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羡慕20世纪八十年代的潮汕地区企业界,热心捐资助学,侨胞学校在潮汕大地上遍地开花,最感动人心的是华人首富、来自潮州的李嘉诚先生在1985年就独自创办汕头大学,最近又和以色列在汕头创办以色列理工学院。
汕尾获得私人捐资助学的,是田家炳先生创办汕尾田家炳中学,接着是曾炯坚先生在新城中学捐资兴建曾炯坚教学楼,林伟华先生创办林伟华中学等。 但和周边私人投资于教育相比,汕尾的私人投资于教育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现在情况发生突变,投资于教育的私人投资一下子出现井喷行动:龚俊龙先生在甲子,捐资3.6亿!吴远溪、吴远港捐给大安中学2个亿,捐给龙山中学一个亿,吴远港、黄文仔、龚俊龙三位企业家慷慨解囊,投资3亿多元帮助彭湃中学“提质升级工程”……
一个个令人尊敬的企业家名字,犹如天上的星星,闪烁在海陆丰大地上,他们助力推动汕尾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他们捐资汕尾教育的壮举,有力地补齐汕尾教育短板、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对汕尾市进一步加快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进程,推动教育事业振兴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敢担当的企业家,就要跟共产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做大做强了,就要饮水思源。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为民营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创业环境。说到底,企业是属于社会的,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回报于社会。而现代企业家,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希望汕尾籍的企业家要把“促进就业,心系民生”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汕尾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些汕尾籍的企业家,用实际行动诠释有责任的民营企业家的博大情怀,感召着更多的非公经济人士,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们加盟发展汕尾教育,预示着汕尾教育发展的春天到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