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化公益 于 2014-9-12 15:09 编辑
2014年初,汕尾城管部门联合工商、城建、国土等部门对城区城南路、吉祥路、文明路、信利电子厂大门前、海滨街等进行整顿。一时间,市区占道经营状况有所改观,群众拍手称快,欢欣鼓舞,一心以为横行汕尾的过街老鼠――占道经营有望得到整治,提升汕尾城市形象指日可待了。
然而,仅仅在半年后,被整治过的路段如野火烧不尽,死灰复燃,而且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不少商家变本加厉,把店铺门前的整个人行道都据为已有,把商品乱摆乱堆放在人行道上。君不见,通港路很多大排档把桌椅都摆到人行道上,行人只能无奈地与机动车辆争道,二马路、三马路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试问,市城管局相关领导这时候正在忙着做什么?整治过后,以为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为什么没有派执法队伍对占道经营“重灾区”路段加强监督管理?不可否认,部分市民或商家不理智、不懂法、不文明,城管工作人员因此在整治过程中遇到商家不配合执法队伍的执行行为,有时候甚至发生语言和肢体上的冲突,导致城管部门投鼠忌器,不敢用强硬手段进行执法,但这正是汕尾“三不管”造成的。市区的占道经营,必须顺应人心,尽快予整治而不是一阵风走过场。
今年来,汕尾政府多次强调提升汕尾形象,可是应该如何提升汕尾形象呢?笔者认为,城市综合管理局不能太过窝囊,应该做到敢担当、敢作为、不怕得罪人,在整治过程中应该采取强硬手段,该查扣的全部扣掉,以铁的手腕,坚决的信心,敢于作为、不怕得罪人,加大的整治力度,切切实实把违规占道经营整治好,还路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