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河柳子

捷胜风情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5: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5 15:23 编辑

                      天主教堂遗址


       捷胜天主教堂位于城所西门外流巷,方向200°,1894年,广东南海籍神甫符玛窦筹建,隶属于香港教区海丰传教区,原有教徒168人,其中男104人,女64人。教堂属罗马教特征的西欧建筑风格,面积200平方米。内置圣堂一座,神甫房一间,圣教学楼一座。教堂附建有一钟楼,通高15米,分五层,一、二层为灰沙夯筑,三、四、五层为砖砌。顶端置有十字架,已为雷电击坏。现教  堂已修复,钟楼保存较好。

       据载,天主教传入捷胜,已有126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门户,外国基督教各派系,便乘势进入我国,并在我国各行政区域设立教区。
耶稣教士们跨进岭南的步伐特别快。十九世纪末,传入遮浪半岛的基督教西部教系,即所谓“公教”,在中国称为“天主教”。仅于十几年时间,就吸收了捷胜、町前、田墘和遮浪等地数以百计的群众入教。继町前村陈道本等人入教后,捷胜黄泳等人亦于1880年跟着奉教。由于香港教区派来的神甫,以捷胜、町前和田墘等教堂为支柱,并搭起各区域教堂的框架,因而,明清时期天主教的宗教网络甚为严密。

       捷胜天主教堂,是汕尾市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建国后,我国天主教已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于1950年,开始实行独立自主,并自立章程,自办教会。至此,捷胜天主教堂已完成历史使命而自然解体。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5: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5 15:24 编辑

               大小茅山烟墩遗址


       捷胜倚山临海,扼潮州、惠州官道之要冲,为粤东海防重地之一。历代王朝均于海防要地设置关隘,构筑烟墩炮台,以图保境安民,巩固统治地位。

       在古代,战争的敌情报警,均利用视野广阔的高地山峰构筑烟墩,并派兵防守,以燃放烽火为号,故又称烽火台。终明清两代,海丰县共修筑12座烟墩、24座海防炮台。捷胜所城便占有四座烟墩,即沙角尾烟墩、前进烟墩和东坑烟墩。其中东坑烟墩有二座。历史上所说的大小茅山烟墩便是指沙角尾烟墩和东坑烟墩,均为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至二十九年所建,规模为5×5×3米左右,属灰沙夯筑圆形结构。

       大茅山烟墩,位于沙角尾村北侧山上。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解放后,改作哨所。现只存一土堆。

       小茅山烟墩,位于东坑村烟墩山顶端,海拔高约200米,东面可瞭望捷胜所城;北面为东坑村;西南面距离大海约有100米,可俯视整个捷胜海域,视野广阔。东南侧半山腰原有兵士营房,并有石级自东北面向上蜿蜒至山顶,再向南直达烟墩。清康熙十年(1671年),为防海患,重修此烟墩。解放后,政府在此设立哨所,改用砖石结构。现仅存山顶上一石砌土堆。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5: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5 15:34 编辑

      (四) 革命遗迹
               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捷胜城北狗地山上,四周围以石栏,显得雄伟壮观。1956年,为纪念捷胜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碑向125?,碑座长、宽各3米,高1.14米;碑身宽、厚各1.2米,通高6.5米,正面直书“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字径40×58厘米,碑座镌刻有101位烈士芳名。



               李劳工烈士纪念碑



      李劳工烈士纪念碑,在捷胜城北狗地山上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后面,1956年建。碑向125?,碑座长、宽各1.5米,高0.7米;碑身宽0.77米、厚0.55米,通高4米,正面直书“烈士李劳工之碑”七个大字,字径20×18厘米。


  
       附: 海丰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
       海文字第五号
       各区公所、各乡人民委员会:
       为保护我县具有革命、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文物及名胜古迹,特根据广东省人民委员会(57)粤文办字第206号指示称,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把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于下,希各区公所、各乡人民委员会对有关本系统本地区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已经公布的文物古迹,各区公所、各乡人民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必须提出有效措施,切实加以保护;已经发现,但尚未列入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今后继续发现的文物古迹,应立即报告本会文化科,以便继续分批公布。
       (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5: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7-17 15:57 编辑

第三章 人物撷英


      捷胜所城历来地灵人杰,素有“文化古城”之称。宋元明清以来,便出现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文化艺术名人。他们或出于民族义愤,举起了抗元、反清的旗号;或出于革命需要,毅然与封建地主阶级决绝,举起农会大旗,挑战黑暗,前仆后继,进行了血与火的斗争;有的则用文笔画管,或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指摘讽刺社会时弊;有的还用唱腔,维系传承着家乡的戏曲文化。他们一个个都为民族、国家、家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笔者掌握的资料有限,故除了本章所载人物为其立传之外,余者纵然知名,但因其生平资料难以搜集,亦是未为载入。其实,捷胜除了本章所载人物外,还是有许多值得同时也是必须要记载的。
      比如,明代建城千户侯良、兵部主政林兴、独占诗魁的陈勉洲;现当代如东江纵队六支大队长韩捷、民主人士刘锦汉、高级工艺美术师蔡本坤、澳洲大学博士后张小志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另如建国前其他已故知名戏曲艺人红面亚树、乌面刘富、乌面陈呀、乌面陈佛、帅主李妈长(陈呀、陈佛及李妈长等现属东涌辽口人)、旗军头蔡栗、老旦亚福、正生黄愩、丑角四霞、丑角刘古、鼓头邝盛、旗军头陈安、旗军头陈寿、老生卓衍、武生亚荣、武生林泳、公末张祖成、白面何娘安、花旦刘娘青、头吹王覃梓(现属东涌石洲人)及在世戏曲老艺人何循禧、刘泰、赖一心、罗淑娇等,亦是值得一提的。但因编著者水平及精力有限,故未能一一道及。
  
       现本章拟从“文化艺术名流”和“革命英烈”二部分,概述如下: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5: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5 15:44 编辑

1、文化艺术名流

        明末志士廖天佐


       廖天佐,号一窑天居士,捷胜人,原籍陆丰甲子,人称“仓皇遗老”。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年)生,约卒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至十九年(1680年?)。少时,随父经商于捷胜所城,由于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十余岁便考中秀才。因其时,明王朝政治腐败,贪污成风,科场舞弊严重,自万历至天启年间,廖天佐几次参加乡试,皆因未向考官行贿而不第。天启年间(1623年——1625年),他在激愤之余,摒绝尘想,绝意功名,到海滨石厝洞隐居,并将洞命名为“黎明洞”,寓有此处独自光明,余者皆为黑暗之意;同时也影射着明王朝至今犹未见光明。

       人们一提到黎明洞,总离不开廖天佐,这主要是因为他有一颗忠于民族和国家之心。明朝末年,政治腐败,阉党横行,赋役繁重,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明朝国运已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孔子云:“道不通,乘桴浮于海。”廖天佐作为封建社会末期的知识分子,虽说怀才不遇,未为时用,而走上归隐之路,然他还是关注着国运民生。“身居幽洞悲移鼎,心戚黎民斥迫迁。”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其石刻缺字诗中已有充分地表现。历史永远属于前进式,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顺应民心,迅速瓦解并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但是农民革命的不彻底和明末官僚贵族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顽固性,又使农民起义功败垂成。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洪承畴等接受清朝的“招抚”,协助清军镇压扼杀农民起义军,消灭了大顺、大西政权。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碣石卫指挥张明珍揭起抗清旗帜,率卫军与清对阵,八月壮烈牺牲。顺治三年十二月,海丰县城为清兵占领,接受满清王朝的统治。由于清廷对人民大肆屠杀,并强迫汉人接受满族习俗,激起人民的反抗,形成江南人民和农民军余部的联盟抗清斗争,这次斗争持续了二十余年之久。此期间,许多志士都纷纷挺身而出,投入反清复明的民族斗争之中。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为了防止东南沿海人民支援郑成功再次北伐,颁发“迁海令”,勒令鲁、江、浙、闽、粤五省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迁海令”的执行有紧无松。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迫迁,二年五月堪县界,八月再迁,并续定边界,不许百姓出海捕鱼,越界者无论远近均立斩。三年四月再迁。强令海丰县沿海四个都内迁五十里,捷胜所城居民迁走一空。廖天佐亦卷入这次移民潮中。“迁海令”使海丰人民流离失所,哭声遍野,饿殍满地,惨绝人寰,这又激起海丰人民的民族义愤,纷纷起来反抗。

       时任碣石卫水师总兵苏利以“抗迁”为由,公开抗清。兵部尚书黄奇遇、兵部主政林兴及卢锻等抗清志士奔走呼号,集结一批志士,决心效忠南明永历王朝。他们多次奔走于广州、捷胜等地,而彭赓皇、廖天佐等文人志士亦纷纷而起,用诗词、文章等形式配合顾炎武、李因笃、屈大均、陈邦彦、刘锷进行抗清斗争。

       然由于清朝统治大势已成,反清复明已无回天之力,最终,南明政权还是在清兵铁蹄下灭亡了;又因清初“文字狱”骤起,许多抗清志士的诗作不敢公开,因而各谋隐蔽之所。黄奇遇、卢锻潜入陆丰八万镇双派村密林中避祸;廖天佐、彭赓皇和黄德燝等则同隐黎明洞;而刘锷自投奔台湾郑成功后,则不知去向。

      人们都知道,刘锷在黎明洞隐居的时间较长,他是淮南人,南明总兵。南明弘光末年(1645年),朝廷万事鞅掌,外则藩镇跋扈,内则忠奸相争。由于马士英、阮大铖集团大力排斥异己,而加速了南明政权的灭亡。清兵攻破南京城后,刘锷不愿仕清,乃弃家到捷胜所城投奔故友(时为所城守备)。由此,结识了廖天佐,并与之一见如故、情投意合,把臂入林(《世说新语•赏誉》),于黎明洞中住了二十多年,与廖天佐一起被称为“黎明洞二名士”。

       据清末儒学导师《黎明洞题壁》诗中小序云:“明季刘总戎,讳岳公,才侪管乐,智亚孙吞,而生不逢时。早知气运非人力所挽,舍轩冕之荣,作山林之想,避世于斯。迄今口碑载道,有首阳遗风焉。”可见他也是一个才华出众,且具有民族革命精神的爱国志士。刘英诗“剑气龙藏夜罢吟,黎明洞口白云深。搀枪欲扫空遗恨,入眼河山变古今。”便对他寄寓了深深的婉惜和感慨!

       康熙十五年(1666年)至十六年(1667年)期间,悲愤的廖天佐在黎明洞作《迁图说》。当时,他已是年近八十。该图说如实记述了东南沿海地区汉族人民在“迁海令”下所受的苦难。“使后之君子,不生于其时,不履于其地者,旁观览诵,共相感慨。”文章饱含血泪,措辞沉蓄多变,令人读之感愤凄绝!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很高的历史、思想及文学价值,是一篇千古不朽、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学研究资料。

       康熙十六年,两广总督周有德奉特旨展界,招徕迁民。其时沿海世居存活回籍者百无一人,清廷遂令地方官迎迁他邑之民入境。康熙十八年(1679年),州县官屡荐廖天佐应征“博学鸿词科”,因注重民族气节,不为官禄所诱,乃以年老为由拒绝应试。后隐姓埋名,流寓他乡。廖天佐那永不枯涸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永远滋润着捷城寸地寸草。在捷胜人民的心目中,他虽死犹生。清末捷胜贡生林尧云题黎明洞联云:“西山吟,南山咏,大明秀才也,不惭孤竹庶子;陶公酒,廖公棋,一窑居士者,无愧五柳先生。”

       另如今人刘乘龙《重访故园黎明洞吊廖天佐》诗云:“石洞清幽悦邃居,为民请命博鸿词。一从隐士埋芳草,夜夜吟蛩哭主持。”“离明义愤盼黎明,不仕夷邦献一生。壮志未酬亡岁月,镌诗石壁吊忠贞。”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5: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7-17 15:57 编辑

附:明-廖天佐《迁图说》

       历自康熙元年初迁,三年再迁,举淮、浙、闽、粤四省沿海居民迁入内地,凋残罔极。他省远不可知,姑不具论。如我粤东:首福建交界起,以至广西交界止,延袤四千余里,绵亘万有余乡,附近沿海路南一带,经京差大人科介会同藩院提镇,勘立边界,竖旗订设墩台处所,遇溪河港汊,插桩立栅,不许人民越边行走,不许寸板下河往来,方其庭议初下,耄耋父老传为讹言;及其会勘既定,蚩蚩儿童惊为实事。
       及至是年仲春上旬,王将军之兵自潮至靖海;省会之兵自惠抵南塘。天戈所指,不旬日而苏逆授首,土弁荡平。严令督迁,沿海乡民纷纷俱欲迁入内地;弃其室庐田畴,抛其器用家资。富者有银,惟挟肢体,密藏囊橐;贫者徒手,锅甑一口,米粮衣服;扶老挈幼,携妻带子,鸟惊兽散,逐队迁居,阵阵拥入。及至界边,栖迟路旁,寄宿荒郊;蜂屯蚁聚,不顾餐风露宿,那管带雪披霜。数日之内,或同比邻寄宿庙宇,或同亲知屯聚山头。日则被打被骗,指为海逆散党;夜则被搜被抢,声言寻取盔甲,数日以外,别寻界内旧居,觅屋居住,人人皆称屋窄,不能支持;再寻土著故知,顿寄妻子,家家俱说亲属先至,无堪再并。留一餐尚属勉强款应,求一文,无肯借贷相周,不得已,卜择塞外旷土,另立围栅;近乡蹙蹙靡聘,惶惶无依;如鸟之离巢,无枝可栖;如鼠之失穴,无旷可藏。虽有草茅遮雨,那比大厦高堂;仅借苫块眠地,不失床枕高架,风寒暑温,坐卧不安。形影已随躯壳,魂魄尚绕故乡。来居不久,家室萧条;疾病相连,性命从今将倾矣!此则迁移未久,安插附近者之情形也。

       又有思寻远方居住,别寻乐土安生。贸贸然来,攘攘然往,有如伤弓之鸟,高飞远举,老者前而少者后,肩相摩也;甚于丧家之犬,摇尾乞怜,形猬疲,衣服碎,踵相接也。此一时遇悍兵强徒,挞打任其自然,抢夺由其好恶。栖止未有定所,飘流不知所之。身如飞蓬,心如荼苦。或言彼处腴饶,可以耕种度活;或言此处仁里,可以安插妻孥。听其引诱而去,任其扳扯而往。不知所之,去而无定。嗟乎!鸿雁哀鸣,子规啼血,此其时乎!故自八月以至年终,崩山坎一带大路,迁民络绎不绝,日以千计。此则迁移远方者之情形也。

       越岁次康熙四年乙己。时有龙化为蛇,人变为鬼之谣。果尔幅员既窄,田畴稀少,米贵如珠。横石矶口子未开,乃题定出界煎盐。路口人多淡食,盐贵如玉,天灾与人祸并至,师旅兼饥馑荐臻。流离苦惨,尽是界外穷徒;情形颠沛,无非迁移野仆。三餐不给,乞丐无门,势穷力绝,计无所生。思卖其女儿,或卖为奴婢,或养为儿孙,不过鬻银二钱,或米一斗。不十日钱米俱空,儿女又无。又思嫁其妻媳,或卖为婢妾,或贩于远方,不过易银一两,易谷一石,未满月而银谷乌有,妻媳离散,既而茕茕无依,单形只影,又无期功手足之亲,又无箕帚井臼之妇;起止举动,如梦如痴。

       至于读书之人,殆有甚焉。方迁移之后,望门求济,惟怜失路之人;沿街叫乞,羞惭儒生之体。砚田抛荒,舌耕无门,命卜小数,生财非道。不得已,呈官求赈,求吏报名,守候日久,领给无多,又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且常平之仓,不可再开,棠邑之粟,无堪再发,二釜不登,叹斯文多在陈之厄,三丧在望,悲世谊无助麦之舟。昔之管鲍,今成秦越。通财之义,于斯绝闻。

       不但此也:男尽鸠形鹄面,带菜色之忧容;女皆蹙额皱眉,甚于无盐之陋,或有合家同登鬼录,不论士农工商;举室共丧沟壑,不择老少贤丑;殇之夭,彭之寿,一辙同归;坟之鼓,河之泪,同时共见。屈指而数:十乡之中存无四五,十室之内死有六七,嗟乎!木迁异地,叶落枝衰,人迁别土,家丧身亡。虽理势之自然,亦遭逢之奇厄。故饥非瘴疬,而瘴疬丛生,寒非瘟疫,而瘟疫杂至,昔之埋人以棺,今之埋人以荐;昔日葬人以亲戚子孙,今之葬人以修行施舍。读王阳明《瘗旅》之文,悲哀至矣,不过怜其一家之同归;诵李华《战场》之事,伤心极矣,总是叹其今古之同处。此则今年五、六、七月之间,举三四关之内,饥殍无人葬埋,尽被裹荐掩土者,日以数十,月以数百。时有修行姓林字端素一人,专事雇工带锄荐修埋无亲之尸。登记名数,六月内一月约有六百余人。一邑如是,邑邑皆然。合而观之,长平亢卒之数未足多也。肥水断流之众,尚犹少焉。皇天若从此无所底极,迁民不几于靡有孑遗乎!幸过此以往则无甚酷烈矣。此则迁移二三年内之情形也。

       嗣后,界外荒芜景况,则有可述而志者;方其遭兵纵焚,处处受回禄之灾;人绝兵毁,百室无安宁之庆。甚至宫庙拆毁,神明化为厉鬼;寺观无存,弥陀变为夜叉。久则屋宇丘圩,人烟断绝。蔓草遍生,萑苇密蔽;一望渺无际涯,四境那有鸡犬之声;四顾浑无畔岸,郊圻不见阡陌之址。山则奇峰矗矗,怪石嶙嶙,牛眠空称吉壤,马邋徒有厚封。翁仲寂守幽阴地,寒食不飞蚨蝶之灰;郭嘉不识汾阳墓,子孙孰辨鸠饕之棘?水则野渡既无舟楫,泽畔谁为问津。深渊已绝渔父,钓台谁系丝纶?蜃楼空结海市,滨澨谁人敢至?鷁首不游碧波,数罟何时可入?野则燕寻王谢失旧巢,队队已成衡阳之雁;虎无冯妇深藏穴,处处皆是负隅之区。百谷不生,腴沃鞠为茂草;五味缺一,斥卤变为荒邱。夜则山长峙,水长流,空有水光接天,月影连地;日则陵谷变,沧海动,宛如洪荒世界,虚无景象。将谓混沌未开乎?两仪既判,,四象攸分,将谓天地未减乎?三才缺一,两大徒存。如此凄凉万状,罄笔难尽。总因迁移立界,浚河开沟,咫尺分生死之关,跬步判阴阳之路,入则生,出则死。令严于徙木弃灰。无奈孑遗迁民,尚思故乡为巡视之地,鱼盐共鼎鼐之资,恋恋不舍,屡屡闯越,或毁于兵,或投于河,具陷禁令之森严;或死于虎,或困于刑,多因饥寒所交迫。更可异者,郊外之虎,本无种类而生,传言饿鬼所变。日方中,则张牙舞爪,猛而且多;天未黑,则闯地噬人,去来无踪。边外噬人犹少,边内噬人更多,此则迁移界外之情形也。

       至于界内之人,则有交相困苦者焉;富者当排点筑墩台,贫者烟灶编出人夫,排年供兵日食,送差公理,限日报竣,求宽求帮,刑责不免。财倾家破,卖田鬻产,欲壑难填。每立一墩,非三五百金不得落成;出夫之人抬运砖石,搬挑灰土,夜以继日,劳瘁亦无极矣。然又专意编近筑远,百般刁难。不得已,每一名放银一两,夫数既少,工费益久矣。兼此时军工频仍,百务烦兴;墩台之后,继以寨堡,开浚边沟,差官往来如织,羽檄交驰不休,日日派应,以致钱粮繁重,有田无人敢买,有业无人敢受。富者苦于钱粮追比之不前,贫者迫于地方月用之太重。正所谓“任是深山最深处,亦应无计避征徭。”此时求其囹圄空虚,省刑薄敛不可得矣。无怪大官贪酷,吏兵强暴而民贫矣!此则界内困迁移交相困苦之情形也。

       嗟嗟!愁肠九转,难忍当年之郁结;泪血满斗,未尽当日之涕泪,所幸天运循环,无往不复。王大中丞尽忠报国,我大清圣天子纳谏如流,血疏上陈,悫旨下颁。边界大展,人民复业,三年迁,八年复。时不佞自乡迁至邑,自惠逃至潮,挈眷迁居,将腊始归。若非身亲经历者,不敢虚陈只字,行年将近八十,所过市埠镇城,各立祠报德,备抄当日原疏,并不揣愚昧,撰述图说情形,合并刊刻。使后之君子,不生于其时,不履于其地者,旁观览诵,共相感慨,益知民之所苦,公之恩所大也。此非敢为虚言妄诞,混效齐语志怪之书,实欲确传于世,是以为记。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6: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5 16:08 编辑

  广东巡抚王来任遗疏

       题为微臣受恩深重,捐躯莫报,谨将临危披沥一得之愚,仰祈睿鉴,臣死瞑目事:

       臣以一介庸流,荷蒙皇上不弃葑菲,简拔兹任。才不称官,事多从脞。顷接邸报,蒙部院考臣,不能兴利除害,奉旨革职,臣负委托,实当其辜,臣接邸报之日,正臣沉疴之时,臣所患之病在胃不得受食,茹则复吐。初拟尚可救药,小缓须臾之死,不意病势日笃,危在旦夕,生还阙下,无得望矣。

       伏念臣蒙世祖章皇帝豢养之恩,由通政司参议,升补参政,升补西城监察御史,奉差巡视陕西茶马,升大理寺少卿,升顺天府府尹。

       康熙元年二月内,蒙皇上升臣郧襄抚治,适值会剿西山房县郝尧奇等贼,奉旨敕臣雇夫肩运粮草,尔时房、竹一带,久为贼踞,路径不通,民夫裹足不前。臣躬自开辟山径,疏通河路,直抵上龛,再至砮石、安塘传递,始得转输接济。又兼图、穆两将军统领满、汉大兵驻发进剿,夜以继日,不遑安处。遇岩涧险峻之地,卒多步行,筹虑劳瘵,实伤心脾,及事竣凯旋,臣亦奉命裁缺,回京候补,即患病卧治数月。

      复蒙皇上补臣粤东。办疾赴任,自康熙四年八月十三日,受事两年,钱粮盐课等项俱幸全完。地方民生利病,虽不能尽除,然臣曾陈六大害,请旨永禁,其有不便于民者,臣不殚厥心力,整剔而安全之。而民困苦犹未苏者,皆短于才耳,而心则不敢自安也。

      臣自九月旧疾复作,因当大计与京察而并举,不敢入告,由是而病入膏盲,至此已追悔莫及矣。臣上有六旬之老母,下有黄口无知之诸孤,均不足念,惟臣自郧抚以至今日,虚糜大官之俸,约四年有余,受恩未报,死不瞑目。臣在粤两载,情形臣颇深悉,皇上孜孜求治,臣有真知灼见,至死不言,不几仍负生罪于地下乎!谨披沥为皇上陈之:

        一、粤东之兵各宜速裁也。省会平藩甲兵,与四翼总兵官,有城守都司兵丁,顺德有水师提督兵,又有水师左右二路,与高、雷、潮、廉、饶、琼等各镇兵。潮州又有续顺公兵,此外各州县又有城守兵丁,是无地非兵,每年计费粮饷二百四十五万。本省起存地丁盐课杂税,共计一百二十余万,尚需外省协济一百余万。是朝廷实有此疆土,不能有其赋税,而且用他省之银以养兵。且养兵不在沿海边界,而尽在腹里之地,兵多更无益也。臣谓国用耗蚀全在兵,而民生困苦亦扰于兵。省会之兵,既有平藩雄师坐镇,已得居重驭轻之势,其余九府,不过声势犄角,酌其要害,量设防守。如遇小窃盗发,城守一旅,便可消弭。若山海巨盗,有平藩之师,可以随时进剿。是兵不贵多也。廷议不肯减兵,不悉地方情况,恐议裁兵,一旦有事,首尾不应,不肩其过。今粤山海之伏莽已靖,所有者,不过朝聚暮散鸡鸣狗盗之徒耳。兵实贵减也。

       二、粤东边界急宜展也。粤负山面海,疆土原不甚广。今概于边海之地,再迁流离数十万之民,每年抛弃地丁钱粮三十余万亩。地迁矣,又在在设重兵以守其界内之地,立界之所,筑墩台,树桩栅,每年每月又用人夫土木修整,动用不赀,不费公家丝毫,皆出之民力。未迁之民,日苦派答,流离之民,各无栖止,死丧频闻,欲民不困苦,其可得乎!臣谓将原迁之界,急弛其禁,招徕迁民,复业耕种与煎晒盐斤,将外港内河撤去其桩栅,听民采捕。将腹内之兵尽撤,驻防沿海州县,以防外患。于国用不无可补,而祖宗之地,又不轻弃,更于民大有裨益也。如谓所迁弃之地兵虽少,而御侮之患甚大。臣思设兵原以捍卫封疆而资战守,今避寇侵掠,虑百姓而资盗粮,不见安壤上策,乃缩地迁民,弃门户而守堂奥,臣未之前闻也!臣抚粤二年有余,亦未闻海寇大逆侵掠之事。所有者,仍是地内被迁之民,相聚为盗,今若展其疆界,即他盗亦卖刀买犊耳。舍此不讲,徒聚议以求民瘼,皆泛言也。

       三、香山之横石矶口子宜撤。当年迁立边界之时,以香山不可弃,议设官兵防守此土。香山之外,原有澳彝,以其言语难晓,不可耕种,内地既无驻扎之地,况驻香山数百年,迁之更难,昨已奉命免迁矣。是县与澳皆为内地,所宜防者,防其通外海耳。当时奉行者,乃于横矶立一口子。食粮米计口而授,每几日放一关,其一切用物,皆藉奉禁稽查,留难勒掯不令出。计县与澳,共口数万,断绝往来生业,坐食致困,愁苦难言。若论其地未迁,则为界内之人。其横石口子,似宜免设,使其人得贸易于内,以通有无。惟于澳内设兵,防其通海接济。庶民彝可以长活,若仍立口子,即有粮米出粜,彼地之人,既绝生业,何处有银买米。臣谓不过数年,则其皆枯槁矣。

       以上三事,皆功令所甚严,诸臣之所忌讳。臣属纩之谋,毫无所私,总以身在地方,目击情形,为此仰体皇上子惠元元至意,以尽公忠一念之诚,不得不沥血上言,臣虽生不能报国,死复可以无憾矣。伏乞皇上,敕部议施行。

       康熙八年正月十三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6: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5 16:10 编辑

  两广总督周有德《奏复沿海安插地方发兵防守疏》


       题为展界设防,既奉特旨,迁民望恩甚切,亟恳复业,早濡皇仁事:

       切惟粤东沿海地方,设立边界,将界外之民,迁之界内。今蒙特遣都统特等前来会勘,海边安设兵将,防守封疆,粤民闻之,远近悦服。臣等自广城抵潮、惠,所过都邑,黄童白叟,无不焚香顶祝。迁民千百成群,欢呼载道,拥臣等马首号诉,云自立界以来,尽失旧业,乞食无路,今闻皇恩开界安民,小民可望复业,有如苏生。但恳早开一日,早救一日之命。血随泣下,处处皆然。臣喜见其欣呼之情,又不忍见其愁苦之状,随加意抚慰,宣布朝廷德意,莫不踊跃。臣思前此之界,原以绝交通接济之弊,我皇上仁同天地,明见万里,迁民失业久在睿鉴之中。臣今身任地方之责,目睹流离之民,若候会勘之后,方请安插,恐时日尚缓,不能待命。且臣历行界外,一望青草,径路阻芜,即今民皆复业,力难一时开恳。又须早示招徕,预备牛种,需之岁月,方可资生,臣不得不陈情形,为民请命。伏乞皇上怜悯迁民望恩之切,敕下臣等勘过地方,安设兵将之后,一面即同该府县查照迁民旧籍,给与前业,亲行安插。不许豪强隐占欺凌,亦不许无籍匪类,影射混冒。及今急为料理,明春庶可耕种。迁民早还故土,即救旦夕之危,地方早得安静,钱粮亦得起科。臣仍申饬郡县,严行保甲,时加稽察,其有官兵设防于外,亦不患有奸人交通接济之弊。至于无主荒田,列册汇报,酌议兵屯。统候臣等会勘事竣另疏外,仰体皇上爱民之心,从地方起见,特先吁陈,伏乞睿鉴采择施行。奉旨着都统特进等会同该藩督巡抚提督,一面发兵防守,一面安插迁民,若误农时,恐致民生失所,余依议。

       康熙八年冬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医林大蔚

       林大蔚,号翠东,清咸丰五年(1855年)生于捷胜所城内,卒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终年八十七岁。他的父亲林志坚早年清贫,以磨薯谋生,后勤攻医书,以行医为业,赚了不少钱,家境已渐富裕起来。据说,他曾为潮洲御史邓澄修治病,后又被推荐往北京为光绪皇帝之姑治病,因年老未能成行。由于家道殷实,林大蔚与哥哥林大彬方得入私塾读书。

      林大蔚自幼喜好书法,日以继夜,虽霜冻仍坐廊庑以学;又喜丹青,甚擅画竹,见称于时。其《题画诗》云:“人言竹如僧,我喜竹为朋。日日拗竹管,俗尘万斛倾。”于此可见,他对画竹的酷爱。他的画用墨丰润剔透,笔触瘦削刚劲,风格清标脱俗。当时,捷胜有贡生许兆寅善画梅,远近闻名,两人俱成为惠潮梅三州画竹画梅的一代宗师,并有“许家梅、林厝竹”之美誉。他的书画诗文,现除了保存于庙宇祠堂及摩岩石刻之外,尚有不少真迹保存在海丰县博物馆。此外,他在医学上亦秉承父教,救死扶伤,甚重医德,并以“医非儒不精”为训,临床钻研,终以“儒医”闻名于海陆等地。他除了书画、医学之外,还精通周易、堪舆、武术及音乐等,实可谓全才。

      三十岁时,林大蔚始应府试,名列案首。后来他未赴省试,遂借本族祖祠,设塾教书兼行医为业,以终一生。他的门徒众多,大都在医学上成就卓著,如林瑞兰、张华安、何伯堂及周处午等。晚年,他又热心公益,与同仁发起修缮得道庵、筑洋埔公路及增修同善堂三项工程,并亲自修订规划,终告完工。其珍藏的廖天佐《迁移图记》和广东巡抚王来任《展界复土》奏章,乃汕尾重要的文献资料。因其珍藏,始得复见。他一生严以律己,善以待人,医人济世,真是美誉绵绵!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6 15:21 编辑


  画梅大师许兆寅

      明清、民国时期,捷胜书画坛人才辈出,闻名远近。时至今日,在海陆丰地区,人们只要谈及捷胜书画,便会自然而然地提及“许家梅、林厝竹”。因为在清末民初,捷胜出现了两位书画奇才,即许兆寅和林大蔚,林大蔚擅画竹,许兆寅善画梅,两人都是惠潮梅三州的一代宗师。

      许兆寅,清末民初人,世居捷胜所城北门第八街,三十多岁中秀才后,赴惠州丰湖书院师从广州翰林何其敬(时仅二十多岁),四十多岁考中贡生,后又被朝廷赐为恩进士,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所谓“许家梅”,便是指许兆寅所画之梅花。三年前,笔者在向其曾孙许昌林请教画梅技法时知悉,许兆寅画梅有自己独特的技法,他用鸡蛋白点梅花,这种创新是其他画家所没有的。他所画之梅,多用水墨,并喜用“冷月夜云”作大背景,用笔遒劲有力,意境清奇,高旷古拙,风格独特。林大蔚之兄林大彬便曾赋《赠许家梅》“不染纷华别有神,数枝月夜吐清新。旷如魏晋之间士,高比羲皇以上人。独立风前唯索笑,能超世外自归真。孤芳莫道逋林晚,泼墨淋漓许占春”一诗,赞扬了许兆寅画梅的高超技艺。据考,解放初期,廖仲凯之妻何香凝慕其名,便曾亲赴海丰寻访许兆寅的作品,对他可谓尊崇至极!

      清光绪年间,海陆惠等粤东沿海诸县,经常举办诗会,1911年,海丰县长张友仁举办诗赛,拟取三名,特请鹿境吕半教作评审,诗题为《光武中兴》,体裁为七言绝句。结果许兆寅夺第二名,以“解纽王纲十八秋,江山主治已非刘。骑牛逐得中原鹿,洛水东连汉水流”一诗,博得张友仁和吕半教的极高赞誉,使他又名噪一时。

      他一生尊重,厚道及人,享年约八十岁。晚年在捷胜第六街开办遵经书室,以教终生,带出了一批如刘克明等具有才气的学生。他的诗文书画,多见于庙宇祠堂及石刻,还有不少保存于海丰县博物馆。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6 15:23 编辑

  弃武从文的陈蔼如

      陈蔼如,字春熙,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己酉科乡试中式(按,光绪三十五年〈1906年〉已废科举,故其旗杆夹所标之时间存疑),被列为第二十三名贡生,捷胜所城第五街人。据族兄何香荷口述,陈蔼如之父陈邦辅是个武秀才,故他从小便跟其父学武,至十多岁时,已具备了扎实的武学基础。

      有一次,其父夜眠,有神仙托梦,赐联对曰:“榴实科名占吉兆,登龙声价展奇才”。嘱其要让儿子攻举业,可望大成。自此后,陈蔼如放弃武功,改从文功。在其父精心教学、严格督促下,循序渐进,大有所成。几年后,他已是二十一岁,参加童试,考中了秀才。至二十七岁,他又以经题《德之流行,速于置邮与传命》一文拔贡。当时,朝廷赐其坐蓝轿返乡,甚是风光荣耀!

      关于陈蔼如的弃武从文,民间中还有另一种说法。有的人认为他是考中武秀才之后,才弃武从文的。当时,海丰知县举行茶话会,请全县文武秀才参加。席间,知县极力赞扬文秀才,频频向他们敬酒,而武秀才们却被冷落一旁。对此,陈蔼如大为反感,觉得自己没面子,遂决心弃武从文。因他天资聪颖,温故知新,只用几年时间,便在乡试中拔贡,终为他当日被冷落挽回面子,扬眉吐气。依这则故事而言,陈蔼如并非因其父夜梦神仙赐联而改从文的。孰是孰非,无从考证,但亦无必要考证,因为他弃武从文乃实有其事,至于他是否在考中武秀才之前或之后从文,窃以为无关紧要。

      陈蔼如诗文俱好,然拔贡之后,再没有继续登攀科举之梯,而是在家做诗作文,以教学终其一生。清末民国时期,捷胜所城文风甚盛,诗词赛会年年举行,外地很多文化名士都来参加。有一次,诗会以《申包胥哭秦庭》为题,规定参与者各作七绝一首,以定高下。诗会结束之后,主持人便将众人诗稿收封,分成两版,东版寄陆丰吴木园,西版则寄海丰鹿境吕半教。当时,陈蔼如亦有参加,并以“纪良妻哭感城崩,复楚包胥泪洒庭。嫠妇孤臣同一哭,千秋忠烈炳麟京”一诗,被吴木园评为东版第二十名。从他所遗留的《罾城咏》、《咏木兰从军》、《悼友》及《和友人题<梅蝉图>原韵》等诗看,他还是一个热爱家乡、仇恨番夷、爱友重义的人。

       可惜他的诗稿多已散佚,对后辈来说,实是一大遗憾!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6 15:26 编辑

  最有战斗力的木刻家何白涛

      何白涛,原名可垂,号远光,1913年农历4月生于捷胜所城第五街一农户,自幼勤奋好学,聪敏过人,酷爱书画,写得一手好字。13岁时便能为邻里写春联,深得乡人赞许。1926年毕业于捷胜高等小学,1929年进广州明远中学。1932年夏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系修业期满,不久,即转于上海国立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以全届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

      在上海求学期间,适逢鲁迅倡导木刻运动,白涛在鲁迅细心恳挚的引导下,紧握刻刀木板,毅然投身革命文艺运动,在黑暗中与同学一起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努力开垦木刻园地,并以作品作武器,向旧世界开火。年纪青青的他,很快便成为中国第一代版画家,并加入了左翼联盟,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之一。

       1934年,鲁迅亲自编印出版中国第一本版画集《木刻纪程》,收入了8名青年作者的24幅版画,其中就有白涛的《街头》等4件作品。还有《农家》、《失业者》、《徘徊》、《恐怖》、《十月田间》等作品,亦被介绍到北京木刻展览会展出,并在《太白》月刊发表。1935年,他在上海处境困难,得鲁迅资助返回捷胜老家后,几经周折,才到南海西樵中学任教,并从事木刻创作,这期间,作品有《上市》、《小艇》、《牧羊女》、《午息》、《私斗》等多幅,亦被鲁迅收集送往法国巴黎、前苏联莫斯科等地展出。由于教学、创作繁忙,且生活艰辛,以致积劳成疾,不幸患上了肺结核病,而缀教转医于广州,后又返回捷胜疗养。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处于危亡时刻,国民党消极抗战。何白涛眼看祖国河山破碎,便不顾自身健康,白天离开病榻,跑出家门,深入街头巷尾、村舍田间描绘灾难深重的祖国,反映处于水深火热的民众生活;晚上回到家里,又抱病拿起刀笔,气喘吁吁地在木板上抒发对敌人的满腔愤慨。身带疾病的他,常常熬夜至鸡啼三落仍不休息。1939年农历11月,一颗刚刚升起而熠熠生辉的艺术新星,在一个隆冬漆黑的夜空中殒落了。著名现实主义版画家何白涛病故于家中,时年二十七岁。真是天妒英才,中国木刻艺坛顿失一员矫健的战将。

      198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收集了何白涛的版画遗作送巴黎展出,受到专家们极高的赞誉。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秦老生罗益才

      罗益才(1873―1935年),捷胜人。西秦戏顺太平老牌名班出身,攻老生,能文善武,成就甚高,建树良多,有“第一好老生”“宗师”之誉。

      民国初年,他受聘顺太源班,在陆丰县甲子镇大棚脚(大剧场)与正字戏老永丰班斗戏。斗戏本来盛行武戏,然而他却面对现实,把握自己,起鼓(首出)偏置武戏于一边,挑战性地与弟子黄发(名花旦)联袂演出二小戏《活捉三郎》。他扮三郎,颐指气使,集唱功做功于一身,充分发挥了西秦戏文老生的特点和特长,轰动了剧场,赢得了观众。

      清末至民初,他执教于西秦戏最后一个著名科班华天乐,言传身授,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如老生曾戆、文生罗宗满、武生林泳和黄杰、红面陈夸、花旦黄发、老旦曾炮等,皆出其门下而成为西秦戏的中流砥柱,各享盛名。建国后,他们大都汇集到庆寿年剧团(即今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同心协力,在拯救剧种、培养接班人等方面,都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后辈尊他为西秦戏一代宗师,称之为“公”。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6 15:31 编辑

    “活曹操”林友平

     林友平,字金安,1886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十)生于捷胜所城水阁村。少年时期契身白字戏班习艺,出“合同”后即上正字戏大班师从亚水学白面,人称“白面友平”。他为人刚正豁达,喜扶掖后进,甚获好评!因其擅长颤动面部肌肉以刻画权奸,故成名之后,各戏班争相聘他去当台柱,红极一时。如扮演曹操、董卓、严嵩、梁骥等权奸人物,便是他的拿手绝活。尤其曹操一角,更是卓越超群,《许田射猎》便是他的代表作。曹操为行王霸,设计围猎,以观天子动态。一天引兵十万,陪汉献帝到了许田,献帝看了荆棘丛中跑出一只花鹿,连发三箭而不中,曹操即讨天子宝雕弓和金鈚箭,扣满一射即中。群臣众将趋前,看鹿身上插的是天子金鈚箭,遂向献帝下跪并欢呼万岁。此其时,曹操纵马挡住天子迎受,又作模作样喝文武百官平身,威风凛凛,人皆失色。他又按剑怒目,对献帝道一声:“此天子洪福也!”随后即把宝雕弓挂在自己腰带上,“哈、哈、哈”冷笑一阵,其额神、眉宇、嘴唇、脸颊随之频频颤动,一副阴险凶相,活现了三国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景,实令观众叫绝。

      正字戏各行当,历代名伶辈出,但善演白面的名伶则唯有林友平。白面一角,原由红面兼演,自林友平始乃自成一行,因此,他被同行和观众公认为“前无古人”,而成为人们称颂的“活曹操”。他不但演活了曹操等权奸人物,而且擅演贪婪、无能、滑稽之娄的庸吏。在《审白面虎》中,就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循私枉法、卑鄙龌龊的平阳知府蔡元振——在审理一宗官在其上的节度使潘良之子潘奉杀人的疑难命案时,面对刚直不阿明辨是非、执法如山的下属——洪洞县令包拯,其理亏胆怯、诚惶诚恐、怕丢乌纱帽的丑恶面目,就被暴露无遗,给观众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正字戏,从原来“八柱制”到“九行当”时,红面行当还是包演白面的。据说,自有林友平之后,白面才明显分离于红面而成为一个行当,这可以说是林友平对发展正字戏的一个突破性贡献。

      建国后,林友平来到古老的永丰正字戏剧团,他庆幸自己伴随剧种、剧团走上了新生的道路,满怀激情,积极工作,团结同志,扶掖后辈,表现出他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比热爱。

      1956年,永丰正字戏剧团奉命赴省汇报演出,广州戏剧界慕名,正想见识见识这个“活曹操”。谁料在排练期间,他竟沉疴不起。剧团出发前夕,团长曾纪寻、弟子刘泰(副团长)护送他回家休养治疗。同年,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批准他为终身制馆员,享受薪金待遇。1957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即今广东省剧协)。

      他卧病期间,省、地、县各级有关部门同志,多次前往探病、慰问。对此,林友平很是感激,总盼望能早日恢复健康,为永丰团再出一把力,报答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器重。但可惜的是他已经病入膏盲,医治无效,终于在1957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五)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一岁。终其一生,他对中国戏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上对得起古人,下无愧于后世。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6 15:34 编辑

   正字名伶张细抱

      建国初期,古老的海丰县永丰正字戏剧团,(后改名海丰县正字戏剧团),人才荟萃,十二行当演员——主角、贴角配备刘全,乐队阵容也是由高手组成。张细抱便是该剧团众多高手之一。

      张细抱,号尚耀,1889年生于捷胜所城,落籍陆丰碣石镇。没有进学堂,但博学多闻,人称“活字典”。十三岁时,因家穷,被父母卖到白字戏班当童伶;十八岁时,“合同”期满,即上正字戏班师从曾大抱,攻武生兼文生。由于勤学苦练,终成一代二生名伶,饮誉粤海。

       当时,碣石玄武山有座权威性大舞台,专供正字戏班一年三度演出,其中三月一度的神诞戏,必演《三国》连台传戏,从《三英战吕布》到《刘备进位汉中王》,长达三、四十台。主要人物由寺庙总理“缚定”(聘定)名伶扮演。碣石玄武山剧场观众,向来重视吕布角色,都认为张细抱最真本,非他莫属。张细抱饰吕布,在《三战》中,被刘、关、张追赶时,用功力抖动靠旗,使之卷缩、掀开,又卷缩、又掀开,同时还采用“鸬鹑走”的步法频频圆场。此情此景,充分表现了温候的紧张和危急,令人叫绝!

      他不但演活吕布,而且擅演姜维。正字戏有布马道具,跑布马是正字戏的特色,特别在《姜维射郭淮》中表演得更加突出。“细抱跑布马”,众口皆碑。他饰姜维,骑在马背,上身不动,两脚不偏不倚作踩马蹬状,在与郭淮厮拼武打中,活灵活现,表演了各种奔腾、跳跃的高难动作,时加乐队大唢呐吹出“唔哈、唔哈、唔哈哈”的马叫声,气氛浓烈,摹古如真,台上俨若三国古战场,台下观众刮目相看!他这一招,常叫饰郭淮的对手甘拜下风。

      他演将帅出征,站在高台上,一个亮相,威风凛凛,眼朝前方,视线从左射到右,又从右射到左,由近及远,随之慢慢地蹬起足尖,翘首举右手频频摆动五指(或扇纸扇)。观众一看,就知道此时他正在检阅自己的千军万马,抑或在辽望敌营阵势。

      除了演武生戏出众之外,他的文生戏,如《张春郎削发》的张春郎、《刘瓒掷钗》的刘瓒、《王可居休妻》的王可居、《百花赠剑》的江六云及《槐荫别》的董永等,都极见功夫。虽说正字戏长期固守着传统,没有明显的流派区别,但各人师道不同,陈陈相因所形成的各种表演风格与唱腔艺术,在细微处,则又可见大同存小异,如《槐荫别》中饰董永一角,张细抱、蔡十二、郑娘分和陈宝寿,在做法上便略有不同,尤其在唱腔方面,他们各自秉承正字戏“曲无空腔,任人所唱”的古训,各抒情怀,各有所长。

      张细抱对正字戏建树甚丰,他不但塑造了生行文武各式人物艺术形象,为后世表率,而且带徒授艺,使剧种后继有人,如再传弟子陈宝寿(文、武生)、门生吴平(武生)和蔡十二(文生)等,皆得益于他的培育与提携。

      解放后,有人说:如果张细抱少十岁,当今正字戏首席行当宝座就该由他来坐了。此话不无道理。那时候,他年近古稀,已经退居舞台二线,其艺徒亦已成材崛起,作为老前辈,功成名就之后,让再传弟子陈宝寿坐位,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正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秦名丑何念砂

      何念砂(1893—1943年),捷胜所城文公乡(现改称为“牛肚村”)人。少年时即加入西秦戏华天乐科班学习,“合同”期满,又拜名丑陈德为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同年代的宣丑齐名。他(们)的成材,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西秦无好丑”的偏见,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唐传》的程咬金、《芭蕉记》的太帛星君(仙化麻风老)、《水浒传》的时迁、《许凤娇连》的马迪等角色,都为观众称道,名闻遐迩。

      上世纪三十年代,何念砂所在的顺太源班在陆丰博美演出,有个夜场棚尾(末出),观众看剧目牌上出示《松山老迫写》这出没有什么看头的戏,大都拔腿回家;后来,听说是念砂丑演的,又纷纷跑回来,把剧场挤得水泄不通。可见,念砂丑在人们心目上的影响力,实不愧是个出色的表演艺术家和幽默的语言艺术家。

      1943年,大饥荒,饿死于海丰县可塘圩。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面名伶刘妈倩

      刘妈倩,字世明,1900年生于捷胜所城一大户刘姓梨园世家。因前额硕大,人们称他为“坎头倩”。童年契身白字戏班,出“合同”后即上正字戏班,师从许贺攻乌面。他虽然有点口吃,但唱曲、道白却很流利,这也是“天生出来做戏的”。

      刘妈倩以长靠戏见长,短打戏也很突出。他除了演张飞出名之外,在《小迫嫁》中,扮演孙汝权更具特色。孙汝权拙于辞令,去“央媒”时,怕露丑,遂叫家仆亚吉躲在他身后,看他手势(比划)代言,这种“双簧”式表演,妈倩的口吃很派用场,绘形绘色,又愚又拙,又钝又痴,极是滑稽有趣,令观众忍俊不禁。在《五台山》中演杨五郎,沙场惨败,落发为僧。一天下山,饮酒浇愁,深夜醉归,踉跄出场,亮个相:左脚独立,右脚小腿内屈,右手举拂尘过头打旋,左手朝前方直伸两指,睁开血眼,悲愤交集,叫一声“醉归”之后,在悲壮动听的大唢呐伴奏下接唱:“一醉未曾醒……”凄凄惨惨,勾出了他屈居山寺的无限痛苦,犹如一把利刃戮向观众的心窝!博得行家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刘妈倩留在县建制的正字戏剧团工作。1957年被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吸收为广东分会会员。1963年退休,1980年在家病逝,终年八十岁。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16 15:40 编辑

   正字戏名丑赖佛良

      赖佛良,人称“良丑”,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05年生于捷胜所城一农户,少年时即契身白字戏班,出科后上正字戏班拜四霞丑为师。善演童丑和女丑,尤其演丑婆更具特色,遐迩闻名。

      他,胖乎乎,矮墩墩,留个平头,眯着眼睛,嘴角挂一丝幽默的微笑,生来就有丑角色的模样。

      正字戏艺术遗产蕴藏丰富。五十年代初,浙江昆剧《十五贯》一炮打响轰动全国之后,海丰县永丰正字戏剧也挖掘出自己的《十五贯》,在海丰人民会堂首次公演,赖佛良饰娄阿鼠,给人们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开台锣鼓打响,大幕拉开,舞台空空荡荡,只放一条长凳。娄阿鼠在后棚群众七嘴八舌叱掠叫打的一片喧哗声中跑出来,惊恐万状,瞄了前后左右,喘一口气,背台立定,双手一推,左脚一抬,转个身来一捧,左右靠拢一插,又喘一口气,按一按胸口,往凳子上一坐,夹着眼珠子,四周环顾,蓦然瞪住后上方,摇摇头,纵身一跳,站在凳子上,举起右手,比划着往里翻了几翻,跳下来回到凳子上,坐着发呆……无言无语。这一系列哑剧式的表演,让观众一看就明白:娄阿鼠做贼(不是偷鸡就是偷晾衣裳)被群众发现、起哄、追赶,跑回家丫站在门口,看没有人跟上,即开门,跨过门槛进屋、关门、止闩、坐下,看家徒四壁,唯有一龛蒙上灰尘的家神牌主,于是,他发怒了,潜台词就:“祖宗不会庇佑,连做个小偷也这样难”,遂把列宗列祖的牌主一一翻倒,叫他们“瞌乌卒”,喝西北风去……真是妙极了。生动的虚拟、准确的动作、失落的神情,令人叹为观止!他演丑婆亦很出色,在《骑驴探亲》中扮演亲家母,以粗线条的夸张手法,把一个农村下层妇女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观众捧腹大笑,对他极之信服。

      六十年代“文革”期间,海陆丰两班正字戏合并为汕头专区剧团。当时,赖佛良已年逾花甲,故留在海丰,转入县里白字戏剧团。作为老艺人,他服从分配,忠心耿耿,不遗余力,积极工作,扶掖后辈;此外,他还认真演戏,因为群众都喜欢看他的戏,尤其爱看他扮演小童的戏。在《梁祝》中,他饰书童事久,虽是配角,但却把小人物演活,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要不,山伯就没有戏做。一个老人演小童,蹦蹦跳跳,打科插诨,语言幽默,诙谐有趣,极不简单。在《沙家浜》中,他转了一个弯,扮个微不足道的鬼子兵,“咪是咪是”、“开路开路”,有时威风,有时形秽,活灵活现,让观众们深切地了解到当年山河破碎的的悲惨情景,深感“没有国就没有家”的真谛,从而接受了一次“爱我中华”的再教导。因此,人人都说:“良丑演日本仔太像了”。

       赖佛良爱团如家,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从不以老艺人自居,只要哪出戏缺什么角色,他就补什么角色。每逢剧团演出,如搬箱、卸囊等工作,他亦会抢着干,从不偷懒。直到七十五岁时,因体弱手脚不灵便,才告老回乡。不久,即瘫痪卧床不起,1990年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