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海风大网佬

[其它] 谈股论金:您的投资您做主,我的看法您参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2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兰友 发表于 2014-4-23 22:59
与民逐利还可以说得过去。怕就怕在国进民退,退到退无可退。到时就不要说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麻话

谢谢好建议!
今天华联公布了南山B区21万平方米规划图,位置非常好,距离前海才3公里!在宝安新安的19万平方米也准备在近期动工,当然要2016年才可以完工销售!
20140424看盘:今天000036华联终于有点动作,最高逆势涨3%。可惜的600143金发及600811东方又各跌了9分钱!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8: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老艾:新国九条有6大亮点 2000点是政策底
时隔十年,在今年第三次跌破2000点的大背景下,新国九条的发布将为股市的回暖乃至新一轮牛市的启动打下基础。中国股市向来是政策市,而2000点就是政策底,跟着政策的方向布局,是未来十年获得收益的重要保证!

  国务院在周五盘后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实这就是大家一直期盼的新国九条,应该是由证监会制定,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出来,以显示政府的重视程度。

  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保护投资者权益九条意见,相当于简版的新国九条,上一次的主题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而此次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上一次着眼局部,这一次则是从全局出发,且涵盖的内容更多,政策更为细化,对股市的影响必然要大过上一次。

  再看发布背景,去年底发布小国九条时,股市正逢一轮急跌,沪指失守2100点,而此次正逢年内第三次击穿2000点。俗话说事不过三,如果此次失守2000点且不能收复的话,那就有可能向去年的1849点滑去,将对投资者的信心是一个重大打击。

  本次国九条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亮点:

  一、培育私募市场:股市要上涨最需要的就是资金,而私募的资金来源是活跃的民间资金,数量庞大,而且私募相较于公募基金,规模很小,仍是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大力培育私募市场可以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股市,使房地产及理财信托撤退出来的资金进入股市。

  二、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此举不仅是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放进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范围,提高投资额度与上限”、“逐步放宽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限制”,这都使得外资更加便利地进入明显低估的中国股市。

  三、引导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有序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参与资本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这是对互联网金融应用于股市的极大肯定,想想余额宝吧,如果数千上万亿的资金能通过互联网流入股市,那将带来源源不断的后备资金。

  四、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在目前优先股和IPO同时对股市吸血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融资能通过债券来解决,将会大大减轻股市的融资压力。而此条作为一大条四小条单独列出来,也可以看出管理层对发展债券的重视。

  五、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虽然仅是比较靠后的第30小条,但投资者对此却是异常敏感的,比如每一次调整印花税都会引发市场的巨大波动。而目前非常低迷的时刻,税收只可能往下降,对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信心作用将非常明显。(老艾曾多次呼吁降低股票交易费用,取消印花税)

  六、对于金融风险和市场环境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第八和第九条分别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资本市场良好发展环境”,如果任由股指向2000点下方跌去,无异于金融危机,而文中“严厉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造谣、传谣以及炒作不实信息误导投资者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机构、个人”等措词,都将对恶意做空者产生极大的震慑力。

  从以上六点来看,有四点都是围绕着资金来进行的,第五和第六条也非常重要,对于鼓舞投资者信心,打击空头气焰十分重要。

  此前的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将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国九条),为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为两年后A股市场启动一轮波澜壮阔大牛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隔十年,在今年第三次跌破2000点的大背景下,新国九条的发布将为股市的回暖乃至新一轮牛市的启动打下基础。中国股市向来是政策市,而2000点就是政策底,跟着政策的方向布局,是未来十年获得收益的重要保证!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8: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李志林:市场期待怎样的利好拯救股市?
收藏本帖 回复主题 本周,证监会一心一意地在忙申报企业的预批和过会企业的发行,而市场则在2000——2030点折返跑,2000点大关只差一点就告破。管理层确实也为维稳股市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殊不知,管理层的利好,往往“牛头对不上马嘴”,被市场视为为是利空。如,沪港通、再融资优先股等。
  
  那么,市场期待什么样的利好政策能拯救股市危机呢?
  
  1.宣布在2000点以下不发新股。
  
  国际成熟股市在经济金融危机、市道低迷,以及股市估值过低时,都停发新股。香港股市近期在2250点、仅比金融危机前高点打7.5折的位置,也叫停新股。
  
  唯独中国股市,在13年涨幅为负、连续六年熊冠全球、估值只有9倍市盈率、银行股全面破净、广大投资者亏损累累、市场存量资金只有6000亿的情况下,管理层非但不采取果断的救市措施,扭转供求严重失衡、股市危机重重的局面,反而在2000点岌岌可危之时,仍坚定不移地把新股扩容和再融资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股市里的人谁都知道,2000点发新股,无疑是对股市的杀戮行为。虽然只要降低发行价,就没有发不出去的股票,但必须看到,在资金紧缺的低迷市道,新股上市所增加的市值,是以二级市场老股股价的下跌和原市值损失作为代价的,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休戚相关。如今年1月48只新股上市,总共融资不到200亿,就把创业板、中小板老股的价值体系打得落花流水,还牺牲了股市1万多亿的市值,实在是一桩赔本的买卖。试想,如果不顾一切地发新股,虽然股指不会低到那里去,但大多数股票的股价可能已跌倒1800点、1500点甚至1000点的价位去了。
  
  因此,市场强烈希望管理层尽早宣布:将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2000点附近,甚至2200点以下,继续停止新股扩容,集中精力搞好老股的国资改革和资产重组,或许市场还有救。若一意孤行地发新股,到时指数大幅下挫了,新股发行还是不得不停下来,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2.纠正股指期货不合理的交易规则。
  
  记得2010年3月3日股指期货开设前,曾遭到市场的强烈反对,认为不适合当前的市场国情。
  
  证监会官员当时是这样说服市场的:为什么6124点会单边下跌到1664点,就是因为没有股指期货。如果开设了股指期货,就会烫平市场的波动幅度,今后中国股市就能健康平稳地发展了,就能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但实际上,自从股指期货开设后,四年来,股市就没有好好涨过,从3478点一路下跌到现在。这应该是对证监会当时承诺的绝妙讽刺!
  
  股指期货为什么始终是空单绝对性地压倒多单?为什么实力机构都热衷于做空?为什么它能指引股票现货市场一路下行?为什么每个月中旬的期指交割日股市都要闹“地震”?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规则不公平、不合理,即规定机构开多单最多1000手,而开空单可以无限量。这就等于暗示机构投资者:你们不用在股票二级市场积极做多,只需在股指期货中大量开空单、利用资金8倍的杠杆效应而获利。在此情况下,基金还会在股市中像以前那样积极作为吗?
  
  对此,证监会应当坚决纠正期指市场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制度,要么规定机构开多单或开空单都限1000手,要么规定机构开多单和开空单都无限制。甚至在2000点附近的位置,作出矫枉过正的临时性规定:机构开空单限1000手,而开空单则无限制。
  
  3.在新股发行时就实行优先股制度。
  
  中国股市之所以发展今日的危机重重,根子在股权结构和股权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即上市公司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股权分散,成为公众上市公司,而是“一股独大”,随后大小非没完没了地减持,大股东以低廉的成本高价抛售,不断地造富,却大肆掠夺了广大投资者的血汗,以致市场的资金被抽血到只剩6000亿,再也无力撑起20万亿流通市值的大盘。
  
  如果说原有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一股独大”,那是有着历史的原因,05年股改时已对投资者进行一定的补偿,才换取流通权。并且,当前进行的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国资国企改革,正在积极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使股权结构趋向合理化。如最近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股权结构中没有一家超过30%,第一大股东的股权还是以职工持股集中而成。
  
  现在市场最不满,最恐惧的是09年后上市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公司,仍然是“一股独大”,而非公众上市公司。并且不对投资者补偿,大小非就获得高价减持资格。
  
  成熟股市的新股上市,却不是这个样子。最近,阿里巴巴将赴美国上市,同样是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就是一个公众上市公司的典型。公司创始人马云只有8.9%的股权,副手只有3.6%的股权,其他26个高管和董事的股权均不超过1%。这28个人合在一起,成为实际的第一大股东,可以委派7名董事。而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软银,虽然拥有34.4%的股权,但只能委派1名董事,其中有一部分股权为优先股,一旦其股权减持到15%,就连派1名董事的资格都没有。
  
  世界著名的上市公司也是这样。比尔盖茨只控有微软15%股权,乔布斯只控有苹果8%股权,李彦宏只控有百度12%的股权,马化腾只控有腾讯13%的股权。可见,成熟股市上市公司的股权都是分散化的,不存在大股东的大小非集中减持的问题。
  
  反观中国创业板、中小板1000多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今年上市的48家上市公司,以及正在排队申请上市的600多家公司,股权结构中无一不存在“一股独大”问题,无一不是以上市作为圈钱和逐步变现的工具,无一是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公众上市公司。
  
  我不明白,证监会搞了1年半的新股发行改革,为什么唯独不去改革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什么要对利益集团一再让步、容忍两极分化的加剧?为什么仅指责市场拒绝新股不理性而不对症下药地消除市场的“扩容恐惧症”?
  
  因此,市场强烈要求证监会,对创业板、中小板的“一股独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结构改革,鼓励搞优先股。
  
  市场更迫切地希望,正在排队的600多家公司,向是国资改革概念股学习,必须先搞股权结构改革,哪一家公司先对超额股权转换成优先股,就优先审核,优先上市;改革一家,上市一家。
  
  这样,不仅新股上市的节奏会比较慢,而且市场对股权改革后的真正想搞好实业的新上市公司是欢迎的。尤其是,采取了这一措施后,定会有许多以尽早变现为目的的申报企业,会权衡得失,谨慎对待上市。至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公司会选择放弃上市,并为今后推行注册制创造条件。
  
  4.2000点附近的应对策略。
  
  2000点已近在咫尺,空头大有不打破2000点不罢休的架势。要破,就让它破吧,看管理层在5月21日亚信峰会前怎么维稳?怎么发新股?
  
  对投资者而言,对沪市连续7天500多亿地量,要多加留意。操作上,仍然要轻指数,重个股。
  
  绝大多数内生成长性个股,不确定性实在太多了,难以指望。唯可寄望有外生成长性的国资改革概念股。虽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它们也会遭受股指和股价的下跌,以及账面的损失,但是,这些个股有指望的,即可以等到停牌-改革-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搞混合所有制-基本面改变业绩大增-复牌-股价上涨。一旦在跌势中突然宣布停牌,想买都买不进,持有者就抱了一个金娃娃。持有这种股,比持一般股,比以往持有重组预期的ST股,不知要放心多少。
  
  在我看来,即便跌破2000点,下方的空间也有限。若有资金,就对准优选的国资改革标的股,拉开距离逐步往下买吧,无非是等1到几个月而已,到时,赢利则是大大滴!
  
  黑云压城城欲摧,风物长宜放眼量!李志林 东方财富网博客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8: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志林:市场期待怎样的利好拯救股市?
  本周,证监会一心一意地在忙申报企业的预批和过会企业的发行,而市场则在2000——2030点折返跑,2000点大关只差一点就告破。管理层确实也为维稳股市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殊不知,管理层的利好,往往“牛头对不上马嘴”,被市场视为为是利空。如,沪港通、再融资优先股等。
  
  那么,市场期待什么样的利好政策能拯救股市危机呢?
  
  1.宣布在2000点以下不发新股。
  
  国际成熟股市在经济金融危机、市道低迷,以及股市估值过低时,都停发新股。香港股市近期在2250点、仅比金融危机前高点打7.5折的位置,也叫停新股。
  
  唯独中国股市,在13年涨幅为负、连续六年熊冠全球、估值只有9倍市盈率、银行股全面破净、广大投资者亏损累累、市场存量资金只有6000亿的情况下,管理层非但不采取果断的救市措施,扭转供求严重失衡、股市危机重重的局面,反而在2000点岌岌可危之时,仍坚定不移地把新股扩容和再融资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股市里的人谁都知道,2000点发新股,无疑是对股市的杀戮行为。虽然只要降低发行价,就没有发不出去的股票,但必须看到,在资金紧缺的低迷市道,新股上市所增加的市值,是以二级市场老股股价的下跌和原市值损失作为代价的,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休戚相关。如今年1月48只新股上市,总共融资不到200亿,就把创业板、中小板老股的价值体系打得落花流水,还牺牲了股市1万多亿的市值,实在是一桩赔本的买卖。试想,如果不顾一切地发新股,虽然股指不会低到那里去,但大多数股票的股价可能已跌倒1800点、1500点甚至1000点的价位去了。
  
  因此,市场强烈希望管理层尽早宣布:将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2000点附近,甚至2200点以下,继续停止新股扩容,集中精力搞好老股的国资改革和资产重组,或许市场还有救。若一意孤行地发新股,到时指数大幅下挫了,新股发行还是不得不停下来,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2.纠正股指期货不合理的交易规则。
  
  记得2010年3月3日股指期货开设前,曾遭到市场的强烈反对,认为不适合当前的市场国情。
  
  证监会官员当时是这样说服市场的:为什么6124点会单边下跌到1664点,就是因为没有股指期货。如果开设了股指期货,就会烫平市场的波动幅度,今后中国股市就能健康平稳地发展了,就能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但实际上,自从股指期货开设后,四年来,股市就没有好好涨过,从3478点一路下跌到现在。这应该是对证监会当时承诺的绝妙讽刺!
  
  股指期货为什么始终是空单绝对性地压倒多单?为什么实力机构都热衷于做空?为什么它能指引股票现货市场一路下行?为什么每个月中旬的期指交割日股市都要闹“地震”?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规则不公平、不合理,即规定机构开多单最多1000手,而开空单可以无限量。这就等于暗示机构投资者:你们不用在股票二级市场积极做多,只需在股指期货中大量开空单、利用资金8倍的杠杆效应而获利。在此情况下,基金还会在股市中像以前那样积极作为吗?
  
  对此,证监会应当坚决纠正期指市场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制度,要么规定机构开多单或开空单都限1000手,要么规定机构开多单和开空单都无限制。甚至在2000点附近的位置,作出矫枉过正的临时性规定:机构开空单限1000手,而开空单则无限制。
  
  3.在新股发行时就实行优先股制度。
  
  中国股市之所以发展今日的危机重重,根子在股权结构和股权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即上市公司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股权分散,成为公众上市公司,而是“一股独大”,随后大小非没完没了地减持,大股东以低廉的成本高价抛售,不断地造富,却大肆掠夺了广大投资者的血汗,以致市场的资金被抽血到只剩6000亿,再也无力撑起20万亿流通市值的大盘。
  
  如果说原有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一股独大”,那是有着历史的原因,05年股改时已对投资者进行一定的补偿,才换取流通权。并且,当前进行的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国资国企改革,正在积极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使股权结构趋向合理化。如最近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股权结构中没有一家超过30%,第一大股东的股权还是以职工持股集中而成。
  
  现在市场最不满,最恐惧的是09年后上市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公司,仍然是“一股独大”,而非公众上市公司。并且不对投资者补偿,大小非就获得高价减持资格。
  
  成熟股市的新股上市,却不是这个样子。最近,阿里巴巴将赴美国上市,同样是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就是一个公众上市公司的典型。公司创始人马云只有8.9%的股权,副手只有3.6%的股权,其他26个高管和董事的股权均不超过1%。这28个人合在一起,成为实际的第一大股东,可以委派7名董事。而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软银,虽然拥有34.4%的股权,但只能委派1名董事,其中有一部分股权为优先股,一旦其股权减持到15%,就连派1名董事的资格都没有。
  
  世界著名的上市公司也是这样。比尔盖茨只控有微软15%股权,乔布斯只控有苹果8%股权,李彦宏只控有百度12%的股权,马化腾只控有腾讯13%的股权。可见,成熟股市上市公司的股权都是分散化的,不存在大股东的大小非集中减持的问题。
  
  反观中国创业板、中小板1000多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今年上市的48家上市公司,以及正在排队申请上市的600多家公司,股权结构中无一不存在“一股独大”问题,无一不是以上市作为圈钱和逐步变现的工具,无一是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公众上市公司。
  
  我不明白,证监会搞了1年半的新股发行改革,为什么唯独不去改革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什么要对利益集团一再让步、容忍两极分化的加剧?为什么仅指责市场拒绝新股不理性而不对症下药地消除市场的“扩容恐惧症”?
  
  因此,市场强烈要求证监会,对创业板、中小板的“一股独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结构改革,鼓励搞优先股。
  
  市场更迫切地希望,正在排队的600多家公司,向是国资改革概念股学习,必须先搞股权结构改革,哪一家公司先对超额股权转换成优先股,就优先审核,优先上市;改革一家,上市一家。
  
  这样,不仅新股上市的节奏会比较慢,而且市场对股权改革后的真正想搞好实业的新上市公司是欢迎的。尤其是,采取了这一措施后,定会有许多以尽早变现为目的的申报企业,会权衡得失,谨慎对待上市。至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公司会选择放弃上市,并为今后推行注册制创造条件。
  
  4.2000点附近的应对策略。
  
  2000点已近在咫尺,空头大有不打破2000点不罢休的架势。要破,就让它破吧,看管理层在5月21日亚信峰会前怎么维稳?怎么发新股?
  
  对投资者而言,对沪市连续7天500多亿地量,要多加留意。操作上,仍然要轻指数,重个股。
  
  绝大多数内生成长性个股,不确定性实在太多了,难以指望。唯可寄望有外生成长性的国资改革概念股。虽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它们也会遭受股指和股价的下跌,以及账面的损失,但是,这些个股有指望的,即可以等到停牌-改革-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搞混合所有制-基本面改变业绩大增-复牌-股价上涨。一旦在跌势中突然宣布停牌,想买都买不进,持有者就抱了一个金娃娃。持有这种股,比持一般股,比以往持有重组预期的ST股,不知要放心多少。
  
  在我看来,即便跌破2000点,下方的空间也有限。若有资金,就对准优选的国资改革标的股,拉开距离逐步往下买吧,无非是等1到几个月而已,到时,赢利则是大大滴!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一个月,老汉的班车就不开了,跌得这样,无语。再不出救市措施,高层会付出严重代价的,毕竟股民有几千万人,涉及几千个家庭,影响几亿人啊,再空喊“中国梦”也没有用的!!
上周只好调集点资金,连住房公积金也提出来,在2.73、2.68处补仓000036华联,尽管房地产不看好,也是硬着头皮上!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22: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512受到新“国九条”落地利好刺激,今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盘中在有色、煤炭等权重板块的带动下,沪指小幅回落后再度拉升,盘中大涨逾2%,而盘面上个股也呈现普涨态势,54只非ST股涨停。截至收盘,沪指报2052.87点,涨幅为2.07%,成交额880亿元,深证成指报7318.14点,涨幅为2.17%,成交额881亿元。
   000036华联、600811东方、600143金发也分别有1.5-3%的涨幅,欣慰。而抛早的601901方正已突破6元,郁闷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5-25 22: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志林:股民已伤痕累累 若再过度唱空于心何忍?
2000年12月底的指数就是2073点,如今仍在2000点左右。且不论期间股市大扩容造成的指数贬值因素,纯粹就指数相比,也是“13年半股市涨幅为负”。与金融危机前高点6124点相比,跌掉了67%,并连续7年熊冠全球。
  这种情况竟然是发生在13年中GDP从8.9万亿——超过60万亿、货币发行量从13.24万亿——118万亿的中国,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政府,都应该是羞愧难当、于心不忍的,亿万投资者更是蒙受了巨大灾难。
  所以,管理层坚守2000点“政策底”,是没有退路之举,“新国九条”正是以拨乱反正目的而推出的,其首要任务就是捍卫2000点“政策底”。
什么利好也救不了中国股市吗?

  许多人绝望地认为,中国股市已经不可救药了,也没有什么利好可以推出了。我认为,不能低估国务院推出“新国九条”所显示的救市决心和能量。

  人们不妨用反证法进行思考:如果6月份要顺利启动新股发行,那么,管理层容忍2000点“政策底”被打破吗?因为以往几次是在2800多点、2500多点、2200多点位置上停发新股的。如果股指有效跌破2000点,新国九条和证监会新政岂不付诸东流?若硬行在2000点以下重启新股,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结论是:管理层有能力在守住2000点政策底基础上,6月10日左右重启新股。

  4、判断底部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关于2000点是底部,我是凭借四个指标。

  一是估值。目前沪市平均市盈率9.6倍,沪深300平均市盈率8倍。这是比2008年1664点、2005年998点、1996年512点、1994年325点都更低的估值。

  二是管理层政策取向明确。每次跌破2000点,当晚都有利好政策紧急出台,如“新国九条”、新股数量缩减的安民告示。在中国股市,从来是政策决定股市走向。

  三是地量。从3月29日起,沪市已连续15个交易日成交量在500多亿,有两个交易日在400多亿,明显属于地量。在23年股市历史上,地量从来就是底部,无一例外。

  四是市场上看空思维力高度一致,近期空方接连用下跌,将国务院和证监会的两大利好瓦解,成为“利空”,众多的市场人士主张在“政策底”之外还要寻找“市场底”,看跌1800点,甚至1500点,吓得多头悲观绝望,割肉缴械。其实,在股市历史上,“政策底”和“市场底”基本上是重合的,唯有老国九条推出后,因股权分置,市场底还低了一截。

  市场多数人并不认同见底,理由是2000点一线没量、没人气、没信心。其实,凡底部从来就是抛无可抛、连续地量的,有量就不叫底部;底部也不需要人气,反而更多是割肉后的绝望;底部更不可能有信心,信心只属于极少数独立思考、逆向思维的人,而多数人的信心则是在盲从、高位追涨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9: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冠A新一轮重组谜底月中揭晓

www.eastmoney.com2014年07月04日 04:03




  主营“空心化”7年仅剩31名员工留守

  中冠A新一轮重组谜底月中揭晓



  目前,公司主要靠出租厂房维持生计

  一直停工的中冠A目前已无主营业务,靠出租房屋过活,但依然难逃亏损的命运。由于公司主营业务的“空心化”,不得不靠卖房产来保壳。同时,公司的员工人数也从2003年的418人缩减至2013年的31人。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公司的员工大幅度缩减,主要由于公司于2007年曾因工厂停工而一朝遣散了近九成的员工所致。

  对此,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可以看出,中冠A目前已经沦为一家空壳公司。这种公司最常见的出路是售卖‘壳’资源,让其它企业‘借壳上市’”。

  目前,中冠A正在筹划重组事项,但由于该事项仍待定,因此公司尚未公布具体重组内容。

  近九成员工遭一朝遣散

  据2013年年报显示,中冠A的员工合计31人,其中,财务人员5人,行政人员4人,后勤人员22人。在31位员工中,仅有1位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则各有3人,剩余24人的教育程度皆为中专技校及以下。

  与10年前公司418名员工的数量相比,中冠A2013年的员工数仅占其7.42%。

  据中冠A2003年年报显示,公司员工合计418人,其中,管理人员为93人,生产人员为298人,销售人员(含港司)为20人、财务人员为7人;员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191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人员35人。

  据公告发现,公司2007年工厂停工遣散了大批员工。据2007年年报显示,公司员工合计36人。可在2007年停工前一年,也就是2006年,公司还有员工309人。此后,中冠A陆续有管理人员辞职,直至2013年,公司的员工仅余31人。

  主营业务“空心化”

  事实上,以纺织为主业的中冠A主营业务早已“空心化”,公司主要靠出租厂房维持生计。2013年,公司在深圳的印染厂继续停产,母公司及五家子公司因印染厂停产而继续停止印染业务的经营。母公司、南华公司和香港公司依靠物业出租维持日常运作,其余3家子公司已经停业。

  对此,中冠A表示,公司原拟用部分机器设备投资南京东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合资项目,因为合资基础和行业前景已发生变化,所以增资工作不能完成,并进行了相关诉讼。

  中冠A的停产始于2007年,公司以“近年来,深圳地区印染行业成本持续高企,2005年、2006年,公司印染业务已连续两年出现较大的亏损,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难以继续正常运作”,和“为积极推进有计划分步骤的实现印染产业向内地迁移的工作”为由,将公司控股子公司南华印染以及公司在深圳的印染工厂先后停产整顿。而这次停产整顿一直持续至今。

  据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控制的六家子公司除深圳市东亚中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还在正常经营外,其余五家子公司已停止经营。直到2009年,公司在深圳的印染厂已经停产,公司控制的五家子公司除深圳市东亚中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还在正常经营外,其余四家子公司已停止经营或者依靠房产出租维持日常运作。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曾对公司2008年财务报表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强调事项基本情况为:“2007年3月份起深中冠公司停产并遣散大部分员工,公司的大部分子公司也已经停止经营或仅依靠房产出租维持日常运作”。其表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待重组脱困

  也许考虑到中冠A目前主营业务面临的窘境,公司在2014年6月份公布了“重大重组事项”。

  6月16日,中冠A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称,公司因筹划重大事项 ,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于2014年6月9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据报道,中冠A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人士表示,现在公司进行的重组是由董事长胡永峰发起的,胡永峰同时是华联控股的副董事长。“董事长就是受大股东委托派驻到上市公司的,所以他本身就代表了大股东的意向。”该人士称。

  由于中冠A至今未透露重组事项,投资者担忧重组是否在“忽悠人”。对此,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认为,这次资产重组忽悠的可能性较小,只有进行资产重组,公司才能顺利退出,或是实现“重生”。

  有市场人士猜测,公司此次重组有可能是增发收购杭州锦江集团下属资产。但投资者更希望公司的此次重组是其它公司借壳上市。

  虽然中冠A的重组事项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公司承诺“最晚将在2014年7月16日前按照相关的要求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后复牌”。

  虽然市场对于中冠A的本次重组有着不同的猜测,不过,崔瑜提醒投资者道:“投资者可以关注中冠A的后续动态,若有优质资产注入,可以考虑加仓,但是注入的资产发展前景不大,则不能盲目跟风,投资与否的关键在于注入资产的优劣。”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9: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风大网佬 于 2014-7-6 19:28 编辑

6月23日,瓦第四次做为小股东参加000036华联控股的股东大会,也代表11万小股东发言,希望管理层更加负起责任,做好00018中冠的重组工作,并有机会利用前海开发,把南山及宝安的地产加快,或者联系有实力的机构合作建房等方式,把股价搞上去。造福11万个家庭! 20140623华联股东会.jpg 20140623华联股东会董董事长发言.jpg 20140623华联股东会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22: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修订并购重组管理办法 A股或现并购浪潮

2014年07月11日 16:30  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1日表示,为了健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制度,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邓舸表示,并购重组办法的修订,立足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功能,推动并购重组的市场化要求,在广泛听取市场意见的基础上,“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监管理念,减少并简化行政许可,主要有七方面修改:第一,大幅取消对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审批。此外,取消要约收购事前审批,和两项要约收购豁免情形的审批。第二,完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市场化机制,解决了发行股份定价过于刚性的问题,本次修订增加了同行业市盈率等定价参考要求。第三,完善借壳上市的界定,明确了借壳上市与IPO的审核要求,净化资本市场环境,明确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允许借壳上市。第四,进一步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为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可转债、定向权证作为并购重组支付预留制度空间。第五,取消向非关联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门槛要求和相应盈利预测的强制性规定。第六,丰富要约收购的保证形式,主要有银行出具保函和财务顾问出具担保两种形式,收购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确定保证形式。第七,明确分道制审核标准,防止出现监管真空,明确分类审核,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信披,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要求。

  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财苑)表示,此举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的可操作性。有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盘活存量主要工具,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方应重视并购重组,为企业创造更好条件。而此次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管理办法有助于进一步消除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障碍,起着净化市场环境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20: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726两周没有点评股市了,本周五上证指数收2126点,终于站了半年线之上,周五600143金发科技在批准三家民营银行后有所表现,涨2%,收4.64元,与5元的成本价还有10%距离,000036华联控股收2.93元,上月25日参加其股东会的2.75元,还是有7%涨幅,比较满意,继续持有,继续当小股东,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2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沪指剑指2200点

ww.eastmoney.com2014年07月26日 02:28罗佛传

  本周市场分化明显,低估值的地产、券商等蓝筹板块发力上攻,沪综指一举突破年线压制站上2100点整数关口。而随着资金分流,创业板市场则连续收出大阴线,指数年内第二次跌破年线1300点支撑,传媒、网游等去年的大牛股处在跌幅前列,市场风格转换明显。随着主板市场的赚钱效应不断显现,资金可能会继续迁移,大盘有望继续震荡上行。

  宏观经济形势趋于明朗是推动市场向上突破的主要动力。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显示出国内经济有初步企稳的迹象,国外投行近期也纷纷调高了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其次,沪港通临近推动主板市场估值修复,自4月10日公布沪港通计划以来,沪港两地股市的沪港通概念股表现活跃,目前两地交易所相关交易制度安排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市场普遍预计沪港通将在10月正式启动,一方面沪港通将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两地交易所打通后A股市场估值体系将会与港股市场靠拢,之前存在估值折价的板块受到了资金的热捧。



  总的看,市场在低迷近半年之后,近期蓝筹股开路,题材股捧场,各路资金逐步形成合力助推股指做出方向选择的大盘有望继续震荡上攻,剑指2200点。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继续顺势而为,耐心持有上升品种或积极介入具备补涨潜力的蓝筹股。

  下周趋势看多

  中线趋势看多

  下周区间 2100-2200点
发表于 2014-7-26 2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股领涨的四点理由
资深财经人士 贺宛男

  大盘股,涨声响起来啦。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3.28%,深成指涨4.39%,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94%和-1.54%,而代表大盘股的上证50指数(1557.015, 15.12, 0.98%)和沪深300(2260.454, 23.44, 1.05%)指数涨幅达5.29%和4.45%。

  大盘股为什么涨?笔者以为,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基本面。周四汇丰发布的7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2.0,创18个月新高;而6月该指数为50.7,从50.7一下跳到52,幅度不小,这既好于市场预期,也使大家对高层的微刺激政策有了足够的信心。

  二是资金面。本周正值新股密集发行,周三5新股冻结资金达4155亿,加上周四发行的4只新股,估计在7000-8000亿,但与此前新股发行总是引发短期资金利率高企不同的是,不管是拆借利率还是回购利率,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另一方面,理财产品收益率呈下降态势,据统计,一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实际收益率4.84%,二季度下滑至4.58%。“宝宝”们更是滑落至4.1%上下,这从另一面反衬资金颇为宽松。

  每当基本面向下,资金又较为紧缺之时,股市往往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炒小盘股,编故事,炒题材;而当基本面向好,资金又较为宽松之时,市场则转而关心起估值偏低、流动性又较好的大盘股和蓝筹股,这些年来几乎已经成为一个规律。

  但光有基本面和资金面这两条还不够。还有更重要的第三点,即本周楼市开始松绑,据报道,46个限购城市已有27个宣布取消限购,较早取消限购的济南市,仅7月1日到20日,成交量环比就暴增188%。自从新任住建部长喊话“千方百计解决库存”以来,人们就预期“三限”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限价不用说

  有知情者透露,“近期,上海高端盘限价已经解禁了,多个高端豪宅项目接连获批入市。” 限购令推出三年多来屡屡受到诟病,年年都有城市或明或暗地打擦边球,而今终于得到默许乃至鼓励。至于限贷,农行已率先推出95折房贷,相信其他银行也将跟进。谁都知道,中国房贷首付成数高,又没有转按揭,更没有美国次贷债一类衍生品,本来就是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只是被行政调控给限制死了。以“三限”为主要内容的行政调控退出房地产市场,这可是一件大事,表明管理层已经从限制房地产转变为松绑房地产。本周大盘股上涨,地产股当居头功,看看万保招金等地产龙头涨幅都在15%上下,央企的中房地产(8.31, -0.49, -5.57%)和中粮地产(5.07, 0.10, 2.01%)涨得更多。与此同时,房贷打折的农行也是大行中股价涨得最好的!房地产一动,与房地产有关的建材、有色、钢铁板块等自然也要跟着动,大盘股不涨也难。

  还有第四点,汽笛已经响起即将启航的沪港通。看一看港股市场,恒生指数已创出三年新高,而AH溢价指数还在90点上下,即A股股价相比H股股价总体上还打着9折呢。水往低处流,离沪港通开通的时间越近,流向低价沪股的水将更多,待到正式开通基本成一水平面。

  就这样,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等多重因素交集,成就了本周的大盘股行情。那么,大盘股还会不会再涨呢?笔者的看法是,还会!因为上述四个方面不是短期起作用的,不是编故事编出来的。但正如房价不可能大跌,股价也不可能大涨。中国经济走出荣枯线,是靠微刺激刺激出来的(实际上,如1万亿流向国开行,已经不是微刺激,至少是中等程度的刺激了),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还处在艰难的转型途中,谈大牛市还为时过早。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21: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28日)就是周一,大盘又要开始,今晚再做做功课,毕竟今年来的市值还跌了11%啊。下面文章转来给大家参考一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股发出中级行情启动信号
中级行情宣告启动 夯实2121点后全力做多

  如果说本周前几个交易日的反弹让很多投资者还有点迷茫的话,那么周五的全力上攻就彻底宣告此番上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反弹,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反转或者说一个阶段性行情的开始。特别是上证指数站上2121点之后,技术上A股发出了中级行情启动的信号。只要短期内上证指数不回到上轨里面,那么两市将继续保持震荡向上的强势格局。具体来说,有四大看点。

  看点一:周末反攻如期开始。熬过了周三周四打新抽血之后,周五整个市场完全没有了资金出逃压力。场内全力做多的信心高涨,特别是周三周四在资金抽逃的情况下,主力全力做多权重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鼓励。周五的全面上攻应该是前几日反弹的延续。

  看点二:中级行情开启。从技术上分析,上证指数站上2121点之后即宣告一轮中级行情的开始。2121点是上证指数周线系统的上轨,指数能突破这一线说明周线系统将开始全面好转。如果不出意外,上证指数应该会向月系统上轨冲击,即2350点一线。

  看点三:反弹道路将曲折。虽然反弹已经开始,而且力度还不小,但由于整个市场很长时间处于弱势,同时新股发行节奏还是比较大的。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多空双方会有较大分歧,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技术点位或者遇到突发性不利事件后时。因此,市场上行还需要大量资金和信心的推动,资金目前看来并不是很充沛,信心也需要时间来增加。因此反弹过程预计会一波三折,再度出现连续上攻的概率不会很大。

  看点四:夯实之后全力做多。上证指数在突破2121点之后,肯定会有一个夯实的过程,但只要上证指数能够夯实2121点,那么之后投资者就可以全力做多。当然做多的对象一定是近期强势板块中的个股。只有紧跟市场主线,下半年才能有不错的收益。(上海证券报)

  蓝筹股结出盛夏的果实 叩开牛市大门?

  本周,蓝筹股突然崛起,结出了盛夏的果实——自7月22日起,蓝筹板块引领市场上行,上证指数走出了逾70个点的反弹,并一举突破了年线和2100点整数关的压制;深市方面,深成指五连阳,创出10个月来最大周涨幅;个股方面,市场开始风格转换,权重股大面积走强,超过60只个股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蓝筹行情的启动,让投资者看到了行情启动的希望。那么,蓝筹股能否叩开牛市大门,投资者又应该如何把握机会呢?

  蓝筹见底

  牛市行情来了?

  在优先股、沪港通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蓝筹板块本周终于全面崛起。蓝筹股的启动,带动了大盘的复苏,不少看多者认为短线市场最少有“数百点空间”;而一些较为乐观的机构甚至喊出“牛市启动”的口号。

  蓝筹领涨将破年线魔咒

  自国资委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以及沪港通的渐行渐近,二级市场上蓝筹股逐渐启动。本周,蓝筹股更是全面爆发,自7月22日起,金融、地产、有色等蓝筹板块全面崛起,带动市场一举突破了年线的压制。

  巨丰投顾对此分析认为,蓝筹的崛起,最少意味着中级行情或已开启。在不知不觉中,沪指近期累计涨幅也已超3%。历史走势看,一波行情的启动,尤其是底部行情的开启,权重股拉抬指数是第一步。近期来看,权重股显然启动,指数已经连续走高,这就有上行的基础;而接下来,指数行情后,题材股将轮番表现,个股真正的机会或将显现;此后,板块和个股将产生分化,强者恒强将在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目前处于指数拉升阶段,蓝筹股是主力,应积极响应,建议紧跟市场步伐,明确操作思路,以不变应万变。

  吹响反攻号角 牛市或已起步

  近年来,蓝筹股曾经多次启动,而每当此时,市场就会传出“蓝筹将开启牛市大门”的言论。那么,本次蓝筹股的崛起,是往日重演还是真正将叩开牛市大门呢?

  2014年已步入下半场,券商也纷纷推出了对下半年的观点。整体而言,各大机构对于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A股还是充满信心。总体来说,对于下半年市场,“看多”是券商们提出的主旋律。中金公司 、安信证券、国泰君安是其中的代表。中金公司认为,截至目前,市场进展未大幅偏离其在2014年年度展望中列举的看多逻辑。展望下半年,政策进一步放松将助力流动性的改善以及增长预期的稳定;而持续的改革将提高效率并改善中国中长期的增长可持续性;大盘蓝筹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综合这些因素,尽管短期区间震荡的走势可能仍将继续,但对下半年市场走势乐观,并维持2014年全年策略展望中给出的年内市场将实现15%-20%收益的目标。

  事实上,不仅内资机构看多A股。近期外资也开始加速抄底A股。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内地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大,将有更多资金进入股市。而海外投资者在当前低估值时布局A股,说明他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总体来看,未来中国股市走牛可期。

  蓝筹股引领翻身行情

  积极布局两类股

  随着蓝筹股行情的启动,市场方向也随之转换。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经历了长期以题材股为主导的行情后,如何把握蓝筹股行情将是关键。分析人士指出,蓝筹股行情将以大蓝筹股的估值修复以及改革红利释放两大关键词为主线。

  机构资金瞄准大蓝筹

  “蓝筹股行情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估值修复。”德邦证券分析师指出,近期宏观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最新的PMI数据显示经济阶段性企稳进一步巩固确认。经济数据持续回稳与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有效刺激了大盘蓝筹股的集体大幅反弹行情,也有序接替了此前由国企改革、沪港通等制度红利激发的金融地产、煤炭有色蓝筹股估值修复动力。

  对于蓝筹股的估值修复,机构也看在言论。公开数据显示,随着RQFII试点扩大,曾一度撤退的海外资金开始重新借道QFII和RQFII登陆A股。据报道,外资近日频现A股大宗交易平台的买入方席位上,它们目前瞄准的对象主要是农业银行、中国铁建、中国太保、中海油服以及贵州茅台等数十只A股大蓝筹。相关数据显示,海外机构自5月底开始对A股ETF的投资需求猛增,南方A50ETF 5月新获批的30亿元额度,在6月上旬就被抢购一空。近来涌入香港市场的大规模资金投资方向也渐渐明朗,多只A股ETF出现大额申购。

  “外资瞄准大蓝筹,主要因为大蓝筹业绩还不错。”分析人士对此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使海外资金认为当前是布局A股的良机。“A股现在具备了非常好的一个投资条件,其市盈率在历史低位,且中国内地正在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这都意味着A股正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荷宝投资中国区首席代表陆敏认为。

  改革红利释放引爆蓝筹机会

  蓝筹股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改革利好政策的推动。今年以来,优先股、沪港通、兼并重组政策优化、定向降准以及国企改革一系列举措都将对蓝筹带来实质性和情绪上的利好。国泰君安证券指出,改革红利释放是股市制度红利的起点和基石,也符合我们之前对政策优化的预期。从整个投资阶段来看,依然保持推荐稳增长、丝绸之路、国企改革、优先股等四个主题。从行业配制来看,金融、水泥、铁路设备、房地产、化工这五朵金花是作为贯穿整个大反弹投资阶段的一条主线,同时还应把握在系列微刺激政策和商业模式重构下产生的子行业的结构性机会,积极参与配制。

  行业选择,中金公司认为继续坚持“周期反转与成长分化”的思路。结合目前市场环境,应上调券商到超配,下调建材(水泥)到标配。总体看好地产、券商、保险等低估值周期与大消费板块(医药及食品饮料、汽车、家电)。安信证券也认为,防御策略主导当前配置方向。经济周期性下行阶段,股市面临着业绩和估值的双重压力。这一阶段股票类资产配置以低估值的被动防御为主,主要是以沪深300为代表的低估值、大市值蓝筹。这是其2月底以来一贯的策略观点,到目前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23: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周(7月28-8月1日操作计划):严重关注600811东方集团,前周在5.6把东方集团出了换2.78元的000036华联,现在准备把华联在3元出了,5.6换回600811东方集团。另外,600143金发科技也有到4.8也出点,换600811.理由是——新一轮振兴东北经济政策有望近期出台 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发改委密集调研,正酝酿支持东北经济重新焕发活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由发改委东北司起草的《关于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举措》已上报国务院。同时制定的《近期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的十个方面政策举措(草案)》征求意见已经完毕,有望近期出台。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09: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利好助沪指登年内高峰 多方喊出2400点目标位
沪指自7月22日再度走出4月10日与6月16日的高点连线形成的下行通道后,呈现出加速上涨态势。在6月30日成交额突破800亿元后,近21个交易日,有19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800亿元,近3个交易日更是连续维持在1000亿元上方,量价特征表明,一轮牛市行情,至少是小牛行情已经来临。而牛市行情来临的逻辑,主要有以下五种:

  首先,海外资金再次进入A股。近期,无论是港元汇率的异动,还是RQFII-ETF基金出现大规模净申购 ,都表明海外资金有望再次流入A股。

  其次,沪港通即将开闸或引入3000亿元活水。日前,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沪港通配套政策文件和业务规则已基本制定完成,将于近期陆续发布实施。监管部门计划分别于8月底、9月中旬进行两次全网测试。据悉,试点初期,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人民币。

  再次,国资改革提速。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四项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首批试点央企名单,国资改革试点方案终于揭晓。

  第四,国开行棚改获万亿元再贷款。据悉,国务院今年二季度已经批复央行 1万亿元再贷款,用来支持国开行的住宅金融事业部。

  第五,有色金属板块渐显牛市。我国以及美欧等国家的经济复苏,有助于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直接推动了有色等资源股的上涨。与此同时,A股市场中有色金属板块近3个月以来也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的牛市行情逐渐显现。

本轮行情启动和海外资金布局有关。同时,对沪港通关注度的提升也是蓝筹估值修复进程的重要信号。总之,流动性红利将会为下半年A股市场整体反弹提供充分的支持和空间。重申对于全年A股反弹20%即400点的判断,上证综指目标位在2400点。
发表于 2014-7-29 14: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