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和汕尾两市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当前两市深化合作的首要的任务是实现交通一体化。
南方日报讯(记者/罗锐)作为好亲戚、好邻居和好兄弟,惠州和汕尾两市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当前两市深化合作的首要的任务是实现交通一体化,将共同推进广汕铁路、深汕高速、海上运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会见了由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绪松率领的汕尾市党政代表团,双方就深化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30万汕尾籍人口在惠州 惠州和汕尾两市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历史上同属老惠州府、老惠阳地区,同受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影响,世代往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惠州工作、生活的汕尾籍人口约30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超过3000余家,行业涵盖房地产、商品流通、医药卫生、科技环保、文化教育等领域。 随着深汕高速公路、厦深高铁、深圳沿海高速、潮莞高速等高等级交通网建成,把汕尾拉入珠三角东岸地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与惠州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 去年10月,汕尾加入了深莞惠经济圈,构建了“3 2”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为汕尾、惠州两市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在更宽领域上推进合作,提供了新契机,注入了新动力。 去年深莞惠经济圈联席会议上,5市共达成了21项合作内容,其中涉及汕尾、惠州两市的有7项,分别为:研究建立深莞惠经济圈(3 2)紧密合作机制、启动广汕铁路项目建设、推进惠汕毗邻地区对接道路建设、开展联合处理垃圾和污水厂污泥研究、组织开展深莞惠汕区域海洋产业协调合作发展研究、共同保护和开发莲花山旅游资源、深化警务协作机制。 共同推进广汕铁路建设 惠州和汕尾发展有各自特点,值得互相学习。陈奕威表示,近年来,汕尾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发展水平高,很多经验值得惠州学习借鉴。石奇珠说,惠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生态文明建设好,社会文明和谐,各项工作呈现出空前良好的态势,惠州干部队伍所展现出来的发展理念、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值得汕尾学习。 作为好亲戚、好邻居、好兄弟,两市如何加强合作?陈奕威表示,希望两市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重点在推进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合作互补、社会管理互动、人文交流互融四个方面下功夫,确保深莞惠经济圈(3 2)合作取得扎实成效。石奇珠表示,希望两地进一步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陈奕威称,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实现交通一体化,助力汕尾尽快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惠州全力支持广汕铁路、深汕高速、海上运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市要全方位对接,全力以赴开展好各项工作,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特别要把广汕铁路线建成汕尾乃至粤东地区的发展线、幸福线、希望线。 麦教猛称,希望与汕尾进一步加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衔接,共同谋划一批重大区域合作项目,推动两市合作取得更大成效。杨绪松表示,将深化两市在规划、交通、产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合作。 ■聚焦 惠汕合作 海洋是篇大文章 除了推动交通一体化,惠州与汕尾在项目和产业合作方面空间大,前景广。除能源电力、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农业外,两市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尤其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现代旅游和现代物流产业。 汕尾和惠州都是海洋大市,汕尾有海域面积2.3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55.02公里;惠州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这几年两市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度旅游都发展较快,而且面向的大市场相近,在旅游规划、旅游市场、旅游宣传等方面共享合作空间广阔。 在座谈会上,两市洽谈开通海上客运航线的相关事宜。根据初步设想,该条海上航线为汕尾往返深圳和香港的客运航线,途经惠州,这条航线将有助于带动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另外,汕尾拥有深山合作区和汕尾新区,这几年发展不错,惠州着力打造的环大亚湾新区与汕尾毗邻而居,具有良好的区位、产业互补等优势,可以推动两地组团发展、共同进步。(来源:南方日报作者:罗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