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人民在抗日烽烟中的生死担当

发布者: 无脚蛇 | 发布时间: 2025-8-2 22:00| 查看数: 1716|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25-8-2 23:24 编辑

微信图片_2025-08-02_232028_476.jpg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海城镇南门红色文化街于8月1日上午举办“抗日战争香港文化人大营救护送何香凝、柳亚子史料馆”开展仪式座谈会,吸引百余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史料馆记载了海丰革命者与爱国人士的英勇事迹:在抗战期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护送被国民党通缉的柳亚子等人。为掩护柳亚子,革命者们辗转将其隐蔽于山区,历经艰险,最终成功护送至安全后方。这段历史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精神,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通过此次活动,人们更加铭记那段峥嵘岁月,致敬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
英雄们。

微信图片_2025-08-02_215757_403.jpg

微信图片_2025-08-02_215731_502.jpg

微信图片_2025-08-02_215742_772.jpg

史料馆记载了海丰革命者与爱国人士的英勇事迹:在抗战期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护送被国民党通缉的柳亚子等人。为掩护柳亚子,革命者们辗转将其隐蔽于山区,历经艰险,最终成功护送至安全后方。这段历史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精神,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通过此次活动,人们更加铭记那段峥嵘岁月,致敬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英雄们。笔者摘录史料馆一段海丰的革命者和爱国人士艰辛的经历:

海丰人民在抗日烽烟中的生死担当

烽烟漫卷的抗日战争时期,海丰这片被革命火种长期淬炼的土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海丰人民以大义凛然的担当与舍生忘死的奉献,用血肉之躯诠释了民族危亡时刻的赤子之心。


微信图片_2025-08-02_221336_205.jpg

当曾生抗日游击队遭到国民党顽军围追堵截、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部队决定东移海丰。在海丰中共党组织的接应下,引领队员们转入山区,化整为零隐蔽在群众家中,而当地村民百姓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当作家人接入家门。国民党顽军穷追至海丰时,这支队伍竟如融入大地般消失无踪。

敌人在各乡各村疯狂搜查,抓到两位来不及隐蔽的女队员时,村民们——尤其是农妇们,竟紧紧拉住、抱住队员,不让敌人带走,哭喊着“这是我女儿”“这是我儿媳妇”,冒死认领游击队员。搜查无果后,敌人抓走28位无辜群众进行威逼利诱,却无一人吐露半字;地下党员毅然变卖自家田地,将群众赎出。这些革命群众没有谁给他们任何许诺与报酬,却甘愿以家破人亡的风险,用生命守护抗日队伍。数月后,这支队伍历经艰险却不损一人一枪,完整回归奔赴抗日战场。
当日军铁蹄踏破香港,爱国民主人士与文化名人困于危境,中共中央紧急部署抢救行动。此时,海丰地下党组织迅速动员,社团同乡会、爱国商人及各行各业的革命者与群众化身“隐形卫士”,横跨海陆织就秘密营救网:在澳门,海丰籍地下党员以智慧与勇气将一批批文化名人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西贡通往惠州抗日根据地的山道上,海丰籍游击队队队长帶着队员往返穿梭,分段护送文人穿越敌占区;从海丰县城、渔村、山区到龙川老隆、兴宁直至韶关,处处可见海丰革命者、交通员、爱国商人、革命群众奔波的身影。他们或用渔船冲出惊涛骇浪,或在陡峭险峻开辟天堑通途,将困港精英从日寇眼皮底下悄然护送出境。海丰人民在民族危急时刻爆发出的凝聚力与大无畏精神,让这场“文化大营救”成为抗战史上的传奇篇章。
从守护抗日武装到营救文化火种,海丰人民用最朴素的热血与信仰,在抗日烽烟中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们未曾留下显赫的名字,却以生死相托的担当,在历史深处铸就了永不熄灭的精神丰碑。

图文/无脚蛇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