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3489|回复: 10

[论汕尾] 汕尾城区捷胜镇教育资源为何生源奇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5 20: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8-2-24 11:29 编辑

汕尾城区捷胜镇教育资源为何生源奇缺

微信图片_20180125202333.jpg       

     最近,捷胜镇党政与城区教育局对捷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实际现状来看,捷胜教育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因为从《捷胜发布》看到,有的小学教师的人数比在校学生还多,尤其捷胜沙坑小学,一个在校学生就有四个老师,捷胜东坑小学五个在校生就有教师八人的教育奇葩。令人费解,为什么捷胜的教育会出现生源奇缺,教师多的怪圈呢。

                  一、地方贫困逃离的家庭多

       可以说,现在的捷胜在汕尾城区是个贫困镇,“三山六海一份田”的捷胜匮竭的渔业,无了六海的渔业发展,也没有工业经济开发发展的支撑,为拥军捷胜把可开发旅游资源的大部份海滩支援国防建设。于是,百姓在捷胜无法找到支持生活的途径,只能外出勤苦打工,为生活方便甚至全家租居外地打工,一些倘有成就的乡人,他们选择举家出走搬迁逃离贫困捷胜。据悉约有八万人口的捷胜,仅存常住人口二万人左右。由于贫困,人口的大量迁徙,是造成教育生源锐减的原因。

                  二、师资教育质量低离乡求学的学子多

      捷胜长期以来得不到市及城区教育部门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对教育的投入和师资教学培训扶植少,缺少对教育师德师风的培育整治,造成教学水平低教育质量差的各种负面现象。鉴于捷胜是个贫困镇,致使一些教师无心担当对学生的真诚教学,有些教学水平的老师纷纷寻找门路离开捷胜。
      捷胜教育质量的低落,居住在捷胜的家庭为让孩子能得到优质教育,高考取得好成绩,考上名校,获取上进奋发的“敲门砖“。 家长都会选择孩子出走,到汕尾等地觅寻好的学校就读。据我接触的邻居和一些亲戚朋友,六成以上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到汕尾就读,或寄寓亲戚,或租赁或校宿,甚至坐班车早晚辛苦奔波来回也甘愿,为的是逃离缺乏教育质量的捷胜。

                三、期盼政府对贫困捷胜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扶持

     过去,曾经的捷胜经济上在汕尾海陆丰地区誉称“金捷胜”,在文化界颂赞“文化古城”。如今却沦落为文化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生源奇缺的贫困镇,令人深感可叹可悲!
    二年前履职汕尾促进汕尾发展大变样的石奇珠书记指出:汕尾发展长时间徘徊在全省末端,表面看是经济落后,实际上还是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于是,石杨市政对汕尾持续推进政务整治、正风肃纪集中行动一系列的专项整治。那么,政府党政和教育部门应当敢于亮剑,借助此次全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解决师德修养不高、专业素质不精、从教风气不正、师表形象不佳的调整整治,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资源。
    2018年1月15日捷胜镇教育资源调整座谈会中,区教育局陈局长通过对捷胜教育资源调整、专注提升捷胜教育质量的承诺能得到有效落实。
    2017年捷胜镇党政经过调整,敢于担当的吴镇长有着“来捷胜工作就是捷胜人”的初心、“就得为捷胜各项事业做出应有努力”的使命。而且,城区党政选派李常委兼任捷胜镇委书记,或许是镇党政史的第一次,这能让李常委亲历捷胜基层第一线,目睹捷胜贫困的实际现状,在区常委会上反馈捷胜贫困的现实,争取政府各项精准扶贫造血工程向贫困捷胜的政策倾斜与扶持,这一点滴中,我们似乎感到捷胜脱贫与文化教育提升充满希望。【河柳子2018年1月20日】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捷胜古城今何在?
[文化天地] 黎明洞谜情
[文化天地] 重拾遗失的文化习俗
[文化天地] 风水掠影 — 天葬地“金鸡缩爪”
[文化天地] 捷胜何氏宗祠甲辰年冬至谒祖巡游庆典
[文化天地] 汕尾市何氏宗亲总会在捷胜古镇举行周年庆典

发表于 2018-1-25 22:52:0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这都是正常的现象,现在好多人都往城市跑,毕竟城市的工作机会比农村多。机遇较多,人才肯定会多一些,教育的质量肯定好一些。而且,没有经济的基础,政府再放多一些资金和资源放在农村上,也吸引不了人才。
发表于 2018-1-26 08: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贫困是教育落后的主要根源。
发表于 2018-1-26 10: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发表于 2018-1-26 2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捷胜经济上在汕尾海陆丰地区誉称“金捷胜”,在文化界颂赞“文化古城”。如今却沦落为文化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生源奇缺的贫困镇,令人深感可叹可悲!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0:51:3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8-1-26 22:41
曾经的捷胜经济上在汕尾海陆丰地区誉称“金捷胜”,在文化界颂赞“文化古城”。如今却沦落为文化教 ...

感谢你的同感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0:53:1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升腾教育 发表于 2018-1-26 10: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

说到点子,谢谢。
发表于 2018-1-28 16:38:3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升腾教育 发表于 2018-1-26 10: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

学校少一些潜规则,已经可以对学生产生少一些负面的影响
发表于 2018-1-28 18:06:3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古城
发表于 2018-1-28 18:06:5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hkhenry 发表于 2018-1-25 22:52
这都是正常的现象,现在好多人都往城市跑,毕竟城市的工作机会比农村多。机遇较多,人才肯定会多一些,教育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