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陆丰市认真按照上级有关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使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发展。 据悉,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该市有省定78个重点帮扶村,4950户贫困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4570户,无劳动能力的380户。在省委、省政府,汕尾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扶贫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帮扶单位特别是深圳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9亿元,平均每村投入550万元;累计完成贫困村帮扶项目1752个,发展贫困户项目49578个,有效地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面貌,提高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在开展扶贫开发过程中,该市紧紧抓住“三业”,创新帮扶模式。一是扶产业,着力发展贫困村主导产业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如与深圳市共同建设了东山村“百亩”红薯产业示范基地、新葫村菠萝育种示范基地、英施村蔬菜示范基地等,既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办物业,使贫困村长期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如产业园区邻里中心项目、陂洋镇龙潭村内洋角水电站项目等;三是促就业。通过技能培训、举办招聘会、引导就业等措施,提高贫困人口谋生技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全市78个重点帮扶村转移劳动力1770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245人);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91个,带动农户19425户(其中贫困户4431户);每个重点帮扶村至少拥有一个具有当地发展特色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发展规模达到38700亩。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重点帮扶村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8.5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8400元,重点帮扶村发展势头良好。 在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过程中,深圳市各帮扶单位高度重视,多次到陆丰帮扶点开展调研,进村入户实地考察,全方位跟踪帮扶工作进展;驻村干部工作作风扎实稳健,尽职敬业,面对驻点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任劳任怨,倾其所能尽心帮扶。目前,深圳市对口帮扶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平均每村投入584万元;完成村级项目1329个,发展贫困户项目33853个。(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李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