家族、姓氏宗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时下迫在眉睫、涉及到固本强基的大是大非问题。中华姓氏家族、姓氏宗族究竟是历史文明,还是黑恶势力?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
一、中华姓氏家族、姓氏宗族的形成。
中华姓氏家庭,即男女配偶、父权制的家庭组织,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交替期间,传承至今至少万年以上。 中华是以农耕为基础的伦理社会。不同姓氏家庭的人口不新繁衍生息和发展,出现了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分化为人口较少的小家庭,小庭发展为大家庭再分化为小家庭的良性循环,逐步催生出同宗同祖的姓氏家族。不同姓氏家族的开枝散叶,又逐步催生出同宗不同祖的姓氏宗族。传统的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遍布中华大地任何角落,是中华民族的骨络,构成中华牢固的社会基础,推动中华的稳定发展。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的发展历史,构成中华民族发展主流历史。朝代更替,过眼云烟,唯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与世长存。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鲜明的标志。
古往今来,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是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力。离开传统的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伟大文明,就无从说起。
二、中华姓氏家族、姓氏宗族是最为光彩夺目的人类文明。 从古代历史的进程上看,姓氏家族是中华历史进程的排头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炎帝、黄帝、嗤尤,是中华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中华儿女,是三大家族的后裔子孙。
古代中华大地从夏代到清代,大统一的政权都是姓氏家族开创(武装割据也不例外)。大统一的政权都留下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创造了不朽的历史文明。其中,姓氏家族政权的执政时间之长,堪称人类历史之最。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11代政权,姓氏家族执政时间最长者为周朝,享国791年(公元前1046—公元前255年),比号称中世纪最长的家族统治——哈布斯堡家族享国636年(公元1282年—1918年)多了155年。现有典籍史册见证,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姓氏家族的执政时间,敢与周朝的姬姓家族比肩。除秦、隋、元三朝,夏、商两代家族享国各有500年左右。汉、唐、宋、明、清各家族政权享国各有300年左右。彰显了中华姓氏家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功德无比伟大,其推动中华勇往直前的历史地位和巨大动力,没有任何社会群体能够替代。 遵循古代政权更替的普遍规律回顾历史,历代政权的更替,基本上都是新天子以姓氏家庭具体个人的身份启步,从来没有人以姓氏家族或以姓氏宗族的名义高举义旗。历代政权对造反者的镇压,是株连与姓氏家庭有血缘关系的九族,而不是株连姓氏家族或姓氏宗族。 中华大地自秦开始,奉行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奉行郡县制。县以下的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不同朝代各具特色,但多数是传承和完善。如:宋代的保甲制,不仅元、明、清沿用,而且延续到民国。
新政权确立之后,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凭藉历史沉淀的公信力、凝聚力、号召力,承担起基层管理及其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地方和谐的历史使命,是带领族亲遵行社会制度和朝廷律例,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等各方面的中流砥柱。 当今社会,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是家国情怀最为充实饱满,文化自信心最为坚定,振兴中华的步伐最为一致的群体。对家乡建设,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光大,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几乎倾尽全力。
三、中华姓氏家族、姓氏宗族被妖化的主要原因。
1、外来文化严重侵蚀了意识形态领域,搞乱了国人的思维方式,阻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2、断章取义,以个别代替一般,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流毒仍在兴风作浪。
3、历史政治化,信仰市场化。 ……
中华步入新时代,回眸历史进程,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在完成基层管理及其公共服务历史使命的漫长岁月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发生某种失误,如果据此将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列为另类,是对列祖列宗的极大羞辱。尤其是时下,不排除社会黑恶势力盗用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名义无法无天的可能性,如果据此将姓氏家族及其姓氏宗族等同于黑恶势力,是对中华历史文明的残忍否定。弱弱问一声,时下的贪官污吏,凭藉党和政府的光环以及党和政府赋予的公权力,肆无忌惮地汲取民脂民膏,难道能将党和政府说成与贪官污吏同类?
(图片借之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