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协同 “三甲”联动——看汕尾“东大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者: 汕尾资信 | 发布时间: 2025-8-30 09:50| 查看数: 2024|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全力打造汕尾“东大门”高质量发展新热土进程中,“三甲”地区立足发展实际,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夯实产业振兴发展基础,从传统制造的转型升级,到一二三产协同发力,“三甲”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愈加丰沛。

wechat_2025-08-30_094622_318.png
正在建设的“三甲”五金配件产业园。
汕尾日报记者 陈茂辛 摄

  走进陆丰市海洋装潢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个个五金配件在不同的生产线上生产制造,随后根据不同的需求打包送往下一环节。
  “近年来,‘三甲’地区在景观、交通、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给我们本地的产业发展带来助益。”该公司负责人李纪创说。
  作为“三甲”地区传统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五金配件产业最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40年如今已发展成粤东地区重要的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了涵盖压铸、注塑、模具设计、包装、物流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在推进“三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三甲”地区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当地传统五金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谋划投资项目,在甲东镇规划建设陆丰五金配件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350亩,引进万洋众创城入驻园区,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走进万洋众创城,只见一栋栋已经建设好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有序排列;展厅内,各种五金配件依次排列在展示柜内,产品种类丰富,涵盖螺母、衣托、铰链、导轨等多个系列产品,“产业进阶、空间重组”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此初步显现。
  “陆丰市五金配件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是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在有力助推‘三甲’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将成为‘三甲’人民就业、创业的宝地。”甲东镇镇长陈力豪说。
  除了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外,“三甲”地区的一二三产业也实现协同发力,为该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作为汕尾的农业重镇,甲西镇农业基础良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也稳步向前。在甲西镇连片的肉牛养殖基地可以看到,一个个现代化的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黄牛和西门塔尔牛毛皮光亮、体格壮硕,正低头咀嚼着饲料。
  “我们基地是2024年9月开始营业的,当前的出栏量一年能达到2500头至3000头。”陆丰市瀛泓渔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炯标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着力打造“三甲”地区出栏量达15000头且具备加工屠宰条件的厂区,建设粤东地区牛羊交易市场。“‘三甲’一体化发展后,我们对于养殖基地的发展建设更加有信心了。”他说。
  夜幕降临,甲东镇瀛江碧道旁人声鼎沸、灯火闪烁。放眼望去,一百多个特色摊位串起了“三甲”夜经济的跳动脉搏。这条全长1.4公里的瀛江碧道滨水商业街是“三甲”地区精品示范线路的核心节点,紧扣“海景碧道+三甲非遗美食+娱乐打卡+步行夜市”四位一体建设理念,成为“三甲”地区新晋“网红打卡点”。
  瀛江碧道的打造是“三甲”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三甲”地区人民提供高品质休闲空间的同时,也给“三甲”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我是从深圳回来家乡创业的,目前的发展前景还不错,回来之后最深的感受就是‘三甲’的变化非常大,创业、就业的机会变多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也越来越好了。”龚先生作为返乡创业的一员感触颇深。
  如今的“三甲”地区,乡村振兴成效斐然,产业发展加足马力,在“三甲”临时联合党委和“三甲”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地区以点带面实现全域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脉络愈发清晰。
汕尾日报记者 许楚璇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