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针对村级干部任务重、待遇低、出路少、无保障,导致人心浮动、队伍不稳、缺乏创新、担当精神不足等问题,制订了《汕尾市实施村级干部温暖工程工作方案》,通过实施“强考核、定奖励、暖人心”的激励关怀机制,充分调动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摸清全市村级干部的实际困难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寻找根治良方,市长吴紫骊率领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先后对全市6个县(市、区)13个镇(街道)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等形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聆听了村级干部的心声。通过调研,了解到村级干部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村集体经济极度薄弱,村民对村级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村级干部一方面工作压力加大,一方面工资待遇低。久而久之,村级干部工作热情不足,缺乏担当精神,村民对村干部从期望逐步转变为失望,村级干部的号召力逐渐下降,影响到整个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为此,市政府围绕打造一支“顺民意、连民心、惠民生、促发展”村级干部队伍的目标,牵头制订了《汕尾市实施村级干部温暖工程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村级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在政治上给待遇,使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在工作上多给予支持,使他们在工作上有“劲头”,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事业心,特别是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帮助,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上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时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村级干部逐步成为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市村级干部温暖工程通过实行“三大机制”和“三项措施”,着力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在实行“三大机制”方面:一是建立村级干部绩效目标考核机制。由各县(市、区)制定村级干部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由各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科学设置年度目标责任并进行分解细化,村级干部签订责任书并作出承诺。考核按照“群众民主评议、镇组织考核、县开展抽查”的程序进行。二是建立村级干部绩效补助机制。实行“基本补贴﹢绩效补贴”激励机制,每年对现职在册村级干部进行考核,依据考评结果定待遇。对考评合格的,每人每年给予600元绩效补助,年终一次性兑现。三是建立村级干部考核奖惩机制。依据考评结果定荣誉,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村干部优先列为镇、县先进个人评选;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取消评优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同时,积极探索从优秀干部中招聘工作人员进入镇(街道)事业单位空缺岗位。
实行“三项措施”是为了确保“温暖工程”落到实处。这三项保障措施包括: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村级干部温暖工程领导小组,从政府办公室、民政、财政、纪检监察、农业等部门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加强经费保障。要求各级财政落实好村级干部温暖工程专项资金,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提供人力、物力保障。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建立项目实施监督机制和项目管理台账,强化推进力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记者 钟必远)
--汕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