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376|回复: 0

[议政] 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是固本强基振兴中华的中流砥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25-9-16 12:40 编辑

                                                  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是固本强基振兴中华的中流砥柱

                  ——中华姓氏宗族(家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初步探讨(提纲2)

                                                      陈治赠   2025年9月16日

      最近,有论调将姓氏家族或姓氏宗族列为黑恶势力。倘若这种论调坐实,並付诸扫荡,中华民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一、中华儿女,人人都是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的后裔子孙。

      姓氏家庭是中华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的基础。

      姓氏宗族是指同宗不同祖的姓氏群体。姓氏宗族一般没有统一辈序(全国可能仅有曾氏宗族才统一辈序),宗族奉行“七代之内皆兄弟”的习俗,相互间称之为宗亲。姓 氏家族俗称“堂族”,是指同宗同祖的姓氏群体。有统一辈序,相互间称之为族亲,按辈序论长幼。

      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是漂泊他邦异域、谋生发展,还是固守乡土、建设家园;无论现状如何,是腰缠万贯,纵橫江湖,高位厚禄,荣华富贵,还是贫贱卑微,含辛茹苦,日求三餐,夜求一宿,都没有人会忘记自已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姓氏宗族,以及享有天伦之乐的姓氏家族。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也好,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也罢,都坚守姓氏家庭,牢记自已是本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的后裔子孙。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切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日趋平等,除了自然分工带来居住、物质等生活条件的差异,曾经的所谓社会各阶级已经消失于无形,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自我钟情、风光无限的社会团体。各类社会团体的人员构成,都来自不同的姓氏宗族以及姓氏家族(家庭)。
即使是声名狼藉的秦桧、汪精卫,也是行不易姓,坐不改名。即使是某个为一己之私变更国籍、换姓改名,依倚外族天天造反的人物,最终还是被人返祖归宗,才有可能被人捧为“英雄”。

       中华有史以来,政权可以更迭,信仰可以变换,环境可以改观,社团可以消失,唯独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家庭),世代相传,固若金汤。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全都来源于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是中华大地的主人,锦绣河山最忠实的卫士。

      时下,反官场腐败和扫除社会黑恶势力的炮声隆隆。如果将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列为黑恶势力,那未,所有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成员,乃至姓氏家庭成员,岂不是有了黑恶分子之嫌,属于继续革命的对象。枪口对准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无异是自己消灭自己。倘若中国社会的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成了枪下之鬼,谁来固本强基、振兴中华?

       二、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是国泰民安的中流砥柱。

      自古至今,推翻前政权建立新政权的领袖人物及其团队,几乎没有人以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的名义举旗呐喊。炎黄是以部落的名义统一华夏;周朝取代商朝,是以诸侯国的名义兴周灭纣;秦、汉、隋、唐、宋、明等家族政权,都不是依仗姓氏宗族或姓氏家族的势力才取得成功。元、清两朝建立,虽与姓氏宗族或姓氏家族的势力沾边,但属于小数民族政权。新中国成立,则是政治组织的胜利。政治组织代表全体人民,新中国成立,是全体人民的胜利。

      自古至今,没有任何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敢于公开独自登高振臂,公然举旗造反(暗中支持族人造反则是常事)。造反的旗帜虽然有姓氏标志,但仅仅是标明造反领袖个人的姓氏,不代表整个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西楚霸王项羽显赫一时,历史没有认定他是代表项氏宗族及其项氏家族起兵反秦,他率领的八千子弟兵,也不全是他的项氏九族,多数是他从家乡招募的杂姓乡亲。建立新中国出现的一门多烈士,均出自同一家庭的至亲,並不代表其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投身革命,甚至他们一开始投身革命时,其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毫不知情。恰恰相反,遍布中华大地各个角落的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都是历朝历代固本强基、国泰民安的中流砥柱。

      古代政权对社会的管理,分为二层次。一是官场管理,即上层管理。二是民间管理,即基层管理。基层管理基本上是奉行县直管乡村。普遍是官少、地广、民多,管理范围包罗万象。知县(不同朝代称谓不同,借为统称),集行政大权、审判大权、社会治安大权、皇粮国税征收大权等国计民生大权于一身。辅助人员仅有师爷和一班衙役。即使朝廷在县级以下增设“事务员”,协助知县管理基层和公共服务,如:秦、汉乡村每十里设一亭,设“亭长”;洛阳城二十四街,每街一亭,十二城门,每门一亭。宋行“保甲制”。但基层管理的具体事务,仍然由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来完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规范和管理方面: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通常是制定乡规民约,传承和执行各种现实的社会规则、政权律例,规范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成员的行为,确保社会秩序和地方的稳定。

      2、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由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的族长牵头,协助地方官吏完成皇粮国税,输送壮丁从军保家卫国。对包括居住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提供服务,协调和满足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成员和社会的基本需求。

      3、社会问题方面:针对宗族家族出现的民事问题,一般是奉行“乡里事乡里为”的习惯,如贫困、失业、纠纷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只有涉及犯罪的刑事问题,才告官审理。

      4、社会关系方面:协调和处理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内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加强居民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基础,推动居民自治、宜居环境共建、社会秩序共治,维护族内以及族内与邻里的和谐稳定。

     5、社会风险方面:制订预防和应对诸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各种公共安全风险措施,包括防盗防匪,减少自身和社会损失,保障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安全。

     6、人口管理方面:包括人口实名制和户籍管理,旨在管理和调控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7、社会救助方面:包括救助福利、生产互助、灾后救援等方面,旨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面临困难和危险的人员,提升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成员和周边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8、公共参与方面:由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族长组成的管理层,经常组织社会反映,倾听民意,促进、鼓励和支持成员对宗族、家族和社会管理的参与、监督、评价,增加对管理层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以上8个方面,涵盖了基层管理的主要内容,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的基层管理与政权的上层管理构成了社会管理的完整体系。完全可以说,古代中国的基层管理,只有依靠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的参与和尽力,才能承托起政权的稳定。

    图为中华其中100位姓氏表及部份姓氏图腾。图片来自百度。




微信图片_20250916114935.jpg    微信图片_20250916114942.jpg
微信图片_20250916114949.jpg 微信图片_20250916114954.jp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姓氏宗族及其姓氏家族是固本强基振兴中华的中
[三唯论点] 抗日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三唯论点] 海丰县文天祥公园的新印象
[三唯论点] 猎猎救亡旗 拳拳赤子心
[三唯论点] 牢记中华民族最危险的血泪岁月
[三唯论点] 释永信的浮沉与少林寺的荣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