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8529|回复: 1

[论汕尾] 彭湃----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3 18: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近日来,利用《汕尾市民网》的平台,从《彭湃研究论集》丛书中摘录转发了有关彭湃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所发动的轰轰烈烈的“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多篇文章,其目的,让海陆丰人民,让网友们缅怀彭湃和他的战友们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感怀今天的太平盛世是先烈们用性命和鲜血换来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日子。
    海陆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厚而宝贵的红色文化,海陆丰老区人民顽强的斗志和聪明才智,海陆丰靠山临海,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我们再不应该是排尾和落后。我们再读《彭湃--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文章,是为重温彭湃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彭湃在中国革命近代史上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这是海陆丰老区人民的光荣,是海陆丰人民不竭的力量和精神财富。
彭湃----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
余炎光
    彭湃同志(1896--1929)是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同志的名字,是和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彭湃同志光辉而短暂的革命生涯,几乎都是在领导农民运动中渡过!
    彭湃同志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农民协会的最早组织者之一,是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建人,是第一个省农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的领导者。彭湃同志不愧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不愧为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
研究彭湃同志的光辉业绩,既是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代的需要,也是开展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广东是我国现代农民运动最早兴起的地区之一。一九二二年六月间,正当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轰轰烈烈地展开的时候,彭湃就在他的家乡广东省海丰县开始从事农民运动。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最初只团结了五个农民,于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在他自己的住处(得趣书室)组成了“六人农会”。
    经过彭湃等六人的深入串连和发动,长期被禁锢在封建牢笼里的贫苦农民,冲破了思想上的束缚,纷纷要求加入农会。到了一九二二年十月间,参加农会的农民已达五百多人,于是成立了包括二十八个乡的赤山约(相当于区或大乡)农会。
    可以这样说:“六人农会”和赤山约农会,实际上已掀开了中国农民运动史上新的一页!尽管“六人农会”还只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没有严密组织和斗争纲领的小团体,只能看作是农会组织的雏形。但是,一九二二年十月间成立的赤山约农会,则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史上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基层农民协会了。在此以前,虽然浙江省箫山县于一九二一年已出现过农民协会组织,但无论从其组织的完善,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或者对当时农民运动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它的深远影响,都不能和海丰赤山约农会相提并论的。
    赤山约农会不仅选出了领导机构,发表了《宣言》,组织了农民互助的福利组织,会员要缴纳会费,等等。而且,还发出了印有“不劳动,不得食,宜同心,宜协力”十二字组织原则的会员证,并印发了包括“防止田主吊田”、“防止勒索”、“凶年呈请减租”等内容的有十七条款的《农会利益》传单。赤山约农会领导会员开展了一些反
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通过斗争,农会会员“已渐有了阶级的觉悟,他们现已能巩固自己阶级的营垒。”上述这些,足以表明:赤山约农会是一个区别于任何旧时代的农民组织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型的农民组织。
    赤山约农会犹如星星之火,迅猛地燎遍了整个海丰大地,各个区、乡都建立了农会组织。甚至近邻的陆丰县,也在它的影响下出现了农会组织。
    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在彭湃的领导下,成立了海丰总农会。海丰总农会有占全县人口四分之一的二万农户参加,有较完整的组织,由彭湃起草并公布了《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民主选举了彭湃为总农会会长,总农会下设立了农业、宣传、教育、卫生、仲裁等九个部,制定了会旗。海丰总农会还提出了明确的斗争口号:“一、减租;二、
取消‘三下盖’;三、取消‘伙头鸡’,‘伙头鸭’,取消‘伙头钱米’;四、不给陋规与警察。”
    海丰总农会成立后,发表了由彭湃参与起草的《海丰总农会成立宣言》和《海丰总农会对时局宣言》。在成立宣言中,表示了“反抗社会一切不合理的制度,争回我们生存的权利”的宗旨;对时局宣言提出“鉴于中国农村屡受兵焚的教训,不能不为光明的团结和正当的防卫。”一九二三年五月一日,海丰总农会在《五一宣言》中更明确了“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协力推倒国际资本家,以完成无产阶级的解放”的奋斗目标。这些宣言充分阐明了海丰总农会的革命立场,说明海丰总农会已趋于成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海丰总农会把农民的反封建斗争,由经济斗争推进到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在赤山约农会成立前后,彭湃已经领导农民开展了反封建势力的斗争,但那时的斗争,大体上还是局限于经济斗争,例如“同盟非耕”,取消“码头费”等等。在彭湃领导下的海丰总农会的反封建势力的斗争,不仅是规模更大了,斗争也更加深入了。影响很大的一九二三年三月海丰农民大示威,是有数千农民参加的,反对地主串通法院扣押农民的斗争。这场斗争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军阀所控制的县政权,使那些不可一世的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不得不在团结起来的农民面前屈服,这在海丰历史上显然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前所未闻的农民反对封建势力统治的政治斗争。
    海丰总农会既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斗争纲领、奋斗目标,拥有数以万计的会员,又领导农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对封建势力统治的经济、政治斗争。这样一个崭新的农民组织在海丰出现,实在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创举。正是这样,“农会的声势,也播扬到附近各县。由是要求入会者纷至沓来,实有应接不暇之势,紫金、五华、惠阳、陆丰诸县农民加入者逐日加多,乃由海丰总农会改组为惠州农民联合会,各县分设县联合会。不两月,又发展到潮州、普宁、惠来方面去,又改组为广东省农会,各县均设县农会。”彭湃以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为样本,为广东省农会起草一个包括十章三十三条款的广东省农会章程。尽管这个广东省农会还只限于广东东部的近十个县,而且并不是每个县的农会组织都很健全,但无论如何,它却说明了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已越出了一个县的范围,成为一个地区的群众运动,彭湃也实际上成了名著广东东部的农民运动领袖了。
    诚然,一九二三年组织起来的广东省农会,甚至是海丰总农会,都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但是,粤东各地的农民,依然在白色恐怖下进行着秘密活动,说明了农会具有不可摧毁的生命力。尤其应当看到,这些农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农民运动还没有摆到全党的议事日程,在全国也毫无先例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的,又是在封建军阀的严密控制和残暴统治下冲杀出来的。即使对这个广东省农会不宜作过高的评价,但海丰总农会的产生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它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应当占有光辉的一页。
    早在一九二六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历来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猜集的海丰县,自从有了五万户二十五万人之县农协会,便比广东任何县都要清明----县知事不敢为恶,征收官吏不敢额外刮钱,全县没有土匪,土豪劣绅鱼肉人民的事几乎绝迹。……全中国各地都必须办到海丰这个样子,才可以算得革命的胜利,……才可以算得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确实起了动摇”。毛泽东同志这里所列举的海丰县农民运动的功绩,有一些是一九二五年以后才取得的,但也包含了对海丰早期农民运动所给予的高度好评。
    彭湃领导的海丰早期农民运动,不仅以最先进的姿态,深刻地影响着全广东、全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而且,彭湃在早期农民运动中,所创造的许多经验,也成了往后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借鉴。最值得注意的是彭湃从思想上发动农民的一整套方法,包括扎根、串连、算“耕田亏本”的细帐等等,从而引导农民自觉地要求组织起来,向封建地
主阶级展开斗争。这套方法,不论在当时或者是以后,都被无数事实证明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联系和发动群众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谈到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去做群众工作时,再一次肯定彭湃在开展海丰农民运动时的这些经验。
    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开始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对于开展农民运动,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广东农民运动进人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就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彭湃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安排,于一九二四年春末,来到了当时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广州,挑起了领导广东全省农民运动的重担。
    客观形势的发展,向革命党提出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以适应不断高涨的革命形势的需要。不解决这个问题,革命就休想前进。还在一九二三年,彭湃在实际斗争中就已深感到迫切需要大量的农民运动干部,才能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因此,彭湃毅然担负起培养农民干部的艰巨任务。
    一九二四年六月间,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根据彭湃的提议,决定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农民运动干部,并派彭湃为农讲所第一届主任,负责筹建农讲所的工作。同年七月三日,农讲所假广州越秀南路惠州会馆所址正式开学。
    第一届农讲所虽然只有学员三十八名(正式毕业的三十三人),但它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是不能以人数多寡来衡量的。在彭湃的主持下,农讲所第一届的“学生除正式授课外,最注意于听外活动”及“农村运动实习”。他们经常奔赴广州市四郊,从事“实际调查与宣传组织”工作,从而开创了农民运动干部训练的新学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在农讲所第一届学员训练期间,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专门到农讲所作了《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的著名演说,提出“吾人其不欲国民革命成功则已,否则必先去干农民运动”这个重要的论点。八月二十一日,孙中山先生以中国国民党总理身份,亲临农讲所参加第一届学员毕业典礼,并发表了题为《耕者有其田》的重要讲话,认为学员们毕业到农村去联络农民,是“农民运动所办的第一件事”。这些,表明了孙中山先生和廖仲恺等对第一届农讲所的重视与期望。
    农讲所第一届毕业的学员,一大部分派往广东各地充当农民运动特派员,成为广东各县农民运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对广东全省农民运动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学员,后来成长为地区和省一级的农民运动领导人,一些学员在同地主豪绅、封建军阀的斗争中立下了功勋,甚至献出了生命。正如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一九二六年总结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时,把第一届毕业的学生,称为“农民运动之推进机”,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和反映了历史实际的。
    一九二五年十月,农讲所第五届开办,彭湃又被派为主任。这届农讲所的特点,是开始大量招收外省学生,为全国培训农民运动干部。在全部一百一十四名学员中,湖南、湖北、山东、广西、江西、安徽、福建等省的学员达七十一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第五届农讲所实际上已初步具有全国农讲所的意义了。第五届农讲所十分注意学员的实践锻炼,全体学员曾赴番禺、曲江等地调查、考察。为了培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第五届学员专门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办理学员本身的事务。
    彭湃为创建农讲所以及担任第一、第五两届主任期间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为广东和全国的农民运动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一九二四年夏至一九二七年春的近三年时间里,彭湃除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外,还担任过中共广东区委农委负责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组织干事,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农民部长,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兼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等重要领导职务,又在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教员。和前期在海丰时一样,他把全部精力、心血,都贡献给广东农民运动,成了著名的广东农民运动领袖。
    彭湃虽然担任了许多重要的领导职务,但他的工作重点仍然放在基层农会里。这三年中,他大部分时间都蹲在县以下的农会里,同农民群众一起工作、生活和战斗。他先后到过广州市郊、广宁、花县、曲江以及潮梅海陆丰所属的许多县市,或者是发动农民组织、巩固、扩大农会,或者是领导农民同封建势力展开斗争。例如广宁县农会会员的发展,由于彭湃于一九二四年五月亲自深人广宁县农村进行思想发动,两星期内,便“由四千余家增至七千家了”。根据现在还可以看到的文字记载:广宁农民的减租和武装反抗地主民团的压迫的斗争;普宁、揭阳清粪农民反对不法官吏迫害的斗争,汕头工农群众反对封建军阀无理拘捕群众领袖的斗争等等,彭湃都亲自出马,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至于海陆丰地区的农民反封建斗争,彭湃亲自领导的就更是不能尽录了。总之,在深入基层,深人斗争实际方面,彭湃是干得最出色的。
    正是由于彭湃等通过一个乡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县这样的发动和组织,所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使广东全省有农民协会的县,由几个发展到二十二个,参加农民协会的农民达二十一万多人,这就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的成立创造了很充分的条件。
    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召开了。这是全国最早召开的省农民代表大会,所以,它成了广东农民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大会着重研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开展农村中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加强工农大联合等问题。这次大会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农民协会—广东省农民协会。彭湃因随东征军在粤东领导农民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工作,没有出席大会,但仍被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的常务委员。
    自一九二五年五月到一九二六年五月这一年,是广东农民运动空前高涨的年份。在这期间,农民协会的组织由二十二个县发展到六十六个县,农会会员达六十二万多人。各地农会在开展经济、政治斗争中,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农会的威信迅速提高。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在协助国民革命军东征、南征的斗争中,在镇压商团、杨刘反革命叛乱的斗争中,在支援省港大罢工、封锁香港的斗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国民革命军的出征北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有这一切成就,当然主要是全省农民群众英勇奋斗的结果,但也同以彭湃等为代表的广东省农民协会的正确领导密切相关的。
    彭湃在领导广东全省农民运动期间,有两件事情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其一是《海丰农民运动报告》的发表。这个《报告》是彭湃于一九二三至一九二五年间陆续写成的,一九二六年一月起在《中国农民》杂志分期连续刊登。《报告》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剖析了海丰农村的阶级状况以及农民所处的地位,阐明了农民运动必然发生的根
;《报告》还系统地总结了早期海丰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为农民运动的开展提出了许多带规律性的见解。《报告》是中国现代历哭上最早发表的关于农民问题的有名著作之一,它对当时和往后农民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瞿秋白同志曾经将彭湃的这本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起给予了同样的较高的评价和赞扬,认为是从事农民运动者的必要续物。所以,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报告》的发表,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发展史的重大事件,从这本书后来一再重版这一事实,足以说明它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其二是他站在革命立场,同国民党右派破坏农民运动的行径作坚决的斗争。随着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拼命地反抗。他们利用在农村中所掌握的权力,以及受他们控制的反动武装一民团,到处摧残农民协会,杀害农民运动干部,给农民运动的发展制造了诸多障碍。特别危险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总代表一国民党右派,这时也跳出来公开或不公开的破坏农民运动。这些人从国民党中央到省、县,都窃踞了一些重要的职位,尤其是广东各县的县长,许多是国民党右派的走卒,他们是直接扼杀农民运动的刽子手。《响导》周刊在一九二六年就曾作过这样的评论:“现在各县县长,没有一个没有一天不攻击农会,并且各县一致,好似他们曾经在一块儿开过大会,彼此约定了要取一致的攻略一样。”这些国民党右派分子到处散布“农民协会就是土匪”,“农会干涉行政”,“扰乱后方”等等谣言,污蔑农会,为他们公开镇压农民运动制造借口。另一方面,他们又派遣爪牙,企图打入各级农会,篡夺农会的领导权,改变农会的性质,以达到瓦解农民运动的目的。国民党右派的进攻,到一九二六年下半年达到了高峰。
    面对着这股反动逆流,中共广东区委、广东省农民协会,领导着全省农民,给予国民党右派以有力的还击。在这场斗争中,彭湃既是杰出的指挥员,又是英勇的战斗员,成为了反对国民党右派斗争的坚强战士。
    彭湃亲自参加了许多反对国民党右派分子进攻的战斗,那里的反动凶焰最嚣张,他就在那里参加斗争。广宁县长支持民团袭击农民协会,彭湃和广宁农民自卫军一起,战斗在最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和农民一起挖地道,连续坚持了三天两夜。曲江县农民协会,一度被国民党右派的爪牙控制,彭湃亲赴曲江,领导农民改组了曲江县农会。普宁县长熊渠,公开镇压农民运动,彭湃领导普宁县农民协会,发动了数万农民,开展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驱赶狗熊”的斗争。花县的反动民团,在国民党右派分子的支持下,到处进攻农民协会,焚烧农会会员集中的村庄,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彭湃亲自前往现场调查处理,同国民党右派分子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等等。
    彭湃还通过发表演讲和写文章,公开揭露国民党右派破坏农民运动、破坏革命的阴谋,批驳右派分子对农民运动的污蔑,号召革命的人们起来参加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他在《中国农民》、《人民周刊》、《犁头》等杂志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如:《革命政府应如何对付东江问题》、《敬惜字纸》、《花县团匪惨杀农民的经过》、《为五华农友哭一声》等文,矛头直指国民党右派。在这些文章中,彭湃列举了国民党右派支持农村中的反动势力,破坏农民运动、破坏革命、破坏北伐的罪行。彭湃明确指出:“劣绅,土豪,恶地主,国民党右派及贪官污吏,逆党,匪棍,民团,站在反革命一边。”彭湃认为,国民革命的基础是农村中的反封建斗争,如果要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革命派就必须团结起来,打倒以国民党右派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否则革命就会失败,历史就会倒退。彭湃在文章中还指名道姓,公开地痛斥了五华县长胡谆,东江行政委员徐摇,广东省农工厅长刘纪文等国民党右派分子。甚至还愤怒地谴责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的代表,是“站在反革命的一边”,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蒋介石支持国民党右派的阴谋,暴露了蒋介石这个假左派、真右派的真面目!
彭湃等人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在极为险恶的情势下,竭制了国民党右派的进攻,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农民运动的正常发展。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阴谋的第一步。自此以后,由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步步退让,蒋介石逐步篡夺了军权、党权和政权。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接着,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又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
败。
    在革命面临失败的紧急关头,以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的屠杀,乃是挽救革命,坚持革命斗争的正确途径。
    早在一九二四年初,彭湃就注意到武装农民的必要性。一九二五年春,在他的亲自领导下,建立了海陆丰的农民自卫军,这支农民武装,在镇压反动派,保卫农民斗争的胜利果实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当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海陆丰的农民武装,又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挽救革命的斗争中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五日,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紧跟蒋介石,叛变了革命。这时,彭湃已经离开了广东,在武汉准备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着重讨论了土地革命问题,彭湃坚定地站在毛泽东同志一边,支持深入进行土地革命等正确主张。会上,彭湃当选为中央委员。“五大”以后,彭湃留在武汉,担任了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与毛泽东同志一起,继续领导全国的农民运动。
    一九二七年四月三十日,海陆丰工农武装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人民政权,但仅仅十天便失败了。接着,九月十七日又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重新夺取了政权,但在九天以后又再次遭到失败。
    彭湃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以后,随同起义军向广东进军。起义军的一部分进人海陆丰,同海陆丰地区的工农武装会师,壮大了海陆丰地区的革命力量。于是,十月下旬,海陆丰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并分别建立了两县的临时革命政府。
    正是这时,彭湃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机关刊物《红旗周报》上发表了《土地革命》一文,正确地阐述了他对当前革命斗争的主张,即:以武装暴动来反抗国民党的屠杀;一切政权归工农兵代表大会,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等等。这些主张成了彭湃在领导海陆丰革命斗争中的指导思想。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初,彭湃从香港返抵海陆丰,并先后具体领导了陆丰、海丰两县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两县的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中国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一海陆丰苏维埃的诞生。
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全过程,彭湃都亲自参加并具体领导。出席这次大会的三百一十一名代表中,农民占百分之六十一,工人占百分之二十九,兵士占百分之十。彭湃在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上都发表了演说,并以党中央代表的身分作了《政治报告》。彭湃的演说和报告,构成了大会和苏维埃政府活动的指导方针。
    大会发表了《开幕通电》,庄严地宣告“召集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产生苏维埃政府,把全县的土地交给农民,工厂交给工人,政权交给全县的工农兵群众,根本肃清封建势力,铲除一切反革命派,实行土地革命,......"
    大会通过了没收地主土地,杀尽反动派,改良工人生活,改良兵士生活,抚恤遭难烈士及被祸工人农民家属,取消苛捐杂税,妇女问题,禁亡谷米出口等八项决议,作为苏维埃政府的施政纲领(,在讨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议案时,彭湃提出分配土地的四条标准和两大原则,即:照人数多少,照人的力量(老幼强弱),照家庭经济(
无别种收人)状况,照上地肥瘾以及不劳动不得田地,不革命不得田地。这些纲领和办法,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阶级路线和革命原则。
    大会在选出了由十三名委员组成的苏维埃政府以后,宣告闭幕。大会闭幕那一天,海丰全县几万群众集会,举行拥护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大示威,近邻的陆丰、紫金、惠阳等县的武装群众亦前来参加,其热烈情况,是海丰有史以来所仅见。示威大会前,在会场烧毁了没收地主的田契十多担,并在县内各地处决了反革命分子十多人,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大会闭幕以后,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立即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废除了苛捐杂税和高利贷,农民摆脱了几千年封建剥削的束缚,工人的劳动条件、工资待遇都得到改善,社会面貌也焕然一新,海陆丰真正成为了一个“红色区域”。
    虽然,海陆丰苏维埃的存在只有四个月,但它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海陆丰苏维埃的诞生,是彭湃领导了多年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发展的成果,是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彭湃的领导下,为了反击蒋介石的屠杀、挽救革命的一次英勇的行动,是贯彻党的“五大”和“八七”会议精神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它是符合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也符合千百万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光辉著作中,对海陆丰的红色政权作了赞扬,历史事实充分证明:海陆丰苏维埃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毫无疑问,海陆丰苏维埃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而且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海陆丰苏维埃的土地政策,显然是受到“左”倾情绪的影响的,它主张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在分配土地时又主张不革命不得田地,这就势必引起树敌过多,不利于分化敌人.。海陆丰苏维埃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缺少应有的注意,例如对资本家也采取没收财产等政策,这样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另外,对于红色权政的巩固,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犯了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过于轻视敌人力量,“只讲进攻,不讲防御退却,,的错误。
    应该看到,海陆丰苏维埃是在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的情况下创造起来的。它在政策上犯了一些错误,是同当时全党普遍存在的“左”倾情绪密切相关。它的过分强调“杀绝反动派”,则是海陆丰人民对反革命分子高度仇恨的集中表露。由于海陆丰工农革命政权曾经历过三次反复,革命群众被反动派杀害的达三万人之多,群众夺取了政权后产生的这种报仇雪恨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上述的错误倾向,不宜作过多的指责。
    因此,海陆丰苏维埃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只能是看作历史的局限性,并无损于它的夺目的光辉。作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的领导者彭湃的功绩必须予以充分的肯定。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彭湃同志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时,由于叛徒的告密而被捕。八月三十日,彭湃同志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三岁。
    彭湃同志为中国革命、为中国农民的翻身和解放而奋斗终生,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与怀念。彭湃同志牺牲的第二天,党中央在文告中指出:“谁不知广东有彭湃,谁不知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一切反革命派污蔑他是杀人放火的凶犯,但广大工农劳苦群众,尤其是几万万农民群众都深深知道他是他们最好的领袖,是土地革命的忠实领导者。”上海地下党的《红旗日报》,在纪念彭湃同志牺牲一周年的社论中也说:“彭湃同志是中国几万万农民的领袖,海陆丰苏维埃的建立者。”这些都是对彭湃同志战斗的一生作出的最合乎实际的评价。
                (原载《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



该贴已经同步到 陈旭光的微博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人人唱响《彭湃颂》
[三唯论点] 再读《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可行性,与一位乡亲
[三唯论点] 海丰——旧貌换新颜
[三唯论点] 一位香港老居民的一则提案
[三唯论点] 《彭湃颂》创作的由来
[三唯论点] 附录:(《感慨习仲勋,学习习仲勋》文章的附

发表于 2015-10-14 00:36:3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支持,必篇篇拜读,陈老先生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