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25205|回复: 1

[城区] “匍匐的事物"杜青画展将于4月24日(周五)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0 23: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化公益 于 2015-4-20 23:49 编辑

1.jpg

2.jpg

3.jpg


    “匍匐的事物”杜青个人画展将于4月24日至28在汕尾市图书馆展厅举行,展期为5天。此次展览由汕尾市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汕尾市威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汕尾市图书馆协办。杜青是城区机关部门职员,业余从事艺术创作,这次展出其水墨小品共30多幅,以花草、玉米等为创作题材,将朴实的事物表现得细致入微,主题鲜明,个性突出,淡雅质朴,极具时代气息。这次展览以“匍匐的事物”为主题,不乏对人文环境与人文素质的思考,以艺术作平台,旨在为城区创建文明城市,进一步促进广大市民提高精神文明素养,活跃城区文化艺术氛围,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各展才华。

匍匐之思想
晋侯
   书画都讲追根溯源,即便如此,艺术也因其当代性而不断突破局限。此前手执油画笔、衣缕斑斓的杜青,现在轻点水墨,从古意中走来,创作出现代意识浓郁的当代水墨小品。匍匐的事物,在繁琐的生活结构里,根据大地,根据本质,有根有据,既有艺术上的扎实,又有思想上的超前。它们是最成熟而厚重的生命之相,也是最为颓废之相。那些铺张了物华外表的艺术,是与此隔阂的,杜青是站在他们之外,独立寒秋,有这样思考与实践的画家很少。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所少有涉及的。走过传统,还需走出传统。现代人除了讲意境,更在意生命意识。而杜青在某个时间线上执笔油画,又在某个时间线上浸染水墨,左冲右突的结果是,将中西学的观念与手段的差异互为补充,于是,绘画所呈现的意境层次、所探究的哲学根髓,在此融会贯通。

4.jpg


记忆的碎片系列

    事物的自然属性,正如人之本性,说本真也好,真即是相,看到外相还是内相,说有相或者无相,每个人的洞察不同,呈现在作品上也不同。由作品可见,杜青与事物之心相对应,即意识到生命之低,以匍匐的姿态坦然面对自然规律。放低生命,每个姿态便显得高贵。以此而论,杜青这个系列之作,是呈现出不惧世俗侵袭而独立存在的生命意识。艺术是主观的,仰望着,或到达虚空;低垂者,或能接近本真。杜青潜入自我意识中,一笔笔勾勒渲染出了艺术之相。生命如草木,在画家的眼里,暑往寒来,它们便是四季,双目苍茫,它们便是人生。能做到这点,源自画家自身的文学修养,在她的诗歌、散文、小说等相关艺术领域中,直面人生,解构剖析,得以深入浅出,这也是花开正午的理由。


5.jpg


正午的自白系列

向日葵低头,与我们一起思考,先别在意时间流逝,只要停下来,这便属于我们,比如为何感动,为何不是衰败,为何不仅仅是沉重。很多的问,而没有答。同样,那些飕飕的风如何改变了视线,如何掩饰了真相,如何面对内心繁重的承载。那些玉米,哪里去了,一切都是天注定吗。由此,我们也愿意与作者一道成为孤独的散步者,在大地上,在众人的眼光后面,在风中。

6.jpg


记忆的碎片系列

     如果能够顺着细如纤毫的线条,线条的思想,将它们一一捕捉,我们就会在繁密的枝叶里,看到苍劲越出的手笔。那些掩藏的、自然流露的柔软,暗示出了性别意识,除此之外,在细部中呈现恢弘之气,同样让人惊讶。艺术,只有艺术本身的语言才是唯一的声音。因为认识画家这个先入为主的原因,才得以从画面上转身而感叹,艺术在前,精灵再后。


7.jpg


流失的时光系列

    很多人画死亡,画到死亡。用宗教观点,死而复生才是最高的艺术。艺术就源于宗教,更是泛宗教,真命于艺术的人就是教徒。杜青的一组正午之系列,与前面所提的苍凉相对应,对生死的透彻,才能将匍匐的事物表现得细致入微,即便落地而枯的线条,都附着生命气息,不知不觉中转化到我们的知觉里,于是艺术终将复活。发现一次,复活一次。由此,我看到杜青眼里的万物生,而卷缩,而颓废,而无力,都是孤独的个性,在细节里等待着唤醒我们。


8.jpg




花开甲午系列

艺术是技术,但不仅仅是技术,手艺有活性,同行与观者自会斟酌上下,品味高低。但手艺是心性与智慧使然,心性与智慧使得艺术呈现独特性。所以,真诚所致,杜青必然心力劳损,沉浸忘身。如果要说画家本身,就是在召唤本真,让绘画回到生命本源,由此出发,通往艺术的终点。所谓创造,是在寻找到不同以往的自己,并不断改变着自己。画家在其他相关艺术领域上的不断探索,都是在自我纠正,并重新发现自己。此时,如果我们也通透了盛与衰,抚平了高与低,便能通过万千画面上的万千世相,看到灵魂所在。此刻,读画识人,有烂漫有萧杀,或开朗或沉默。在这条时间线的两端,画家匍匐着,渐渐走进了事物里,成为玉米或其他,卑微而倔强。



我心归处是故乡

杜青


     以前画的都是传统的小写意花鸟,由于不满意当时那种绘画审美,突破又苦于无法,故画事总是有一搭没一搭,丢三落四,而将精力转向文学。有些年,总想画油画,但由于环境的限制,迟迟无法开始,说准确点,没有通过正规训练和缺乏艺术熏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我窒息在一个密封的古堡里,期待严实的窗户被风吹出一道细小缝隙,仿佛只要给我一点新鲜的空气,我就能鲜活过来,只要给我一缕阳光,我就可以灿烂于世界。


     2009年,单位终于允许我半年的假期(我一直感恩于时任领导和当时帮助我的诗人柳兄,视他们为天使、我命中的贵人)。这半年,我呆在北京宋庄这个鱼龙混杂的艺术村,开始油画创作。浓烈的艺术氛围和自由的生活,对于艺术家来说太重要了,但是半年后,我必须回到原单位,老老实实,按部就班,无奈全因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北师大博导张清华教授知道我要回广东那个僻远的海滨小城,语重心长说,杜青若呆北京,也许三五年后就能做出个眉目,回去后,也许一辈子都出不来。画家石虎先生当时也以为我会继续留在北京。但是,我的回答却是不敢。在经济、文化、政治高度集中的京都,既是学习的殿堂,更是纷扰的名利场。我接触过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他可以生活得一视同仁,眼里没有尊卑贵贱,一切随性随缘,也接触过一些初混出个模样的艺术家,能过得物质些,但身边大多数人挣扎在生活的边缘,一天只几个馒头裹腹。我当时午餐常常以两个斋饼一块钱、晚餐一棒玉米两块钱解决了事,节约度日。但我心里明白,倘若我当起职业画家,而辞去老家公职,恐怕连这样清贫的尊严都没有。我总认为,若一心走市场,在卖画这方面下功夫动脑筋,那么,我就已经违背了离乡背井的初衷,自由生活、自由创作更是空谈。


     我回到了南海边,创作还是疯狂的,短短几年,举办过两次个展一次联展。叔本华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间摇摆。一段时间,我处于一种无聊阶段,并被痛苦深深困扰,整夜整夜不能成眠,越是不能成眠越烦躁,越是烦躁身体状况越差。我看到任何物件都觉得阻碍视线,身上的饰物早已扯光了,觉得自己的长发和衣服也十分累赘,总想扯干净了算。那时候,总渴望能站在空无一人的高岗上,将身上一切累赘退去,任天风吹拂。我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午夜心脏两次不能呼吸,而奔送医院,东求医,西打点滴。在这个混乱的岁月,深深领会到无聊的生活其实是最平静、最幸福的生活,我祝福无聊地生活着的人,因为我的惶惶不可终日,已经无法让我感到无聊。


    也许我命不该绝,冥冥之中,有神在指引我。由于没法写作、画画,连看书都做不到,我开始练习写小楷。生活就从空白处开始,安静下来,是小楷拯救了我。天天面对发丝一样粗细的线条,日子在有与无之间。又是冬去春来,有火焰在心头跃跃欲试,我总想把这种细细的线条在画面上进行实验。


    有一首表现爱情题材的古民歌:“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启发了我,于是,我开始画白玉兰系列。从初夏到初冬,南方的巷道上,弥漫着那种淡淡的幽香,就来自白玉兰花,仿佛那个婉约内敛的邻家小妹,在记忆里,影子一样,若有若无。接着我又画别样的兰花系列《花开甲午》。花开甲午,悲欣交集,欣于有生之年花盛开,悲于欲折浪漫而不能,以记录一场相见恨晚的情感萌动。《正午的自白》是向日葵系列,为什么取名正午?这是个哲学思考,我将人的一生当作一天来看,站在正午,向左是过去,向右是未来,而历经了生活严肃磨练之后,人必须向内看,向自己的心寻找安放灵魂的故乡。《流失的年华》是玉米系列和《时光的碎片》等杂记,表现的是生命的思考、心灵的歌声和生活的经验,不一一尽述。


    处身浮世,君子以自强不息。“欲望”这个东西,既能将人的精神推向风尖浪口,日子揣揣不安,又能让人回归为日暮乡关的景致。而国画的境界正是以给人诗意和静雅的陶冶为至美。当我看着这一批线条画的时候,我发现我做到了。


1.jpg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深圳本土客家山歌唱腔选集》发布 填补本土
[城事报料] 《深圳本土客家山歌唱腔选集》发布会举行系统
[三唯论点] 四季水岸助学金计划:教育与房产的双赢尝试
[城事报料] 《深圳本土客家山歌唱腔选集》将重磅首发 8月
[城事报料] 珠海市汕尾商会捐资助力“情系汕尾 守护呼吸
[城事报料] 快来参与!2025“发现汕尾 传播善美”十佳短

发表于 2015-4-21 09: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匍匐的事物"杜青画展将于4月24日(周五)开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