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煮茶听雪 于 2015-3-8 22:52 编辑
到漳州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去看福建土楼,时间紧,选择了散拼团,当然,跟团嘛,你懂的,身不由已,车出发没多久就被拉到一个服务区,里面是卖咖啡和各种物产的,可以免费品尝,味道还不错,也不算贵,可惜商家还是不懂,我们可是出发团,谁会拎着一推东西游玩呢?
一、服务区随着一大帮人在特产超市逛,出来的时候差点找不到乘坐的旅游车了。看着还是很多人掏了腰包。
二、一路上闪过的农村,这种二层小楼非常多见,而且土楼也非常多,以至后来见怪不怪了。
三、这是土楼的服务中心,我们在这里吃的中午餐,跟团嘛,管饱而已,象我们这种团游,估计全国各地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不是时间紧,地方不熟,不建议跟团。
四、旅游大巴一直环山而上,基本到达山顶了,特别佩服那些客家先人为逃避战祸族灾,居然能长途跋涉到这种深山老林繁衍生息,是种无奈,也是种坚忍。
五、这是著名的四菜一汤,曾经让美帝误认为中国又在搞核基地。建筑四圆一方,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依我看,更是意味着天圆地方。
基于逃难至此的原因,客家先人的忧患意识让智慧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土楼主要以土为主要材料夯筑而成,从外面看就是一个坚固的碉堡,一楼为厨房,二楼储物,三楼住人,天井中开有水井,二楼以上为通风口也为射击口,即使被围困三个月也无虞,各个土楼又可相互呼应,可谓固若金汤。土楼内就是个小社会,团结而互助。
土楼内部的房间均为木制建筑,现在仍有居民在内居住,只是商业气息太过浓重,让人觉得喧闹不已。
上楼五元,其实没人管,不过我还是比较自觉的,老房子多踩一次多一次伤害,也值了,房屋都是木头,消防真的要小心啊。
楼上一个老人家在看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知心里面在想什么呢,他适应了这种喧闹了吗?
六、土楼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我想当年除了那些不长眼的小股土匪曾经动过他们的脑筋外,政府官兵估计是对他们鞭长莫及的,客家先人真的是被战祸族灾给搞怕了,要不然也不用逃得这么远。
七、狭窄山路,人车混杂,你争我抢,各不相让,看到这种情形,让我心里隐隐感到不安,后来的行程果然印证了我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