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8-2-24 11:29 编辑
汕尾城区捷胜镇教育资源为何生源奇缺
最近,捷胜镇党政与城区教育局对捷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实际现状来看,捷胜教育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因为从《捷胜发布》看到,有的小学教师的人数比在校学生还多,尤其捷胜沙坑小学,一个在校学生就有四个老师,捷胜东坑小学五个在校生就有教师八人的教育奇葩。令人费解,为什么捷胜的教育会出现生源奇缺,教师多的怪圈呢。
一、地方贫困逃离的家庭多
可以说,现在的捷胜在汕尾城区是个贫困镇,“三山六海一份田”的捷胜匮竭的渔业,无了六海的渔业发展,也没有工业经济开发发展的支撑,为拥军捷胜把可开发旅游资源的大部份海滩支援国防建设。于是,百姓在捷胜无法找到支持生活的途径,只能外出勤苦打工,为生活方便甚至全家租居外地打工,一些倘有成就的乡人,他们选择举家出走搬迁逃离贫困捷胜。据悉约有八万人口的捷胜,仅存常住人口二万人左右。由于贫困,人口的大量迁徙,是造成教育生源锐减的原因。
二、师资教育质量低离乡求学的学子多
捷胜长期以来得不到市及城区教育部门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对教育的投入和师资教学培训扶植少,缺少对教育师德师风的培育整治,造成教学水平低教育质量差的各种负面现象。鉴于捷胜是个贫困镇,致使一些教师无心担当对学生的真诚教学,有些教学水平的老师纷纷寻找门路离开捷胜。 捷胜教育质量的低落,居住在捷胜的家庭为让孩子能得到优质教育,高考取得好成绩,考上名校,获取上进奋发的“敲门砖“。 家长都会选择孩子出走,到汕尾等地觅寻好的学校就读。据我接触的邻居和一些亲戚朋友,六成以上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到汕尾就读,或寄寓亲戚,或租赁或校宿,甚至坐班车早晚辛苦奔波来回也甘愿,为的是逃离缺乏教育质量的捷胜。
三、期盼政府对贫困捷胜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扶持
过去,曾经的捷胜经济上在汕尾海陆丰地区誉称“金捷胜”,在文化界颂赞“文化古城”。如今却沦落为文化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生源奇缺的贫困镇,令人深感可叹可悲! 二年前履职汕尾促进汕尾发展大变样的石奇珠书记指出:汕尾发展长时间徘徊在全省末端,表面看是经济落后,实际上还是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于是,石杨市政对汕尾持续推进政务整治、正风肃纪集中行动一系列的专项整治。那么,政府党政和教育部门应当敢于亮剑,借助此次全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解决师德修养不高、专业素质不精、从教风气不正、师表形象不佳的调整整治,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资源。 2018年1月15日捷胜镇教育资源调整座谈会中,区教育局陈局长通过对捷胜教育资源调整、专注提升捷胜教育质量的承诺能得到有效落实。 2017年捷胜镇党政经过调整,敢于担当的吴镇长有着“来捷胜工作就是捷胜人”的初心、“就得为捷胜各项事业做出应有努力”的使命。而且,城区党政选派李常委兼任捷胜镇委书记,或许是镇党政史的第一次,这能让李常委亲历捷胜基层第一线,目睹捷胜贫困的实际现状,在区常委会上反馈捷胜贫困的现实,争取政府各项精准扶贫造血工程向贫困捷胜的政策倾斜与扶持,这一点滴中,我们似乎感到捷胜脱贫与文化教育提升充满希望。【河柳子2018年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