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区以创新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通过接地气的理论宣讲、见实效的移风易俗、暖人心的文化惠民等系列举措,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角落,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精神动力,一幅文明和谐、生机勃勃的民生画卷在城区大地徐徐铺展。
理论宣讲接地气 党的声音入人心 “以前觉得理论离我们很远,现在在家门口的榕树下就能听懂政策,还能跟党员干部聊家常提建议,这样的宣讲我们爱听!”谈及“榕树下的理论课堂”,居民李阿姨赞不绝口。 榕树下,党员干部开展宣讲活动,传递文明新风。
城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创新打造“榕树下的理论课堂”品牌,通过“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微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同时,精心培育“红领巾”“巾帼”等特色宣讲队伍,用青少年听得懂的语言讲红色故事,以女性视角解读民生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以更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婚事新办不仅省钱省力,还特别有意义!”参加我市首届5·20“山盟海誓”集体婚礼的新人小林夫妇表示。这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不仅为城区婚嫁新风写下生动注脚,更将文明实践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擦亮了“山盟海誓”文旅品牌。 城区倡导喜事简办,举办集体婚礼,让婚事更加有意义。 城区以推广“文明新约”为抓手,建立健全“一约六会一榜”机制,通过发放倡议书、入户宣传等方式,推动红白事简办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志愿者走街串巷讲解陈规陋习危害,村(社区)议事会共同商议婚丧嫁娶标准,“善行义举榜”定期表彰文明典型……一系列举措让摒弃陋习、崇尚文明成为城区新风尚。
文化惠民暖人心 幸福生活添色彩 今年春节期间,两场“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创作展吸引3000余名群众驻足观赏;端午时节,40余场非遗体验、民俗展演活动让城乡处处洋溢文化气息……城区精心策划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此外,“做文明有礼汕尾人”主题活动引导市民规范言行,“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善美讲坛”邀请各界人士分享正能量故事。红草中学乡村少年宫升级改造后,为500多名农村孩子拓展优质成长空间;凤山街道、红草镇探索“美丽庭院+”模式,让庭院“小美”汇聚成乡村“大美”。从城市广场到乡村庭院,从校园课堂到文旅景点,文化惠民的光亮为城区添彩。 如今的城区,理论宣讲声声入耳,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明行为随处可见。这座滨海之城正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笔,描绘着文明与发展同频共振、幸福与和谐互促共进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张文滨 通讯员:彭诗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