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是文学的政治,是文学的最高原则

发布者: 松洲蚝 | 发布时间: 2017-6-22 15:37| 查看数: 10663| 评论数: 2|帖子模式

如果只看潘小平的文字,读者或许无法猜出她的年龄。她生于五零年代,却有着八零年代的语感;她行走如风,快人快语,所以文风中也透出泼辣性情。她生于安徽蚌埠,江湖人称“江淮女侠”,听她讲上一会儿文学,你就会升起一种错觉:仿佛给她一柄剑,她就可以仗剑走天涯;给她一瓶酒,她就能舌战群儒;给她一台时光机,她就能穿越到文史哲不分家的上古时代,面对大江大河纵横捭阖,讲述古老而璀璨的中华文明。


6月10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雅歌诗书酒会在合肥崔岗艺术村举行,浓香泸州老窖“国窖1573”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为泸州老窖撰写《丁酉封藏赋》的著名作家、安徽省作协副主席潘小平如约而至。一上午的连绵细雨,丝毫没有打扰到她的兴致,诗人们在舞台上朗诵诗作、演唱京剧、弹奏古琴,她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她表示,酒与诗在精神深处是相通的,都让人处在一种肢体放纵,灵魂飘逸的状态,酒助诗兴,诗助酒兴,古人所谓“诗酒雅集”。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抒情文化,文人们通过酒来激发灵感和想象,抒发澎湃的情感,审美上达到情境合一。

什么样的作家才是好的?传达人文价值、关注受伤文明


潘小平的写作生涯起步较晚。此前她曾在高校工作了19年,直到1992年,商业大潮席卷中国大陆,整个社会受到港台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处在社会的中心,处在话语的中心。但是当商业大潮袭来时,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他们的恐慌是巨大的。”潘小平说,“长期书斋生活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人‘经世致用’的人格理想,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观念,都崩溃了。像我这样的书斋文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迫。不是生存的窘迫,而是精神的与历史境遇的窘迫。”但她没有选择躲进象牙塔独善其身,而是离开高校,“扑进商业的大潮”。

自1994年起,潘小平在报纸上发表了以“现代主妇手记”为题的系列文章:《好儿不如好媳妇》《如今女子远庖厨》《女子无貌便是德》《两手空空不理财》等,家长里短的题材,泼辣简洁的文风,从内容到形式,完全颠覆了传统写作,获得巨大的世俗认同。这是这一年,她在省城合肥,做了自己的第一堂文学讲座:“当时的长江路上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市场化已经甚嚣尘上。但讲座来了100多人,我非常激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讲了一句话:‘知识关怀和人文关怀,是我的立身之本,我希望以我的想法,我的思想,影响茫茫人海中的一部分人,哪怕是一个人。’这几十年来我一直坚持,坚持我进入这座城市时对自己的期许,坚持文学的梦想。”

潘小平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不能只是“写故事的人”,而应该传达人类的共同价值,关注受伤的文明。“作家与政治家、经济学家,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出发点和关注点,都是不一样的,作家要关注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时,碾过多少普通人的生活,碾碎多少鲜活的生命。”如何将自己的写作,上升到生命哲学和社会关怀的层面,是一个作家所要必须面对的。

什么样的审美才是好的?让那些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熠熠生辉的词语,在今人的文本中闪烁

潘小平曾用八个字来评价自己:草莽习气,书生本色。潘小平说:“前四个字与我幼年丧母,少年持家有关,当然更与我的个性有关。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文革’,父亲被专政,母亲长期生病,上有80多岁的祖母,下有三四岁的弟弟,所以养成了泼辣粗砺的性格,有一些江湖气;但我小时候在我父亲的影响下,喜爱古典文学,后来在高校,又比较系统地读了一些西方现代主义的专著,对中国传统“士大夫”修齐治平的人格理想,对现代意义上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比较认同,所以本质是书生。”所以,当年商业大潮袭来时,她能勇敢地迈向市场;如今互联网大潮袭来,她又主动地张开怀抱。现在,她是安徽省网络作协主席,也是网络论坛上活跃的传统作家。


正如当年扑向市场但仍不曾放弃文学一样,今天,走向互联网的潘小平,仍怀揣最初对文学的敬意。她每年都会参与大量公益性的文学推进活动,以此来不断唤起内心的审美冲动,提醒自己“不忘初衷”。她主张用“网络写作”来替代“网络文学”的概念。“在中国,‘文’的概念是很丰富的,从文字到文章、到文学,具有不同的内涵。是不是网络上的所有写作,都具备文学的品质,都叫网络文学呢?不,有些只是文字的堆积。”潘小平说,“希望网络写作支撑起中国文学的天空,重返世界文学的高地,是不可能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要依靠传统的、严肃的文学,传达民族精神与情感,创造文学的高峰。”

无论科技的进步将时代带入哪一个发展阶段,潘小平坚信,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不会改变,“即便是充分市场化的今天,文学仍然是这个社会重要的建构力量,因此它必须发自生命,照亮灵魂。“优秀作品能够培养普通人的阅读趣味,当优秀的作品无法传达到大众,无法影响社会情绪时,将会造成一代人审美情趣的缺失。”潘小平说,斯蒂芬·金长年领跑畅销书榜单,J·K·罗琳笔下的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他们都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些仍然不代表文学的主流。今天的作家有责任让网络少年知道,在文学的世界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并以此来唤醒年轻一代对母语的热爱、敬畏,对母语的重新认同,让那些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熠熠生辉的词语,在今人的文本中闪烁。

“国际上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在17岁之前,就完成了由阅读所构成的基本审美,这是多重要的时期啊!如果我们的孩子,阅读到的都是垃圾,他们将来就很难接受美好的东西,那怎么办呢?”潘小平说,“所以,搞写作的人必须记住一句话:美学是文学的政治,是文学的最高原则,无论小说、诗歌、散文,审美冲动都必须是第一动力,否则,写作的意义何在呢?”

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不在技巧上纠缠 以情感和思想打动人


潘小平并不讳言,她在安徽同年龄段的传统作家中,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但她从不允许自己的写作,沦为纯粹的市场写作。到目前为止,潘小平已经创作将近一千万字,这其中包括150余集专题片、纪录片,以及100余集电视剧,但她似乎不太愿意谈论自己这方面的写作。而且,“今后我也不想再写电视剧,尽管对于作家来说,这是一条相对简单、快捷的‘财路’。在电视领域里,我更愿意做纪录片,因为它比较能够传达思想,实现我作为文化人的社会关怀。”她说,“这给我带来快乐。”

随着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活动的推进,“诗意浓香”大赛的线上作品征集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征集作品的类型包括诗歌、朗诵、书法和大赛标志设计。泸州老窖为本次评选提供了超过150万元的奖金,并将为近2500位优秀作者提供精美礼品。到目前为止,组委会已收到近一万份投稿,可见社会上很多人对于诗歌、文学有饱满的创作热情。潘小平也提醒年轻的参赛者,参与活动的初衷不能是为了拿到多少奖金、获得多少荣誉,而是要做好自己,把所有的创作设定到原创的范围内。“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原创力,或者不注重挖掘、发展原创力,接下来哪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她说,“网络时代,资料非常容易获得,据说已经可以用电脑来写诗了。但越是这样,原创就越重要,电脑再‘厉害’,总是没有情感的,而文学作品能够打动人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进入职业写作阶段,技术层面的东西似乎更为重要,但潘小平并不主张过分强调写作技巧。“一个小说家,应该读哲学,读文学史、思想史、政治经济史,建构自己的人文背景。搞文学创作,首先是生命的激情,其次是思想的积淀,技巧技术并不重要。最后的写作是思想的写作,看一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们不仅是作家,同时也都是思想家。中国作家要想走上世界文学的舞台,也必须要有思想的内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背后传达了什么。”她说。

什么样的传承才是好的?以自己的文字 唤醒沉睡已久的汉语美感


母语是作家的文化背景,对一个作家的成长,构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对两个传统有所了解:一个是自《诗经》以来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大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小传统。”潘小平说,“每一个伟大的民族,对世界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俄罗斯因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为世界文学贡献了巨大的贵族式悲悯和波澜壮阔的美感;法国文学因是摧枯拉朽的法国大革命催生的产物,充满了大革命的激情和憧憬,从而形成了浪漫主义的文学品格;18世纪至21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为英国小说的优秀传统,一直是主导英国小说创作的主流;而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学的独特贡献,则可用‘乡愁’二字来概括。如何以自己的写作,唤醒沉睡已久的汉语美感,呈现缭绕的乡愁和层峦叠嶂的巨大悲怆?我们应该有这个文化自觉。”说到这个,她比较忧虑:“五四之后,大量西方的东西被引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现代思潮一度成为文学主潮,我们文学的评判标准,变成了西方的标准,一些作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前卫,大量模仿翻译小说的文本,以为这样的翻译体最好。”潘小平说,“作为中国作家,要对中国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中国文化讲究‘合一’,我们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我们的社会观知行合一,我们的审美观是情境合一,翻译体无法完成对我们文化的表达。”


也正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抒情特色,使得酒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文人需要酒,社交需要酒,政治也需要酒,当年曹操献给汉献帝一坛‘九酝春酿’,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模式在中国历史上一演再演……“说起这些,潘小平信手拈来,收放自如。潘小平出身高校,这些年她亲眼目睹一些顶级高校的学术风气不浓,年轻的学子们不再像几十年前他们的父辈、祖辈那样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校园本是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文化氛围的缺失让人忧虑,但另一方面,潘小平又对中华文化有着充分的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波澜壮阔,几千年来如大海奔流,自新的能力很强。”潘小平说,“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不必为中国文学忧虑。我们的母语具备简洁、凝练、形象、生动的美感,汉字储备了中国人的情感、经验、意志、审美,汉字存在一天,汉字储存的文化就不会中断。我坚信,不管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学都会如江河奔流,源源不断。”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2)
回复 腐枝 发表于 2017-6-22 17:21:55
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不会改变
回复 腐枝 发表于 2017-6-22 17:22:11
一篇很好的文学批评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