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阳光 于 2014-10-17 19:15 编辑

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场面 汕尾日报记者 孙彦修 摄 10月16日下午,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在东莞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和五市近期共同推进的重点合作事项,标志着汕尾、河源两市按“3+2”模式正式加入深莞惠经济圈建设,开启了深莞惠经济圈“3+2”的新格局。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深圳市市长许勤;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市长袁宝成;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市长麦教猛;汕尾市委书记温国辉、市长吴紫骊;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市长彭建文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五市近期共同推进的21项重点合作事项,其中,我市参与的合作事项共有9项目:在机制共建方面,将在深莞惠三市合作基础上,会同汕尾、河源市研究建立深莞惠经济圈(3+2)紧密合作机制。在交通运输方面,将支持汕尾、河源市开展深莞惠经济圈(3+2)交通运输一体化衔接规划研究工作,进一步梳理和加强五市在航空、港航、轨道交通、公路、交通枢纽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全方位对接;由深圳、汕尾两市共同加快推进汕尾市设立运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汕尾)城市候机楼、汕尾通用机场开发建设及配套临空产业发展;由惠州、汕尾两市发改部门联合广州市发改部门,加大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广汕铁路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并于年内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由惠州、汕尾两市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改造升级惠东县黄埠镇至海丰县小漠镇的连接路。在生态环保方面,由五市城市管理、环保部门牵头,开展联合处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和污水厂污泥的研究。在产业合作方面,由深圳、东莞、惠州、汕尾四市海洋产业部门牵头共同组织开展深莞惠汕区域海洋产业协调合作发展研究工作,其中由惠州、汕尾两市研究建立红海湾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协调机制;由惠州、汕尾两市旅游部门牵头,共同研究制定莲花山生态风景区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整体开发利用莲花山旅游资源。
在警务协作方面,由五市公安部门牵头,深化深莞惠经济圈(3+2)警务协作机制。
王荣在讲话中指出,深莞惠经济圈扩容,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广东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汕尾、河源两市的加入,使深莞惠经济圈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珠三角与粤东北之间的要素通道进一步打通,为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合作平台。五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以更大力度落实珠三角“九年大跨越”、以更实举措促进粤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打造“3+2”协同发展新格局。具体来讲,五市要在稳增长上抱团发力,为全省完成今年目标任务作出贡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拉开新格局;在转型升级上协同推进,实现区域发展质量、效益整体提升;在民生事业上携手共进,让人民群众在大区域合作中得到更多实惠。
温国辉表示,今年省政府先后批准汕尾、河源市参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这既是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深莞惠对汕尾帮助支持的结果。参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无疑给汕尾振兴发展带来难得机遇,为汕尾新一轮发展注入新活力,我们将全力推动各项合作事宜的落实,着力抓好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配套政策设施的完善、合作事宜的推动落实、合作领域的拓展研究四方面工作。汕尾需要深莞惠的支持带动,也愿意承担起配套服务深莞惠的责任,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积极加强与深莞惠以及河源的对接协作,促进政策体系融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合作,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互惠和生产要素融合,争取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努力推动与深莞惠经济圈共赢共荣。
会上,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分别通报了第七次联席会议以来三市推进深莞惠经济圈建设进展情况;汕尾市领导魏友庄、李庆新和市政府秘书长杨双标以及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市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卓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