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对深圳标准的“复制”将进一步延伸到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特区”)对深圳标准的“复制”将进一步延伸到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日前,深汕特区社会事务局负责人带队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福田上梅林社康中心等地进行调研,为深汕特区建设社康中心汲取经验,探讨社康中心的建设管理办法。 相关回顾 深汕视点在9月6日曾报道,深圳市卫计委将支持深汕特区建设一座三甲医院、生命健康学院,力争在3年内实现汕尾地区三甲医院“零突破”。 
深汕特区正在“复制”的不仅仅是深圳标准的医疗硬件,还包括“分级诊疗”这样的医疗改革成果,社康中心的建设正是深汕特区全面对接深圳医疗体系的应有之义。 
10月26日,深汕特区社会事务局负责人带队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龙华富士康社康中心、深圳福田上梅林社康中心、深圳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等地进行调研。深汕特区社会事务局负责人表示,深汕特区决心建设融“预防、保健、康复、医疗”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现深汕特区内“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蔡志明对深汕特区的社康中心建设表示支持,表示愿意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援,共同打造高标准的深汕特区社康中心。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汕特别合作区政府网 张灵娟/文
该贴已经同步到 深汕资讯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