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046|回复: 0

[汕尾] 四百年剧种重焕异彩 —— 西秦戏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2 0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揭晓,由汕尾市委宣传部推荐的西秦戏《马援伏波》获奖。
这是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获得的又一殊荣。
据吕匹先生考证,西秦戏系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至今已有约四百年历史。
近日,记者采访了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吕维平,聊起西秦戏的前世今生。
历尽坎坷几度辉煌
作为我市三大稀有剧种之一的西秦戏,在解放前曾几度辉煌又历尽坎坷。俟至1949年,仅剩一个庆寿年班子苟延残喘,迈着蹒跚步履,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时候,在世的老艺人、名演员张汉标、罗宗满等都汇集到这个唯一的庆寿年班子。他们抱着对党对政府的无比信赖,自觉组织学习,提高觉悟,把班主制戏班改造成为共和班式的集体制剧团,并开始招收了刘宝凤、罗淑娇等女演员。这时候又冲出海陆丰,到广州、香港演出。1952年土改,剧团(含正字戏、白字戏)解散。1953年土改复查结束,团长周汉孙等请求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支持。省派员前来协助恢复剧团(含正字戏剧团和白字戏剧团),且由海丰县工会管理转归县文教科领导。1956年,县文教科正式分家,文化科成立,把剧团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同年4月,海丰县文化科根据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工作会议精神,首先对海陆丰唯一的庆寿年西秦戏剧团进行了登记,之后易名“海丰县西秦戏剧团”。不久,收归国营。同年9月,文化科为三个剧种大规模招生,从200多名报考的男女知识青年中,经过测试,录取20多名,分别充实到属下3个剧种剧团。从此,西秦戏注入了新生血液,增强了力量。
上世纪50年代初,戏曲事业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蒸蒸日上,处于黄金时代。西秦戏老艺人积极抢救艺术遗产,记录了大量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计整理演出的就有《斩郑恩》《薛仁贵回窑》《重台别》《刘锡训子》《宋江杀惜》《棋盘会》《桂枝写状》《秦香莲》《徐棠打李凤》《胡惠乾打擂》《崔子弑齐君》《救宋王》《游园耍抢》《审冯旭》《辕门罪子》等70多出戏。海丰县委多次发出“保护剧种剧团”和“保障艺人合法权益”的指示,演员受到全社会的尊崇,荣获“艺人”、“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称号;西秦戏老艺人张汉标、罗宗满、罗振标等先后当选为海丰县人大代表;县政府年度经费预算中,设有“扶助剧团”、“补助艺人”等专项;西秦戏继解放之初赴广州、香港营业演出之后,又到潮汕、兴梅等地巡回演出达一年之久,扩大了与粤剧、潮剧、汉剧和秦腔、黄梅戏等兄弟剧种的交流;先后派出罗振标(著名武生)、罗淑娇(青年演员)参加文化部第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和派出刘宝凤、蔡廉、严木田、陈金桃、黎友前等远赴陕西秦腔剧院进修,移植了九个长短剧回来,大大丰富了舞台演出,其中长剧《游西湖》《赵氏孤儿》和短剧《双下山》等遂成为本剧种的保留剧目。在对外交流演出中,受到全国各地众多名流、专家,如北京的田汉、张庚,江西的流沙,湖北的陈伯华,陕西的田益荣、黄笙闻、朿文寿,本省的李门、黄宁婴、马师曾、红线女、罗品超、董每戡、谢吟、黄雨青、黄桂珠、黄粦传等的赞誉和青睐;在省、地(市)级各种会演中,剧团、剧目、演员屡获佳奖。
沉寂之后再攀高峰
1978年,在省文化局的扶掖下,重建了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各级党政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扶持,如海丰县委、县政府给予编制,招收了吕维平、陈少文、陈小玲、许子家、敖永彬等20名学员送往惠阳地区艺术培训团培训,注入了新生血液,使剧团迅速改变面貌,在惠阳地区戏曲汇演中一举夺冠。继之,中央拨款主持编纂《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含西秦戏志和西秦戏曲分卷),派录像队前来录制优秀传统剧目。此外,省、市、县多次举行各种学术研讨会和汇演;新闻媒体和社会有识之士也配合为海陆丰三个稀有剧种鼓与呼。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可供人们选择的艺术样式层出不穷,多元文化兴起,古老的剧种剧团受到冲击,西秦戏再度陷入谷底。
2003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于是,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给剧团提供了广阔的演出空间,素与地方民情风俗相结合而生存的西秦戏,在狭谷中乘风起舞,他们发扬历代艺人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精神,艰苦奋斗,终于峰回路转,每年连续演出达200台戏(折合600多场)以上,创出了历史新高,为古老剧种、为海陆丰人民争了一口气。
目前,海丰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共有50个编制,这50人,大多是年轻人,一改过去西秦戏高龄老艺人众多的旧貌。尤其是领军人物吕维平,曾在惠阳地区艺术培训团接受专业训练,被著名武生罗振标收为“关门弟子”,又是著名老生唐托的门生。他既是台柱,又是团长,不骄不躁、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埋头苦干,把剧团带到了一个新的天地。
迎来盛世发展机遇
进入新时期,西秦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西秦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剧种、剧团和艺人得到保护和重视。2010年,西秦戏国家级传承人吕维平主演《刘锡训子》传统绝技“耍交椅花”参加上海世博会艺术展演。2011年,创作排练新编历史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参加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取得成功,荣获七项大奖,2012年3月2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CCTV11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首播,引起了国家文化部有关领导的关注,收获了足够的荣誉。该剧入选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荣获广东省精神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艺术奖、优秀剧目奖等奖项。2012年,剧团实行体制改革,划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立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在剧种传承保护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年1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授予广东省基层宣传文艺工作“先进单位”。11月,西秦戏《凤鸣岐山》参演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受到领导、专家、乡亲和观众们的高度关注,倍受好评。
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城区召开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汕尾资讯] 万象“耕”新不负春 田间地头绘“丰”景——
[汕尾资讯] 乡贤充“植”110万元 捷胜镇筹备成立“善绿美
[汕尾资讯] 城区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拆除工作
[汕尾资讯] 林永长督导检查侨区敬老院安全管理和康养服务
[汕尾资讯] 华侨管理区将“美丽”送到家 共创美丽庭院 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