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女飞行员李霞卿、郑汉英艳惊西方
李霞卿,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富商家庭。李霞卿父亲李应生是位爱国志士。1911年10月25日,李应生和胞弟李沛基炸死了清朝驻广州军队的头领凤山将军,为革命军攻占广州立下头功。李霞卿的祖母徐慕兰就是中国近代著名事业家徐润之侄女,女革命家徐宗汉之胞姐。父亲曾在上海法国租界巡捕房中担任高级翻译。童年时,随父到过欧洲,学过法语。回国后在香港及上海中西文学校读书,精通英语。受家庭的影响和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她思想活跃,爱好多样,胆识过人。
李霞卿
李霞卿的祖母许佩兰曾以“木兰”为名,并鼓励两个儿子跟随自己的革命步伐。这两兄弟就是李霞卿的父亲李应生和叔父李沛基。李沛基用炸弹暗杀清朝的将军,自己也牺牲了。李应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人之一,于1926年在上海创立影片公司。他引导女儿霞卿拍电影,为她取艺名“李旦旦”,霞卿后来成为著名女星。
郑汉英——中国空军第一个女官
郑汉英的家族也有不少革命者。她的姑姑郑毓秀是中国第一个女立法会委员,曾参与起草民法,是早期国民党党员。郑毓秀利用自己是清政府官员女儿的身份,以外交特权为国民党在火车上运送炸弹。她曾自愿参加暗杀清政府一个部长,因行动被警察发觉,才被迫中止。 1929年,郑毓秀安排李霞卿同她的侄子郑白峰结婚,郑白峰当时是国际联盟的秘书。两家结成姻亲,汉英和霞卿成了姑嫂。霞卿随丈夫到日内瓦居住期间,在那里读了飞行课程。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还鼓励汉英学习飞行并取得飞行执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霞卿被中国政府派到美国,于1938年下半年开始系列飞行和演讲,足迹遍及美国北部、南部和中部,主持集会支援中国抗战。郑汉英于 1940年被派往加拿大任中国外交部代表,她是中国空军第一个女官——飞行中尉,第一个派到加拿大任公职的中国女子,加拿大第一个持有国际飞行执照的女飞行员。1941年开始,她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一系列慈善飞行。 女子驾驶飞机在当时是罕见的,加上她们的美貌和魅力,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有关她们的报道和照片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李霞卿总是穿光彩的旗袍,头发上扎一朵丝花。郑汉英喜欢穿深色衣服和戴很少首饰。对军人演讲时,这位飞行中尉穿着中国空军的制服,黑色裙子,有金翼纹饰的亮红色束腰上装。在演讲中,她们讲述了中国人民面对苦难的勇气,打动了听众的心,得到了大量捐款支援中国抗战。
李霞卿驾驶飞机在美国芝加哥机场降落时留影 她们连续地飞行和演讲,有时甚至一天三场。李霞卿曾对一位美国记者说:“我国人民永远有坚强的勇气保卫祖国,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郑汉英也对温哥华一家报纸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人民。”一位对李霞卿留下深刻印象的银行家这样赞扬她:“你为了我们的共同事业的出色工作,应当受到我们所有同盟国人民的高度赞誉。”他写了一张大数目的支票捐款,以此来证明他的赞赏。 1943年9月,郑汉英在温哥华死于肺结核。她在加拿大享有盛名,她去世的消息刊登在当地各报纸的头版。她的葬礼﹐由加拿大皇家空军男女分队完全按军队的荣誉葬仪举行。她的灵柩覆盖着中国国旗﹐由荣誉卫队抬着﹐通过几个街区到墓园安葬。灵柩下葬时﹐一个号手吹奏《最后的安息》,鸣枪队对空发射三响礼炮。她口述的遗嘱要求把她所有的文件烧毁,只把她的飞行执照呈给中国空军。她在温哥华“海景墓园”的坟墓,不知何故没有墓碑(墓园有完整的档案记录)。 李霞卿为基地设在纽约的美中救济会工作直至1945年。长期以来,一些书刊错误传抄李霞卿于1940年(或1944年)在一次飞行事故中“结束了年青的生命”,而实际上她于1998年在美国逝世。
女飞行家李霞卿搭乘欧亚飞机作全国考察
左图为杨瑾珣与著名女飞行师李霞卿女士合影,右图为杨瑾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