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关帝庙重光十五周年诗词有奖征集委员会公布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获奖作品名单

发布者: 卢若希 | 发布时间: 2025-11-13 13:36| 查看数: 3575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卢若希 于 2025-11-14 12:26 编辑
汕尾关帝庙重光十五周年
诗词有奖征集委员会公布
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
          获奖作品名单
    原创南疆行宫征文编辑   娃鸣悠扬
                  2025年10月31日



mmexport1762949457940.jpg


(一)一等奖(1名)
获奖者:张晔(福建厦门市)
获奖作品:《七律.忠义颂》

作品原文:

青龙偃月镇山河,赤胆悬天耀劫波。
十五春秋香火炽,三千世界义旗摩。
殿台共识忠仁契,海峡同吟勇信歌。
欲问金瓯完璧日,关公刀影拂云罗。

获奖评析:

此作以宏阔的宇宙视野和深沉的历史情怀冠绝全场。首联“青龙偃月镇山河,赤胆悬天耀劫波”起笔不凡,将关羽的兵器与精神提升至守护山河、光耀历史长河的高度。颔联“十五春秋”紧扣庆典,“三千世界”拓展空间,虚实相生。尾联“欲问金瓯完璧日,关公刀影拂云罗”是全诗灵魂所在,以问句切入,将关公精神与祖国统一大业相联系,以“拂云罗”的瑰丽想象作答,气魄雄浑,寓意深远,极具时代精神与艺术感染力。


(二)二等奖(3名)
1. 获奖者:高威廉(美国加州)
获奖作品:对联《撰题汕尾关帝庙春秋楼》

作品原文:

赤兔追风,青龙偃月,敢把丹心扶社稷;
移忠作勇,取义成仁,誓将碧血谱春秋。

获奖评析:

用典精准,意象雄浑。上联以“赤兔追风,青龙偃月”起笔,直接切入关羽最具标志性的坐骑与兵器,画面感与冲击力瞬间拉满。这四个字本身就是典故,足以唤起对武圣风采的全部想象。“丹心”、“碧血”亦是歌颂忠烈的经典意象,与关羽形象高度契合。

对仗工稳,章法严谨。此联在词性与结构上对仗极为工整。“赤兔”对“青龙”(动物+颜色),“追风”对“偃月”(动宾结构),“丹心”对“碧血”(颜色+人体相关),“扶社稷”对“谱春秋”(动宾结构)。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传统对仗功力。从内容上看,上联写外在的功业与威武,下联写内在的精神与气节,由表及里,层次分明。

立意高远,切题点睛。尾字“春秋”一语双关,既指关羽爱读的《春秋》,也指历史,更直接点出“春秋楼”的主题,是点睛之笔。“敢把”、“誓将”等词,充满了决绝的力量感,将关羽“丹心扶社稷”的担当与“碧血谱春秋”的壮烈表现得淋漓尽致。

2. 获奖者:潘一之(江西宜春市)
获奖作品:对联《忠义贯长虹》

作品原文:

忠义贯长虹,十五载重光,香火盘萦海峡月;
人文襄盛举,万千民共乐,陆台合唱汉宫春。

获奖评析:

此联对仗精工,意象优美,寓意深远。“忠义贯长虹”与“人文襄盛举”起势磅礴;“香火盘萦海峡月”与“陆台合唱汉宫春”收束含蓄而情意绵长。其中“海峡月”是景是情,“汉宫春”是古是今,虚实相生,将抽象的精神与情感转化为可感的优美意象,贴切表达了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愿景。

3、获奖者:林声耀:(马来西亚)
获奖作品: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体汇暨
关帝庙重光15周年庆典联(三副)

作品原文:

几万里分香,仰南疆一鼎之先,巍巍庙耸威灵气;
十余年谒圣,继帝德重光以后,浩浩峡归忠义潮。

获奖评析:

作为海外华人作品,其意义非凡。“几万里分香”体现了关帝信仰的全球影响力,从文化上论证了民族的向心力。下联“浩浩峡归忠义潮”是点睛之笔,将关帝精神喻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统一的必然趋势,立意高远。文化艺术:时空对仗极见功力(“几万里”对“十余年”)。联语典雅凝重,气韵流畅,“巍巍庙耸”与“浩浩峡归”的画面相映生辉,艺术感染力强。


(三)三等奖(6名)
1. 获奖者:林湃(香港特区)
获奖作品:《七律.咏关公》

作品原文:

再賀首屆海峽兩岸民俗文體滙暨汕尾關帝廟重光十五周年盛典
威傾三國最英豪,千里單騎氣魄高。
掛印封金成俊傑,過關斬將不降曹。
青龍偃月彪寰宇,赤兔追風奪蟒袍。
兩岸同胞虔奉祀,帝君武聖萬年牢!

获奖评析:

此诗语言豪迈,气势雄浑,极具感染力。“威倾三国最英豪,千里单骑气魄高”、“青龙偃月彪寰宇,赤兔追风夺蟒袍”等句,以夸张手法生动再现关羽英姿。尾联“两岸同胞虔奉祀,帝君武圣万年牢”,直抒胸臆,表达了港澳同胞与内地共同的文化信仰与坚守。

2. 获奖者:骆伟(广东汕尾)
获奖作品:词《沁园春》

作品原文:

赤帜垂天,鼍鼓震霄,汕港腾潮。看云扶鹭影,骑巡碧岸;香萦帝所,鼎续丹霄。偃月横空,忠澜贯斗,义魄千秋镇海鳌。凝眸处,正麟腾狮啸,虹接津桥。      沧溟岂隔同胞?共酹取、春风润战袍。溯台澎血脉,根连闽峤;品清霜雪,气化璇瑶。漫啜咸茶,遥酬渔唱,肝胆长同日月昭。金瓯颂,更潮平两岸,共谒神尧。

获奖评析:

词风豪放,格局宏大。上片“赤帜垂天,鼍鼓震霄,汕港腾潮”写景状物,气势磅礴;下片“沧溟岂隔同胞?共酹取、春风润战袍”抒怀言志,情真意切。将壮丽的自然景物与深沉的人文情感巧妙熔铸一炉,充分体现了血脉相连的同胞之情。

3. 获奖者:李琼(江苏南京市)
获奖作品:词《满江红.汕尾关帝庙》

作品原文:赤石屏开,正南海、潮生如怒。抬望眼、丹霞浸匾,青龙蟠柱。香火千年蒸碧浪,精忠万古凝红土。问渔舟、谁铸戟为犁,烟波煮。      铜驼泪,沉沙浦。烽台迹,栖鸥鹭。看今朝祠庙,重光寰宇。智勇淬成新港骨,信仁融作商衢雨。待来日、丝路续征程,云帆举!

获奖评析:

此词语言精炼,意象新颖,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气息。“香火千年蒸碧浪,精忠万古凝红土”一联,对仗工整且意境深远,将无形的精神与有形的风物巧妙结合。“智勇淬成新港骨,信仁融作商衢雨”,赋予关帝精神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优秀的创新意识。

4. 获奖者:王耶鲁(河南平顶山)
获奖作品:古风《洒泪拜祭武圣关公》

作品原文:

《長篇古風·灑淚拜祭武聖闗公》———謹以此长篇古風呈廣東汕尾闗帝廟重光十五週年慶典活動

(第一段:桃园结义)混沌初分麒麟降,桓灵失德龙蛇亢。云长降世河东郡,天诞神驹配闗郎。星眸炯炯开丹凤,美髯凛凛动穹苍。青龙偃月冷气彻,剑气凌霄贯白光。桃园一诺千钧重,生死同襟大义倡。黄巾举义狼烟炽,虎牢关前战鼓响。芒砀山下聚英豪,涿郡城中义共襄。赤帻将军提剑立,丹凤俊杰抚髯昂。桃花灼灼映血誓,乌骓飒飒横沙场。同衾同食恩情义,匡扶汉室尽忠良。青龙偃月裂寰宇,丈八蛇矛破海疆。(第二段:阵前诛颜良,温酒斩华雄)徐州兵败孤忠在,土山三约仁义长。暂依曹营心在汉,封金挂印视僻壤。白马坡前敌阵裂,万军阵中诛颜良。五关六将横刀破,千里单骑路茫茫。古城相会肝肠热,泪洒征袍染夕阳。虎牢关前鼓声震,诸侯帐中面色惶。玉杯未冷赤兔热,金盔已落寒芒飏。云间霹雳裂华胄,阵前虹霓贯山梁。诸侯皆惊披靡处,一人独骑镇八荒。(第三段:过五关斩六将)灞陵桥畔柳色新,洛阳城外血雨凉。东岭关前明月冷,汜水波映寒星茫。刀劈孔秀马鞍赤,剑刺孟坦征袍黄。古寺青灯照肝胆,荒村野店念君王。(第四段:赤壁鏖战,火烧连营)荆州坐镇安黎庶,勤修德政济一方。水淹七军威震宇,襄樊大捷曹公慌。刮骨疗毒谈笑间,气定神闲躯如鋼。长江万里卷烽烟,孟德赤壁哭断肠。华容道上义释曹,青龙刀下恩报偿。非因私谊忘家国,乃知大义重沧桑。春秋夜夜照肝胆,史册字字铭珪璋。(第五段:镇守荆州)南郡城头镇九旌,北岸烽火照三湘。筑台阅军星斗寒,抚民劝农桑麻香。单刀赴会惊吴儿,七军覆没震襄江。虎威赫赫华夏动,忠烈昭昭日月光。(第六段:神威显圣)东吴诡计联曹魏,麦城困厄落平阳。凛然归天星斗坠,神泉显灵忠仁扬。幽林峰巅耀圣明,当阳桥畔佑四方。商贾皆尊武财神,文士亦奉文昌光。佛道同祀香不断,华夏共祭忠魂芳。千里单骑魂犹在,万代忠义美名彰。(第七段:两岸共仰,统一夙愿)圣帝威灵昭四海,精忠浩气满梓桑。武庙巍巍干云天,文心耿耿破洪荒。仁义礼智信忠勇,七德俱全万世仰。海峡浪涌连天雪,阿里云起望故乡。春祈秋祭同一脉,庙会醮典共三觞。青龙应斩分疆界,赤兔当踏团圆场。他日汉帜重辉处,金瓯无缺心舒畅。两岸共奉关圣帝,同胞不再阋于墙。根脉同源出华夏,海峡难阻宗祠堂。青龙刀映海峡月,神驹蹄踏两岸岗。赤面犹存故土热,碧魂长佑九州邦。香火千年承一脉,春秋共祭忆忠良。红脸关公镇海峤,青袍神将护渔航。血脉同源分不得,神州同祭泪沾裳。(第八段:浩气长存)七十二冢迷雾障,千年清史丹心彰。莫道将军已羽化,犹见神君巡大江。血脉相通连筋骨,千秋共祭忆忠良。台岛祠堂烟袅袅,汕尾关庙香火旺。甲子英歌诵忠义,南唐吹打叹兴亡。两岸明月同照耀,四海清波共激荡。何时重绘九州图,再焚黄表拜云长。但盼金瓯无缺日,华夏子孙告炎黄。

获奖评析:

这首长篇古风气势磅礴,具有史诗气质。全诗八大段,从桃园结义、过关斩将写到镇守荆州、神威显圣,最后落笔于“两岸共仰,统一夙愿”,全面展现了关羽的生平事迹与精神影响。语言豪放,情感浓烈,结构恢弘,展现了作者驾驭长篇叙事诗的不凡能力。

5. 获奖者:黄必增(汕尾市城区)
获奖作品:《汕尾关帝庙重光十五周
年庆典七律(其六)》

作品原文:

海隅关庙瑞烟轻,两岸弦歌赴凤城。
俎豆重开香共远,风涛同挽月长明。
义旗映日千秋赤,仁鼓催潮一脉赓。
永矢忠贞昭日月,金瓯无缺护升平。

获奖评析:

“两岸弦歌”、“风涛同挽”、“一脉赓”、“金瓯无缺”等词,密集地强化了同根共祖、共护山河的政治诉求,主旨鲜明,气势磅礴。诗作地域特色鲜明。全诗辞藻华美,对仗工整,(格调高亢,充满了对家乡文化的自信与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获奖者:赵久生(北京市怀柔区)
获奖作品:《汕尾关帝庙庆典联》

作品原文:

重光关庙,昭示精神,延一条正脉,润心最是源头水;
永续民俗,弘扬文化,迓两岸同胞,撩梦尤为汕尾风。

获奖评析:

“源头水”喻中华文明之本,以“汕尾风”喻关帝文化之缘,生动阐述了“两岸同胞”共赴心灵之约、文化之梦的深刻主题,含蓄而亲切,润物无声。 联语清新灵动,不落俗套。“润心最是源头水,撩梦尤为汕尾风”一联,对仗工巧,意境优美,将深刻的政治内涵化为诗意的表达,余味无穷。


(四)优秀作品(
60首):

诗部·律绝十六首
1. 夏玖《七律·谒汕尾关帝庙》(广州番禺区)
2. 刘济熊《七律·贺汕尾关帝庙重光》(重庆市)
3. 陈洪彬《七律·谒庙感两岸共襄盛典》(广东
汕头市)
4. 潘一之《七律·汕尾烟霞绕殿甍》(江西宜春
市)
5. 刘海霖《七律·圣临南彊海之滨》(广东汕尾
市)
6. 柯腾峰《七律·关羽》(广东汕尾市)
7. 林湃《七律·咏关公》(香港特区)
8. 吴汉生《七律·生为英杰死为神》(香港特区)
9. 蔡楚标《七律·旌旗招展映云天》(广东惠州
市)
10. 谢志超《七律·贺汕尾关帝庙重光》(广东汕
尾市)
11. 郭振兴《七律·汕尾关帝庙盛会抒怀》(河北
保定市)
12. 张新元《七律·关公精神颂》(广州白云区)
13. 赖在明《七律·丹凤蚕眉腾海峤》(广东汕尾
市)
14. 莫佛素《七律·桃园结义扶皇叔》(广东深圳
市)
15.陈宝辉《汕尾关帝庙重光十五周年有怀》(广
东汕尾)
16.蒋 敏《谒汕尾关帝庙感怀共祭盛典》(重庆
市)
诗部·绝句十首
1.刘海霖《七绝.粤海潮生瑞霭浮》(广东汕尾)
2.柯腾峰《七绝.桃园情深》(广东汕尾)
3.蔡楚标《七绝.威名显赫耀苍穹》(广东惠州)
4.李春华《七绝.赞关公》(广东深圳) (两首并列)
5.卢若希《五绝.关羽咏》(广东汕尾)
6.郭伟雄《七绝.圣庙重光十五春》(广东汕尾)
7.汪国辉《七绝.胜日朝宗关帝庙》(广东茂名)
8.陈少彬《七绝.题关帝庙》(广东陆丰)
9.徐磊《七绝.汕尾关帝庙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河南开封)
10.林佛平《七绝.辉煌壮丽关公庙》(广东汕尾)
词部十五阕
1. 刘海霖《望海潮》(广东汕尾市)
2. 张晔《念奴娇·海峡两岸民俗汇演感怀》(福建
厦门市)
3. 骆伟《沁园春》(广东汕尾市)
4. 刘济熊《满江红·关帝颂》(重庆市)
5. 彭武成《水调歌歌头》(广东汕尾市)
6. 李琼《满江红·汕尾关帝庙》(江苏南京市)
7. 张晔《汉宫春·汕尾关帝庙重光盛典》(福建厦
门市)
8. 柯腾峰《鹧鸪天·大街来福》(广东汕尾市)
9. 郑丽萍《念奴娇·汕尾关帝》(福建霞浦市)
10. 何万才《念奴娇·谒汕尾关帝庙感吟》(广东中
山市)
11. 王小波《满江红·关帝庙前怀古》(湖南益阳市)
12. 康双成《满江红·汕尾关帝庙重光庆典感怀》
(河南焦作市)
13. 雷银喜《满江红·汕尾关帝庙盛会感怀》(江西
余干县)
14. 方展庚《庆春泽》(广东汕尾市)
15. 吴建华《满江红·谒关庙抒怀》(湖南益阳市)

联部十五副
1. 郭智輝《汕尾关帝庙》联(广东汕尾)
2. 刘海霖《义结桃园》联(广东汕尾市)
3.刘济熊《贺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联(重庆市)
4. 蔡楚标《旌旗招展映云天》联(广东惠州市)
5. 林湃《咏关帝》联(香港特区)
6 周志文《三国数英雄》联(湖南株洲市)
7. 马金玉《十五载重光》联(山东滕州市)
8. 李肯堂《凛凛山河共久》联(四川攀枝花)
9. 渠敬臣《大义薄云天》联(北京市)
10. 苏丁一《仰圣帝威仪》联(湖南桃江县)
11. 黄文龙《奋孤忠》联(福建泉州市)
12. 曾向家《千秋数浩气丹心》联(广东汕尾市)
13.赵文华《庙貌重光》联(辽宁沈阳市)
14.白雪峰《汕尾关帝庙重光庆典联》(福建福州市)

15.钱继和《汕尾关帝庙重光庆典联》(安徽省合肥市)
赋与古风四篇
1. 叶良方《贺汕尾关帝庙庆典赋》(广东汕尾市)
2. 严正华《汕尾关帝庙与首届海峡两岸文俗汇赋》
(江西)
3.邵围《排律·汕尾关帝庙重光暨两岸民俗盛典赋》
(云南镇雄县)
4. 郭振兴《汕尾关帝庙重光十五周年感怀》(古风·
河北保定市)

总结本次获奖作品集中体现了

三大核心价值:

1、精神的当代回响:作品并非简单复刻

       史,而是将“忠义勇仁”与“民族复兴”、

     “两岸团圆”的时代主题紧密结合。

2、艺术的守正创新:在严格遵循古典诗

      格律规范的同时,在意象、语言和境界

      上均有所开拓。

3、情感的血脉共鸣:字里行间涌动的是

      越地域的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生动诠

      释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层内涵。


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暨汕尾关帝重光
             十五周年诗词有奖征集活动

一、征集委员会
主  任:吴大集
副主任: 黄光生 张清宇 叶良方
顾  问:谢威宣 唐大进 唐炳通 黄    超 黄进英
委  员:姚作磊 罗    镲 杨建成 林汉民 柯宜超

             翁时俊 柯腾峰 黄锦秋 何夏逢
二、评选委员会
             余昭民 黄韦瑜 赖杉昌 吕凯翔 陈学拓

             林滋智 张琼娣 郑清健
三、南疆行宫征文编辑部
主  编:叶良方
编  辑:郑    婕 庄梓红 刘海霖 谢茂忠 卢若希

             黄木群





mmexportd55dfe328e96a32277be67b364a7d3c0_1762949801182.jpeg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