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8814|回复: 0

艾滋病疫苗,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5 09: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些事情天生就自带吸引人眼球的属性,例如艾滋病。近年来,几乎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则相关消息爆出,比如“XX大学研究新药,有望治愈艾滋病”、“XX公司研制出新的艾滋病疫苗”等等,一段时间后又归于沉寂。
微信图片_20190115085939.jpg

最近的一则新闻是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猴子实验中显示有效,将开展人类临床试验。相关文章介绍这种新型疫苗与此前一些艾滋病疫苗的作用机理不同,是针对艾滋病病毒蛋白质外壳上的弱点开发的,会引起免疫系统产生能够攻击病毒相关弱点的抗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小伙伴们知道,大多数疫苗都是通过在血液里面产生抗体蛋白质而起作用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对艾滋病毒来说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就是病毒存在巨大的变异性,它有很多不同的毒株,所以艾滋病疫苗需要做到可以使免疫系统产生能够对抗所有可能产生毒株的抗体,这点还是很难的。从能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可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离大获成功还有段路要走。
以往艾滋病疫苗为何都失败了?
首先,为什么人类不能像战胜其他传染病那样战胜艾滋病?原因是人体还没有进化出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力,而艾滋病病毒的“杀手锏”正是感染免疫细胞而导致其“自杀”。
从应用角度来看,艾滋病疫苗可以简单地被分为预防性疫苗与治疗性疫苗,前者是一类携带病毒抗原的蛋白质疫苗,适用于正常人接种以预防感染;后者是一类能表达病毒抗原的DNA疫苗或称核酸疫苗,适用于感染者接种以清除感染。
艾滋病疫苗研制的最大困难是艾滋病病毒表面抗原变异性太强。形象地说,艾滋病病毒与其说是一条“变色龙”,不如说是一条“变形虫”。当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出入侵病毒并产生中和抗体后,病毒却已经不是“原来”的病毒了。这是因为病毒复制系统极易出错,合成的外壳蛋白中氨基酸组成各异,导致每个病毒颗粒的“外部轮廓”不完全相同,结果身体产生的“旧”抗体也就无法中和“新”病毒了。
微信图片_20190115085943.png
帮助理解,我们并不是真的艾滋病病毒~
其次,艾滋病病毒不仅能很快“躲进”细胞内部,而且它的基因组还会插入染色体基因组中,像一条“装死”的虫子那样一动不动,称为“潜伏”或“休眠”,让血液循环中的抗体无计可施。更糟糕的是,一旦病毒出来“吵闹”(病毒复制),细胞就会被“惊醒”(免疫激活),结果迅速启动“自毁”机关,让细胞与病毒同归于尽。如果病毒大量感染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免疫杀伤的结果必然造成免疫缺陷,所以艾滋病实际上是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
不过,虽然决定艾滋病毒外部轮廓的蛋白结构易变,但组成内部骨架的蛋白结构变化不大。因此,很多候选艾滋病疫苗都是基于这些结构稳定的内部蛋白抗原而设计的,但问题是这些抗原在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时,都被包装得严严实实,根本就没有接触抗体的机会,因此也就谈不上被抗体结合并清除了。
换句话说,即使一个艾滋病疫苗能成功诱导出中和抗体,但它们既无法结合外部抗原(已变异),又不能接触内部抗原(被包装),这就是艾滋病疫苗研制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最后安安想说,“绝症”、“社会歧视”等标签不仅是加在艾滋病患者身上的沉重锁链,又何尝不是恐艾人群鼻梁上那副重重的有色眼镜呢~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任重而道远,很多科研人员也都在为此付出心血。各位小伙伴还是拭目以待吧!
来源:安安网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倒春寒”时节,这3类病需谨防!
[汕尾资讯] 老人和小孩可以喝发酵果汁吗?
[汕尾资讯] 复方甘草片不宜与这些药物服用,吃错后果很严
[汕尾资讯] 十胃九病,可能与它有关,这样做可及早发现
[汕尾资讯] 金银花保健功能佳,但食用需注意这些
[汕尾资讯] 含植物成分的染发剂比含化学成分的更安全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