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49|回复: 1

[时评] 每天花一块钱,买不来知识也治不好你的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4 0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翳希 于 2017-9-4 13:14 编辑

       知识看上去是越来越值钱了。“今日头条挖知乎300大V”的传说,至少让“知识”本身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度。中国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热爱学习,而且也愿意为知识掏钱。

要·点·速·读


1、新技术让知识变得值钱起来,让自媒体变成了“知识个体户”,对于自命为有识之士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好事。

2、当“变现”成为贩卖知识者的首要目的时,很多畅销的内容就注定是浅薄的。

3、患上“干货饥渴症”的人们,幻想通过金钱来购买时间,让别人替你读书,既不会得到知识,也会浪费时间。

给知识定个价,每天一元钱


过去,写作者只能依附于媒体或者机构。像王小波这样的天才,也只能从《三联生活周刊》领取稿费。曾经的连岳也一样,他在媒体回答妇女的情感问题,单篇稿费可能也不过几百元。如今,连岳这样的专栏作家,不再会为任何媒体写专栏,他给自己的公号写作,仅靠读者赞赏就能超过任何一家媒体所开的稿费。


如果一个人有知识,又勤奋的话,在这个时代靠自己就能挣到钱。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让一个人成为一家媒体成为了可能,新技术让自媒体变成了真正的“知识个体户”。


这些个体户们贩卖知识的途径已经多样化。除了微信的公众号服务,还有罗振宇“得到”,以及前途不明的“小密圈”。今日头条开发的“悟空问答”是这个行业的新品种,它给签约者付费,回答一条问题,多则500元,少则300元。


ninja150437123920501.jpg
在如今这个知识变得值钱的年代,罗振宇是风云人物

这些“问题”,有一些是编辑提出来的,有些则是用户提出。类似“如何看待上海警察抱摔妇女”这样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它是时评的一种新形式,而且可以有众多回答者参与。最终,那个点赞最多的回答,会排在最上面。这给用户一种幻觉,以为是自己决定了这种排序。


“问答”是获得知识的最古老可能也是最终极的途径。在孔子的时代,学生就向他不断发问。韩寒前些年做杂志《独唱团》的时候,有一个板块叫“所有人问所有人”,可惜那时的技术,还不能把这变成钱。“分答”搞的付费问答模式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排名第一的答主是王思聪,而不是某位院士,说明大众真正想知道的,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知识”。


不管如何,知识变得值钱了,这是好事情。那么,依照目前的行情,知识该怎么定价?很有可能,大家的心里价位是“每天一元钱”。


罗振宇在“得到”上的语音,1元钱就可以听一期。一本书,花5000元请人写一个概要,再花5000元请人读出来、录音,这个投入不算低。但是到用户那里,一元钱就可以听一次。这很便宜,不过,如果一条语音的收听量达到了30万,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不少人的付费专栏,设置的价格是299元一年。这算是一个主流价位,每个用户,每天还不到一元钱,但是如果有1000人订阅,收入也就超过了大部分媒体的员工了。


变现的焦虑:卖得更好,赚得更多,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考验知识人和写作者的时刻到了,你的知识能变现吗?过去,写作者并没有直接置身于市场之中,是通过媒体打包售卖,最后以广告的形式变现。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以至于一个作者很难判断自己的读者是谁,到底有没有读者。


如今,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了:你写的文章或录的节目有人看吗?有人愿意出钱吗?数据会告诉你,最终那个数据会转化成钱。


在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收益成为考量知识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马东的《奇葩说》比许知远的《十三邀》受欢迎得多,虽然后者的知识含量无疑更高。很多人嘲笑许知远,甚至连他在文章和采访中掉书袋都被认为是大毛病,他写文章经常引用别人,也被很多人诟病。


对知识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你是否拥有知识,而是如何把你所拥有的贩卖出去。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很有趣,但是当今日头条给出“高于白领的收入”时,很多知乎大V就“叛逃”了。


这对知识人来说,是一个诱惑,也是一个压迫。他要考量自己的投入和产出比,如果回答一个问题就能赚500,每天就多回答几个。他不仅付出了时间,也必须考量哪些答案是大家乐意听的,是更畅销的。时间长了,这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


更重要的是,过去为了获得知识所进行的漫长而艰苦的阅读,已经培养了他对知识的趣味,如今统统要以新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变现”成为一种焦虑。为了视频能有更多人看,他必须把自己的思考和表达都降低到和大众一样的水准,他必须反对自己。


ninja150437135896143.jpg
当人们绞尽脑汁把知识变成金钱时,这样的知识还有多少价值是值得疑问的

为贩卖而制作的产品,并不能反映知识人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水准,也不能反映出他在该领域内提供的真正有创新性的知识。不管是视频还是音频,本质上都是一种娱乐形式,这就决定了,那些畅销的往往是浅薄的。


学习的焦虑与幻觉

那些愿意为知识进行付费的人,他们未必更富有,但是却毫无疑问是更爱“学习”的。


最近5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创新摧毁了很多行业,传统媒体垮掉,传统的商场变得萧条,出租车行业一下子变得无比反动。这些变化,不仅深刻,而且实实在在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


在拥抱创新的同时,很多人也感受到了恐慌。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将很快变成报纸编辑、商场售货员和出租车司机。过去的经验,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一钱不值。人们必须时时刻刻面向未来,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下,战战兢兢,鸡血满满。


这就是“知识付费”的大背景。那些乘坐地铁上班的年轻人,就是知识消费的主力人群。这也能解释,为何语音节目会流行。在地铁中,他们戴上耳机,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我在听一本书,这可不是娱乐,这是学习啊,而且同时也利用了乘坐地铁这段时间。


ninja150437141121102.jpeg
迅速变化的时代让很多人患上知识焦虑症

“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场景之一。“听书”分两种,一种是听书的全部内容,另一种就是听所谓的干货版。一本书30万字,最终整理成8000字的干货版,制作成语音。有人能在一年内听好几十书,这让他感到充实而且窃喜,因为听的都是“干货”——可以理解为各种浓缩版的知识、术语,能迅速撑起一个人的门面,以至于有人患上了“干货饥渴症”——这大大节约了时间。


但是,最大的欺骗也就在这里。你听到的8000字干货,只是某一个人为你提炼出来的。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都不可能被真正简化为这样的干货。对任何一个读者来说,他从一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都是独特而私密的。有90%的概率,这本书本来最能打动你的那个章节,甚至改变你人生命运的一个细节,被那个缩写者给省略掉了。


并不是说,这样囫囵吞枣的快餐式学习就毫无用处,毕竟你也投入了学习的时间和热情。作为一种补充学习,或临时抱佛脚,或者说消遣式地增长见识是有作用的。但指望这样的“干货”能全面提升一个人,并不现实。这种对“干货”的需求,让人想起在学校里那些背诵考试要点的人。他们需要的只是“答案”。“创业者必备的7个素质”“讨好你老板的三个办法”,这些都是“答案”,而不是知识。所有的“干货”,其实都是励志鸡汤的变体。


举一个例子:那些天天写10万+文章的人,可以总结一个秘诀给你,但是不管你掌握得多么熟悉,都没有任何用处,因为真正让他们写出10万+的,是他们的才华和人生体验,那是他们付出很多时间才获得的东西,也是他们真正的财富。


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买卖的。任何知识的获得,或者把知识变成价值,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幻想通过金钱来购买这个时间,让别人替你读书,注定既不会得到知识,也会浪费时间。最终,你花钱购买的可能是更深的焦虑:为什么我听了那么多书,并没有什么长进?


来源:今日话题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创卫进行时丨我们在行动
[城事报料] 创卫随手拍丨市区交通环境越来越好 城市环境
[热点资讯] 经济日报:“转贷款”如何降低小微融资成本
[热点资讯] 杭州多部门紧急开展暑期“留守儿童”安全隐患
[热点资讯] 倾力帮扶革命老区群众“拔穷根”
[热点资讯] 发泄情绪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发表于 2017-9-4 17: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知识无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