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2150|回复: 20

[议政] 以更高的品位约会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9 15: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6-3-10 12:19 编辑

以更高的品位约会文化
——几年前的一篇旧文重贴
郑溢涛

  在“文化强省”、“文化兴市”的口号下,近些时间来,文化活动此起彼伏,有声有色,这无疑是很好的事情。这其中,主事人的心思,筹备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等,许多方面都有其积极意义,都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可以理解,一些活动,由于侧重点不同,要做到尽如人意,确实不太容易。但是我想,既然与“文化”有关,那么,在“品位”问题上尽可能多一点共识,多花一点功夫,多听听有识之士的意见,应该不是苛求。有了这一点自觉,至少在筹划组织下一次活动时,能让自己更坦然地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推出更有分量、更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来。
      说得再严肃一点,应该是:对于一切文化现象来说,“品位”始终是一个导向问题。
      之所以认为今天非常迫切需要来谈谈“品位”的问题,是因为在一些文化活动、现象中看到这个导向或多或少遭到了漠视、弱化,甚至是践踏。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所有的文化活动、现象中都在品位的问题上表现得极为暧昧,那么表面的繁荣就只是一堆堆泡沫,无疑是“堪忧”而不是“可喜”。文化必须为人的灵魂的构建负责,但如果构建的材料竟是一堆堆泡沫,一个个四肢发达的人,其实质岂不连“豆腐渣”都不如?所以,要警惕一种实质上没有多少文化含量的“文化大跃进”。“全民皆诗”的时代有过多少传世之作?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身边的文化人很多,身边的文化现象蔚为大观。但我一直期盼着有志于正本清源的人出现,他执着于这样一个理念:既不抹煞成绩,又能在喧腾中明白指出泡沫和垃圾,还原文化的本来面目,固守文化的品位导向。在他看来,文人墨客产品中的一个小小的暧昧,都可能成为一个危害极大的误导。因为他只认准这一点:文化一旦走上社会,就是参与了公众的“公共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在吸纳新生汁液的同时,也应不断剔除污渍和泡沫。
      可这样的人,偏偏很难遇到。事实往往是:对于某些文人的作品,你保持沉默,即已不受欢迎;偶加批评,更遭怨恨。然后,他们便会祭起“文人相轻”的杀手锏,一锏抹煞了是非。许多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和谐气氛”:酒桌之上,谀词万千,杯子举起,高帽奉上:好诗好诗,该得桂冠;奇画奇画,大师气象……文人当到这份上,确实已经无词可状了!
      不过,“品位”问题,说起来也很让人困惑。除非在如今这样的世风下,你能说明白“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这样的事儿。道理谁都清楚,品位就是人文含量,是文化的灵魂,是一件作品或一个人的“精神条码”,但是,跟“文章是自己的好”一样,谁愿意真心承认自己“品位不够”?你说你站在八楼看到远处的某一个点,站在二楼的人也说他看到了那个点,你怎么说?品位的生成也不像钱币财物的积累,具有明显的可见性。一个乞丐想装富翁,不弄辆小车之类的,没多少人信。但一个只识得几个字的人写了几句顺口溜、画了几张画,刚一见面恐怕你就会称他“文人”。因为说到作品的质量,据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况,有不少人,他本来就在文化部门工作,或者自个在家里确实舞文弄墨了好几年。所以,有时想想,自己是不是太钻牛角尖了:一个文艺刊物将当地政要都拉来挂顾问就有损品位?一个市级书画展一律冠以“大师之作”就叫导向有问题?一次作品研讨会上都唱赞歌就走调?一本诗集里面你夸我我夸你就叫肉麻?一本介绍别人的书上塞进点私货就叫自我推销?……
     尽管辨析品位很不容易,甚至还要讨人嫌,我还是觉得,一个真正的文人,起码应该有这样的襟怀:谀词万千,不可一句笑纳;站在二楼,别总说看清了八楼上才能看到的景点;本还是门外之物,别以为是殿堂宝鼎。
      这里,我还想重说一遍我在“连家生艺术人生研讨会”上的即兴发言与大家共勉:

      因为编发《墨海腾龙》这篇连家生先生的生平事略,使我对连先生的艺术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结合我长期以来对文艺界的关注,我觉得连先生身上有两个方面是我们急需学习的。
      第一是对名与实的清醒态度。一个人的成名、名气大小,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对于一个“实”字,大概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自己经过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而实实在在达到的艺术境界、人生境界。连先生总是担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很可贵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总能够清醒的看待自己名气的含金量,对于有悖事实的拔高和贬低,都应有说“不”的品格和勇气。
      第二是连先生对批评的渴望。他在上海办展览时曾郑重表示:希望听到批评的声音,我不怕批评,因为外行人随声附和的赞语固然动听,却于事无益;而内行人的严格批评虽然刺耳,却具指导作用。他说:“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批评声中不断领悟、不断进步。”如果文艺界的基本情况确实是这样,那是很值得乐观的。可是现在特别需要引起警觉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互相吹捧中不断退步,不断庸俗化了。缺乏艺术本体上的实话实说的批评,艺术境界甚至人生境界的提高是很困难的,到头来可能只造就这样的一批人:还没攀到半山腰就急着要“一览众山小”;明明是井里边的一滴水,却自我感觉是汇聚了整个大海的精华。

      总之,说到“品位”,有一点我认为是可以确定的:品位的提升,与权位之高、钱财之丰、脸皮之厚、交际之广、名气之大均不成正比。正是:

          莫信石头作玉歌,莫将南郭当卞和。
           心路迢迢期顿悟,得来全赖苦功多。


该贴已经同步到 郑溢涛的微博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我的手机呢?!
[三唯论点] 敢硬能柔是正男
[三唯论点] 五十岁,走后门两年多了
[三唯论点] 我以前的哥们,现在都去哪了?!
[三唯论点] 大灾大难中的“希望之灯”
[休闲生活] 关于当今汕尾文艺的实质性沦陷另探

发表于 2013-8-19 16: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汕尾风情: 转发微博\n\n 来自 阳光汕尾 的新浪微博
发表于 2013-8-19 20:44:0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本帖最后由 麻辣水 于 2013-8-20 05:53 编辑



文化强市!:victory:

可惜你不是领导!
发表于 2013-8-19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抢个沙发,看看。。。。。
发表于 2013-8-20 03:43:3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写意新意!!
发表于 2013-8-20 06: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品位!

鲁迅之死

          文/林语堂

          编者按:鲁迅和林语堂,后人多爱探究二人的初时知己、后来敌对。鲁迅去世后,林语堂写下的一篇似悼非悼的文章,自然逃不开众口揣测:是赞耶?是贬耶?此文解读难有公论,但确系提供了一个观察鲁迅的新角度。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为何事?碌碌终日,而一旦暝目,所可传者极渺。若投石击水,皱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静浪过,复平如镜,了无痕迹。唯圣贤传言,豪杰传事,然究其可传之事之言,亦不过圣贤豪杰所言所为之万一。孔子喋喋千万言,所传亦不过《论语》二三万言而已。始皇并六国,统天下,焚书坑儒,筑长城,造阿房,登泰山,游会稽,问仙求神,立碑刻石,固亦欲创万世之业,流传千古。然帝王之业中堕,长生之乐不到,阿房焚于楚汉,金人毁于董卓,碑石亦已一字不存,所存一长城旧规而已。鲁迅投鞭击长流,而长流之波复兴,其影响所及,翕然有当于人心,鲁迅见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沧海之宽,起伏之机甚微,影响所及,何可较量,复何必较量?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鲁迅常谓文人写作,固不在藏诸名山,此语甚当。处今日之世,说今日之言,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情所动,纵笔书之而罄其胸中,是以使鲁迅复生于后世,目所见后世之人,耳所闻后世之事,亦必不为今日之言。鲁迅既生于今世,既说今世之言,所言有为而发,斯足矣。后世之人好其言,听之;不好其言,亦听之。或今人所好之言在此,后人所好在彼,鲁迅不能知,吾亦不能知。后世或好其言而实厚诬鲁迅,或不好其言而实深为所动,继鲁迅而来,激成大波,是文海之波涛起伏,其机甚微,非鲁迅所能知,亦非吾所能知。但使波涛之前仆后起,循环起伏,不归沉寂,便是生命,便是长生,复奚较此波长波短耶?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遭同事摆布追逐,至三易其厨,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火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吾失地主之谊,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人世间》出,左派不谅吾之文学见解,吾亦不愿牺牲吾之见解以阿附初闻鸦叫自为得道之左派,鲁迅不乐,我亦无可如何。鲁迅诚老而愈辣,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鲁迅党见愈深,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于是鲁迅把玩不释,以为嬉乐,东砍西刨,情不自已,与绍兴学童得一把洋刀戏刻书案情形,正复相同,故鲁迅有时或类鲁智深。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路见疯犬、癞犬、及守家犬,挥剑一砍,提狗头归,而饮绍兴,名为下酒。此又鲁迅之一副活形也。

          然鲁迅亦有一副大心肠。狗头煮熟,饮酒烂醉,鲁迅乃独坐灯下而兴叹。此一叹也,无以名之。无名火发,无名叹兴,乃叹天地,叹圣贤,叹豪杰,叹司阍,叹佣妇,叹书贾,叹果商,叹黠者、狡者、愚者、拙者、直谅者、乡愚者;叹生人、熟人、雅人、俗人、尴尬人、盘缠人、累赘人、无生趣人、死不开交人,叹穷鬼、饿鬼、色鬼、谗鬼、牵钻鬼、串熟鬼、邋遢鬼、白蒙鬼、摸索鬼、豆腐羹饭鬼、青胖大头鬼。于是鲁迅复饮,俄而额筋浮胀,睚眦欲裂,须发尽竖;灵感至,筋更浮,眦更裂,须更竖,乃磨砚濡毫,呵的一声狂笑,复持宝剑,以刺世人。火发不已,叹兴不已,于是鲁迅肠伤,胃伤,肝伤,肺伤,血管伤,而鲁迅不起,呜呼,鲁迅以是不起。

          廿六年十一月廿二于纽约
发表于 2013-8-20 10: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水 发表于 2013-8-20 06:13
高品位!

鲁迅之死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0: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8-20 10:15 编辑
麻辣水 发表于 2013-8-20 06:13
高品位!

鲁迅之死


鉴定:林语堂论鲁迅,有过人处,有不如一般人处;有大眼光,亦有走眼。但,即使“不如一般人”的,即使“走眼”的,也让麻辣水之流一辈子也学不来!对麻辣水们来说,这真是很要命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4: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真的不想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
发表于 2013-8-21 15: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时间,看来你很闲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中月光明 发表于 2013-8-21 15:09
工作时间,看来你很闲

你什么资格说这话?!我何时耽误过本职工作?!
发表于 2013-8-21 15: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领导才有资格和你说话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5: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中月光明 发表于 2013-8-21 15:13
只有领导才有资格和你说话吗?

只要是人,都有资格和我说话!不是人的走开!
发表于 2013-8-21 15: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4: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网站将此帖重新转回“三维论点”好么?必须让汕尾文人看看、指教指教的!
发表于 2013-8-25 11: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雨水 发表于 2013-8-20 10:09

发表于 2013-8-25 1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8-20 10:14
鉴定:林语堂论鲁迅,有过人处,有不如一般人处;有大眼光,亦有走眼。但,即使“不如一般人”的,即使 ...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2: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往往是:对于某些文人的作品,你保持沉默,即已不受欢迎;偶加批评,更遭怨恨。然后,他们便会祭起“文人相轻”的杀手锏,一锏抹煞了是非。许多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和谐气氛”:酒桌之上,谀词万千,杯子举起,高帽奉上:好诗好诗,该得桂冠;奇画奇画,大师气象……文人当到这份上,确实已经无词可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