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54|回复: 0

[汕尾] 我市完成三年扶贫开发任务 累计投入资金17.3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 0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近日从市扶贫办获悉,自2009年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围绕三年脱贫目标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积极探索扶贫开发“双到”新摸式,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脱贫重大成果。

  据统计,我市共有贫困村249个、贫困户23710户、贫困人口116489人。全市三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7.3231亿元,每条贫困村平均投入695.71万元。其中,中山对口帮扶投入6.55亿元,平均每村818.4万元;省直10个帮扶单位投入7043.37万元,平均每村7043.4元;市、县直159个单位投入10.07亿元,平均每村633.4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达到11.25万元。三年新增通硬底化公路1639.98公里,新增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148宗。基本上做到“七个100%”,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低保医保参保率保持100%、贫困村安全饮水达到100%、贫困村“四通”实现100%、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完成计划的100%、扶贫资金落实到位100%,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三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我市三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2年,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在会上介绍了工作经验。我市的帮扶模式和创新举措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多篇简报材料在全省转发,多项工作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受到通报表扬。
  我市把改善民生、实现稳定脱贫作为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要求,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全市被帮扶的贫困户到去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898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达到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的脱贫标准。全部贫困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部贫困村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纳入新农保,贫困村内贫困户低保人口纳保率达到100%;到去年底,全市249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达到11.25万元。贫困村实现“四通”,自然村道路实现硬底化,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三年建设文化设施1593宗,推进了一批幸福示范村建设,贫困村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为了提高贫困户的自主发展能力、有效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我市一方面坚持把“双转移”与“双到” 工作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种养技术示范培训,让贫困劳动力掌握种养技能;另一方面引导贫困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摒弃“等、靠、要” 的落后思想,鼓励他们自立自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再一方面三年投入扶贫资金17323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676个,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缩小了区域城乡差距。(记者 卓科荣)

--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李希到汕尾调研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汕尾资讯] 杨绪松调研城区时要求 加强驾驶技能考场管理
[汕尾资讯] 石奇珠调研陆河海丰时要求 将红色基因注入新
[汕尾资讯]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实
[汕尾资讯] 省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严防源头 严
[汕尾资讯] 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学习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