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尾文明路与三马路交叉路段,一场“折腾”的道路建设闹剧持续上演,令人叹息。原本坚实的水泥路被换成柏油路面,有人认为作为旅游城市,“步行街”路口地段需铺设瓷砖,刚完工的柏油路便遭铲除。然而,在车辆频繁通行下,瓷砖路面迅速破损,此后更是陷入隔几个月就需维修的恶性循环,不仅劳民伤财,更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与城市旅游形象 。 这种“拍脑袋”决策暴露出部分同志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规划意识的问题。城市道路的铺设材料选择,本应基于交通流量、车辆类型、承载能力等多方面专业考量。三马路交叉路段车流量大,柏油路面本是适应车辆通行的合理选择,而瓷砖路面显然难以承受车辆碾压,这是基本的工程常识。但某些人仅凭个人想象,无视客观实际与专业意见,将城市建设当作随意摆弄的“玩具”,把纳税人的钱视为可以肆意挥霍的资源。 频繁的道路维修对居民和城市发展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对居民而言,道路反复施工带来的噪音、尘土,以及交通拥堵,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节奏;对城市旅游业来说,坑洼不平的路面、不断施工的场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体验感大打折扣,损害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口碑,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一次次的维修,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资金本可用于更急需的民生项目和城市建设中,却因不合理决策被白白浪费。 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容不得半点草率。避免此类闹剧重演,关键在于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一方面,一些同志要摒弃“一言堂”作风,决策前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市民的意见,用专业知识和群众智慧为决策把关;另一方面,需强化监督问责,对因不合理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倒逼决策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