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 网友做的康熙和洪承畴的长相对比复原图(社交平台截图)
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特聘专家,历史学博士、研究员翁飞,其表示,“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以及“乾隆、光绪二帝都是汉人后裔”的说法均缺乏科学依据和严谨的史学研究基础,属于谣言,不可信,并从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生物学证据的否定 翁飞介绍,这一传言一方面是Y染色体世系断裂,根据中央民族大学严实副教授团队(2019年)对爱新觉罗家族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自努尔哈赤至宣统帝,皇室男性成员均携带C2b1a2b1-F14751父系标记。而洪承畴作为明末辽东汉族将领,其家族应属东亚常见O系单倍群,与满洲皇室的北方通古斯起源存在根本差异。
另一方面是时间逻辑矛盾,洪承畴卒于1665年,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两者存在11年时间差。即便假设存在“狸猫换太子”,也需跨越这11年的生理不可能性。严实副教授特别指出,清代皇室玉牒记载康熙生母佟佳氏孕期轨迹完整,与洪承畴生平无任何时空交集。
二、史料批判的多重证伪 翁飞说,关于这一传言,核心史料存在系统性缺失。所谓“孝庄太后与洪承畴私情”仅见于晚清野史《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正史《清实录》《清史稿》及朝鲜《李朝实录》均未载此事。对比康熙生母佟佳氏的详细起居注记录,可证野史有虚构性。
对于乾隆身世传言,翁飞表示,传说自相矛盾,其中“海宁陈氏换子说”存在三大硬伤:一是时间错位:陈元龙任广西巡抚时(康熙五十年),其长子陈世倌已32岁,与雍亲王胤禛年龄相差15岁。二是地理障碍:海宁距紫禁城千里之遥,清代皇子诞生有严格接生制度,民间接生婆介入绝无可能。三是制度漏洞:清宫分娩需六名以上稳婆在场,交接流程有内务府全程记录,换子操作不可行。
三、跨学科研究的立体驳斥 对于画像对比结果,翁飞介绍,这实际是形貌特征的认知偏差,洪承畴标准像为晚年形象,康熙御容多为青年时期绘制,画像比对存在显著误差。并且清代帝王画像遵循"写真十八法",存在程式化特征(如丹凤眼、蚕眉等)。此外,现代影视形象二次创作加剧了视觉混淆。
对于光绪帝身世传说,翁飞解释,基因技术有时代局限,光绪帝Y染色体检测存在重大疑点。清西陵光绪遗体1980年才清理,当时古DNA提取技术尚未成熟。2003年“光绪死因”研究中未涉及Y染色体检测。网传“O1b-F1759”标记实为东南亚人群常见类型,与爱新觉罗家族无关。
四、历史语境的重构分析 翁飞认为,这种将现代基因概念强加于前科学时代的做法,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变体。此次事件暴露出网络考据的四大陷阱:将文学想象等同于历史事实;选择性采信孤证与伪证;忽视科学技术发展时序;滥用“阴谋论”思维框架。
翁飞表示,“康熙生父之谜”作为典型的后现代历史消费现象,折射出新媒体时代史学传播存在新挑战。既要警惕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伪史炒作,也要看到公众对历史真相的合理求索。真正的学术研究应当建立在扎实的档案文献、科学的检测技术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上,而非满足于碎片信息的拼贴游戏。建议感兴趣者可查阅《满洲实录》《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等原始文献,或关注严实副教授团队后续的古DNA研究成果,以获得更全面的历史认知。
此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洪承畴,是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康熙帝追赠他为少师,赐谥号“文襄”。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副教授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基因科学的角度来看,康熙生父另有其人一说没有证据支持,努尔哈赤、康熙、雍正、弘昼是相同父系。”
严实是首位通过DNA研究确定清太祖努尔哈赤Y染色体类型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者。他曾于2019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结果确实来自努尔哈赤C2b1a2b1-F14751这条支系。
清朝已灭亡百年,古人遗骨已无法全部找到,为何还能测出来,以及又是如何检测的呢?
首先需要弄清一个基本的常识: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因此Y染色体只有男性有。
Y染色体的绝大部分区域为非重组区,这个区段男性只能继承自其父亲,而不会被稀释,因为一个男性不会有两个爸爸。因此,同一父系的男性Y染色体几乎相同,只会有极少的突变,而通过这些突变就可以追溯支系,从而为所有人类男性构建一棵父系谱系树。
对于如何找到的爱新觉罗后代,又如何采样?严实进一步介绍称,清代皇室从努尔哈赤之前直到雍正等人的Y染色体结论是通过姓氏,尤其是各支有完整族谱的现代人的结果推出的,检测方式是抽血,并未采用古人的遗骨。“检测的人需要看身份证,核对家谱,并请教清史专家把关。”
“我们比较其DNA序列(如对Y-STR和Y-SNP等的检测),发现自报爱新觉罗的人中有一半属于一个共祖不超过600年的支系,且分布在族谱的早晚分出的各支当中。而Y染色体不属于这一支系的人互相结果均不相同,可能有攀附、领养等情况。结合族谱,我们认为C2b1a2b1-F14751这支就是从努尔哈赤祖先直到至少雍正帝的Y染色体类型。”
对于网友十分好奇孝庄、皇太极、顺治都是宽脸,为何康熙是窄脸,严实表示,人的相貌区别很大,“何况画像也不像照片那么准确,同父同母的亲生兄弟姐妹相貌都经常有较大差异,而且相貌也受后天环境(营养、疾病等)影响,很难说明亲子关系的问题。”
编辑:林夕合 审核:魏国峻 【来源:大皖新闻、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