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作为广东省的产粮大县,海丰22万亩晚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农户正抢抓晴好天气投入收割,粮食加工企业马力全开,以“谷不落地”模式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在赤坑、可塘、梅陇等地的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气呵成完成收割、脱粒、稻秆粉碎等工序。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饱满的稻谷被收入机仓,随即被运送到田边的卡车上,直接送往烘干,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农户 黄文加: 今年晚造我种了1100亩左右,产量预计亩产1000斤,价格比较稳定,每百斤收购价127元,现在开始陆续收割,品种有香汕油占1号、香雪丝苗。
田间地头,除了忙碌的收割机,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种植户同步开展测产工作,通过划定代表性的地块、精准丈量面积、实收称重测量等规范操作。测得示范片平均亩产湿谷950斤。
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陈荣宇: 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已进入尾声,水稻收割从10月下旬开始,省派出工作组对我们做出了理论测产,水稻亩产量在几个示范片达到了1000斤以上,亩产与去年持平,呈丰收的状态。
收割提速,烘干环节同样不掉链。联安镇盛泰米业的烘干车间,数台大型稻谷烘干机正满负荷运转,刚收割的湿谷经过“桑拿”般的烘干处理后,变身为金黄干燥的谷粒,安全入库。
海丰县盛泰米业销售经理 杨长钦: 我们公司的烘干机是循环式烘干,每天可以烘干100吨左右的稻谷,烘干一批稻谷时间大约18到20小时,水分可以烘干至13%,与传统晾晒相比,机械烘干采用热原烘干系统,通过智能化调控温度,能够快速完成烘干工序。使用烘干机烘干水稻,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粮食浪费、损耗,且品质高,水分含量达标,更易于仓储。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全力筑牢粮食安全“耕”基。目前,晚稻已进入集中收割期,预计11月下旬全面完成收割任务。 海丰融媒记者:张礼键 夏漫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