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七、八月间,在汕尾渔歌项目省级传承人苏少琴家里,总有近十个中 小学生跟着苏少琴老阿婆一句句地学唱地道的原生态渔歌。教者一丝不苟,学者刻苦认真。 苏少琴的渔歌是向她的奶奶、妈妈、婆婆学的,她的子女们的渔歌是跟她学的。苏少琴说,如今她不仅收下了40多位机关干部职工、老师等当学徒,还特意将自己的家作为传承场地,每天利用早晚或业余时间,给本村孩子们教唱渔歌,天天如此,从没间断。有时她还会留孩子们在家里吃午餐、晚餐。对于儿孙均在美国、香港、深圳等地生活,家中就只有她一个人的苏少琴来说,给孩子们做饭并非易事呀! 苏少琴今年已74岁,她的儿孙们都多次劝她到自己家里生活,她总是告诉他们,汕尾渔歌是她的一片天,她身体非常健康,歌声还算嘹亮,她一定要将她懂的渔歌传给下一代,才对得起省政府给她的汕尾渔歌传承人的称号。她的儿孙尊重她的选择,只好各自时常安排时间回来家里看看她。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完成城区渔歌传承基地的社会活态传承的排演等任务,她每天总是率先到场,认真做好协调、组织等工作,及时教正演员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她的努力,感动着领导和城区汕尾渔歌传承基地表演队的一大群人,有效促进我省首部原创大型渔歌剧《默娘》和一批创编节目的陆续问世以及活态传承的顺利开展。作为认为渔歌传承要原生态与活态传承同步走的省级传承人,苏少琴眼光独到。 现在,汕尾已有不少人会哼唱《默娘》唱段和《喊出金银满滩头》、《心中的歌》、《孤儿再生记》等创编渔歌;各级传承人的徒弟都掌握了不少原生态渔歌的唱法。特别是苏少琴的十个渔村徒弟,更是各掌握了60多首原生态渔歌的唱法和内容。可谓生态活态传承双报捷。 1956年,苏少琴就以其圆润委婉的嗓音和独特的歌唱风格,与著名渔歌手徐十一等,将汕尾渔歌唱上汕头地区春节舞台,并在徐十一带领下,于1960年将渔歌唱响羊城,获省文艺汇演唯一特等奖。此后,她在文艺舞台上把渔歌不断唱响,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民间歌王”。省电视台在艺术太空节目中,专门介绍了她的事迹。 有人说她有福不知享。她说,看着孩子们都懂渔歌这根疍家的根,我真是太高兴了,太幸福了。(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钟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