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田村:农文旅融合 风景变“钱景”

发布者: 陆河资信 | 发布时间: 2024-5-9 14:49| 查看数: 2969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出去旅游的人一般都会买点当地的农特产品回去。随着农文旅的发展,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到我的小卖铺购买青梅等陆河本地农特产品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就随着越来越高了!”在螺溪谷旅游景区附近开小卖铺的陈阿姨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陆河县螺溪镇欧田村致力乡村振兴建设,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以“文旅赋能休闲农业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1037771.png
陆河螺溪谷旅游景区的田园风光。

发展文旅,必先优化环境。

在河背自然村的小广场,红色地砖干净整洁,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矗立在中间,成为“天然遮阳伞”。群众在这里纳凉、锻炼,不亦乐乎……“我们运动、休闲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公共环境也越来越好,生活在这里十分舒适!”正在小广场运动的陈大爷告诉记者。

1037771.png
 欧田村党员干部向群众宣传绿美生态建设知识。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绿化率持续提高,处处展现绿色美景,这背后,是欧田村积极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成效。该村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在该中心设有群众休闲廊亭和“新时代群众大舞台”,并建设2000多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广场,配套体育和健身器材,为群众提供娱乐运动场所。推行“四有”长效保洁机制,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在村内设置垃圾收集点,对清洁工作实行包片到人,明确责任,实现了“户分类、村清运”的目标,使全村环境处处变美,掀起文明新风。

1037771.png
 欧田村的农礼铺子。

发展文旅,土地为本,该村谋划乡村产业,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坚持改革破题、创新开路,激活闲置土地资源,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作为陆河县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示范点,探索宅改模式,率先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办证工作。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成立硁湾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村企合作新模式,引导村民流转闲置资源,为产业引进、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以“5+2”制度改革为抓手,盘活土地资源,引进酿酒和青梅、佛手香橼种植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9万元,并促进周边村民就地就业。

近年来,欧田村积极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品牌合作、项目联营等模式,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引进重点旅游扶贫项目华侨城·螺溪谷,项目规划面积570亩,总投资近1亿元,建设十余个乡村旅游体验空间,构建集文化体验、乡村度假、康养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乡村旅游区。

1037771.png
螺溪谷旅游景区欧田书舍一角。

记者沿着螺溪谷旅游景区的道路蜿蜒而行,看到一边的路旁种有红花绿叶,娇艳欲滴;另一边路旁风景更独特:有画着鸭子在溪水间游水等乡村风光的彩绘墙、有种满了各种蔬菜的菜园、还有站立在草地上花丛中的长颈鹿、牛等塑料卡通等,让人赏心悦目。螺溪谷旅游景区内有欧田书舍,一间间装潢精美的小房间里陈列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本本国内外名著,书架边上放置漏斗、抱枕、画像等装饰品,十分漂亮。窗外,鸟鸣声清脆悦耳,绿化带上花团锦簇,来这里的游客纷纷点赞螺溪谷旅游景区风景好、品位高。游客黄阿姨告诉记者:“欧田书舍真是一个很好的阅读空间,环境优美,周边鸟语花香,在外面玩完再来这里看看书,是不错的选择。”正在小道上散步的陈先生说,这里风景宜人,到处是绿色的景观,让人满眼皆绿,他在这里的民宿住了几天,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诗意的生活,觉得十分幸福。

螺溪谷旅游景区开业以来,每年均吸引游客10万多人次,促进当地村民增收600多万元。“我是外地人,多年前嫁过来螺溪镇,现在在螺溪谷旅游景区负责有关管理工作。这里待遇不错,除了工资外,还缴纳了‘五险一金’。”50多岁的叶大姐告诉记者。近年来,欧田村打造农旅品牌,同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衍生出一系列服务岗位为村民提供了就业。

欧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军委告诉记者,欧田村以螺溪谷旅游景区为文旅品牌,通过租用村民的土地、菜园分别做民宿、绿化景观和聘请村民到此工作等方式,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带动了100多人就业。比如,聘请村民对景区内的菜园、绿化带等进行剪草等日常管护;为村民提供机会做生意,一些村民经营螺溪谷旅游景区周边的小民宿和小卖铺,生意不错。同时,通过发展文旅,带动环境卫生整治、外立面整体提升,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该村在河边规划建设水上乐园,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文旅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彭伟栋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