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区建设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目前的市政设施已经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采访中,市民纷纷盼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安装路灯 方便出行 时至深秋,天黑得越来越早,一盏盏路灯照亮人们回家的路,为下班的市民提供了便利。然而一些街道的路灯迟迟没有“上岗”,给夜色中的市民带来诸多不便。 一位姓刘的老大爷说:“真是想不通,通往高铁站这么重要的路段,竟然会没有路灯。长此以往,这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还会影响我市的形象。”在高铁站停车场等人的小李说:“汕尾火车站开通到现在已经一年半多了,但至今市区通往火车站的主干道东城路面貌依旧。由于这个路段还没有安装路灯,车流量又大,每次晚上开车经过都要加倍小心。而且外地游客到市区都会经过这条路,晚上黑漆漆的东城路,会让外地游客对汕尾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的。希望市政部门能够想办法尽快把路灯安装上,方便市民出行,也提升汕尾形象。” 家住市区凤照街的罗小姐说道:“以前凤照街到东渔市场这一段是有路灯的,可是坏了很多年都没见有人来修,不知有关部门是不知道还是不想修?”“自己年纪大了,本来视力就不好,加上没路灯,走起路来更是心惊胆颤,没有路灯真的很不安全啊。”正在买菜的吴奶奶埋怨道。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给这段路安上路灯。 多建公厕 与人方便 公厕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对于维持城市环境卫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厕不仅仅是为市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公共卫生设施,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带孙子来玉台山慈云公园玩的李大爷告诉记者:“这里经常有单位搞活动,晚上也有很多人在这里跳舞。白天想方便还能借用附近图书馆的厕所,可是图书馆下班后,群众想要如厕就没地方了。” 对于市区公厕数量少且常年不对外开放的现象,市民刘先生颇有怨气。他说:“市区虽然建了一些公厕,但只有公园的厕所对外开放。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比如通港路、二马路这些购物中心区都没有公厕。晚上在海滨大道散步,时常可以看到有人在马路边绿化带尿尿,实在不文明,实在不像个城市的样子。”他建议,现有的公厕应该对外开放,并考虑在一些大型商场、旅游景区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增设公厕,或者增加移动公厕,方便市民、游客解决如厕问题。而且要增设公厕导示牌,指明方向及距离,安装的位置要醒目清晰。 市民颜小姐说:“近年来市区都在建设,但鲜有按标准配套建设环卫设施。由于规划不周全,未能充分考虑到公厕等设施的建设问题,致使市区的公厕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希望有关部门在未来的规划中要切记把公厕建设放在心上,还要建设有管理的干净卫生的标准厕所。” 规范门牌 方便寻找 门牌号不规范,不仅给外来人员带来不便,也给本地居民造成困扰。 住在市区大马路的吴小姐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本地人都知道自己家的门牌号,但是难为快递小哥和外地人了。汕尾市区虽不大,要找到详细对应的地址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希望有关部门能把门牌号规范化,毕竟门牌也是城市的‘脸面’。” 市区城内路某家药行老板表示,自己租店铺的时候就没见到有悬挂门牌,“我们在这里经营也快七八年了,但从来没见过有人派门牌。”他还告诉记者,城内路的门牌号两边分单双号走,如果路牌有指示就比较方便寻找。 “门牌号码不规范的问题给我们外地人带来了很多不便,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找不到门牌,要一家家去问,非常耗时。遇到好说话的客户,指定标志地点才可以完成送件。”来自江西的快递小哥对此现象显得十分无奈。 住在市区城内路西三巷的王先生同样受到困扰:“没有门牌号,找人实在太不方便了!广州的亲戚今年夏天来汕尾玩,刚好我们家人都外出了,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街坊问对路,都绕晕了!”他建议,每条路的入口处都应标明是从某某路的几号到几号,而且门牌号一定要足够大,并标在显眼的位置。(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郑燕珊 陈善可 邓良琼 实习生 孙 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