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0585|回复: 0

[陆丰] 昔日贫困村 今日换新颜—— 陂洋镇龙潭村抓党建促发展纪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7 12: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陆丰市陂洋镇龙潭村“两委”干部立志甩掉贫困村的落后面貌,紧紧抓住省、市扶贫开发“双到”的契机,借助深圳市委政法委帮扶外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推进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如今,龙潭村的村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村民生活大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抓班子 带队伍 夯实发展基础

农村要发展,党建是龙头。龙潭村充分利用去年村级换届选举契机,把群众认可度高、信得过的能人、强人选进班子,强化村干部队伍战斗力、执行力;注重后备干部培养,有计划地从优秀青年农民和致富能手中发展2至3名年轻党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苗子进行跟踪、培养;强化党员管理,村党支部主动与深圳市委政法委政治部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定制度,制定包括自我介绍及年度自我鉴定、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意见反馈、群众考评意见、党小组意见和支部委员会考评意见等6个方面的党员信息采集考评表,全面考核全体党员,把考核结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依据。

抓经济  强生产  提升发展实力

找到“造血”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发展实力,是村“两委”干部的心头大事。针对陂洋镇地处山区,山多地少,但拥有丰富水电资源的实际,村“两委”干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多方调研,最终确定用“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的方式,在深圳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引荐下,发动深圳爱心企业捐资185万元入股内洋角水电站。从2014年开始,该村可连续30年从水电站产生的效益中获得分红,去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 年收入达到26万多元。该村还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部门的帮助,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产业和畜牧养殖业,从建设农产品基地、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等方面着手,推动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村发展特色蔬菜种植面积200亩,特色林果种植面积800亩,牛、猪等家畜饲养量500头,村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群众收入大幅增加。

抓建设  惠民生  践行为民宗旨

龙潭村以前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村民们多有反映。村“两委”干部把群众呼声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第一信号,从群众最迫切、最急需、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把发展的实力转化为利民举措,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一是修建水利加固工程。龙潭村高涵引水渠道和白马渡槽引水渠道长年失修、破旧不堪,群众长期处于守着水库没水喝的困境。为此,村“两委”干部跑深圳、上广州,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在深圳市委政法委的大力帮助下,争取深圳市同心慈善基金会大力支持,集资120多万元修建高涵引水水利加固工程和白马渡槽水利加固工程,其中高涵引水渠道长达14公里,白马渡槽引水渠道全长7公里,让龙潭村2880亩荒废的耕地重新成为了良田。二是建设硬底化村道。龙潭村4个村民小组的村道狭窄,坡度陡峭,许多村道仍然是土路,车辆通行不便。通过村民理事会多方筹资、发动外出乡贤捐款等形式,投入资金130多万元修建一条4公里长的水泥硬底化村道,改善交通环境,惠及村民1300余户9000余人。同时集资40多万元在龙潭村大街小巷安装了117支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晚上出行和开展文体活动。三是整治村容村貌。针对菜农乱摆乱卖现象,村“两委”统一规划使用综合农贸市场,集中农副产品销售地方,有效遏制占道经营的现象。在村内定点安放28个垃圾桶,购买一批垃圾收集工具,落实专人每天定时清理垃圾。四是建设村民活动中心。龙潭村委会没有独立办公场所,临时办公地点设在龙潭小学内,办公条件比较简陋,不仅群众办事不方便,给龙潭小学的正常教学管理也造成较大影响。深圳市委政法委通过调研、请专家勘测、规划,筹资建设了一栋60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按照村“五有建设”标准购置、配齐硬件设施。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后,不仅方便了村委办公、村民办事,也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文化活动公共场地。五是改善办学环境。龙潭小学硬件建设滞后,学生课余生活单一,在深圳市委政法委的大力帮助下,投入资金铺设了学校体育场和配置体育设施,配备3副篮球架、8张乒乓球台,更换一批学生座椅,翻修学校课室、围墙,修建1座占地100平方米的学校公厕,配备图书室,积极联系深圳出版集团读书月活动组委会,将龙潭小学定为定点联系单位,每年捐赠一批图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五大实事”改善了龙潭村的生产生活设施,也使昔日的贫困村旧貌换了新颜。

抓制度  强管理  推动村务规范化运行

为进一步提升龙潭村管理水平,推动村各项工作上轨道,村“两委”干部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建立“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席会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和“四民主工作法”,实行重大事项党员首议和决策票决制,保证村级重大事项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和党员带动下讨论决定。针对村民重点关心的村级财务问题,该村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先后制定、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和财务审批制度,将制度制作上墙,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确保减少农村干群矛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曹楠楠 通讯员 蓝纯洁)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三擎”聚才向未来——陆丰市着力打造人才集
[汕尾资讯] 南方医科大学服务队赴陆丰开展多维服务 让政
[汕尾资讯] 风雨之中显担当——陆丰市党员干部全力防御强
[汕尾资讯] 陆丰开展全域卫生整治行动
[汕尾资讯] 300多名陆丰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参加无偿献血
[汕尾资讯] 超20万亩陆丰早稻开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