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今天的沉稳娴熟,十七年来,她在小小的三尺讲坛上辛勤耕耘,精心培育新苗,播洒满园春色;她倾注心血每一天,犹如丝丝细雨,润物无声,以自己的坚定执着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她就是在2014-2015学年度被评为“陆河名师”的河口小学教师朱美娜。 爱,让笑容绽放 朱美娜用爱心带的班级,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在她的班上有一位黄旭同学,是个双脚残疾的孩子,单亲家庭,靠年迈的父亲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维持一家老小生活,家里生活艰苦,生活在这种境况的他,没有童年的欢乐,心灵十分脆弱。朱美娜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把最多的关爱留给黄旭,并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渐渐地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绽放出美丽的笑容,毕业时他发自内心地对朱美娜说:“谢谢您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 育,让桃李芬芳 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最深层次、最高境界。朱美娜总是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因事因人施以关怀帮助,给予教育引导,以期待鼓励的眼光赏识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引领学生,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 班里有个女孩,性格内向,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朱美娜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发现她的朗读很有感情时,就让她在学校每天的晨读课中,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班里的主题班会课她主动报名当主持,学校的演讲比赛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去。学习成绩更是突飞猛进,今年六年级升中考试更是以语文科92分、总分275分的成绩名列全镇第一。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朱美娜就这样通过自己的赏识激励着学生发展,用执着和热爱,倾心浇灌,让幼苗茁壮成长,让桃李吐露芬芳! 研,让硕果累累 活泼、开朗、自信的朱美娜对教师这一行业一直充满热情。她与时俱进、潜心钻研,以严要求高标准来衡量自己,不断给自己施压,工作之余,勇于探究,并熟练掌握了多媒体的运用、电子备课等技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她订阅大量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渐渐地朱美娜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清新自然,轻重有致,充满激情,带出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大家都说:“学生放在她班里,领导放心、家长开心,学生高兴,任课教师舒心。” 朱美娜不仅仅满足于把课上精彩,同时努力探索着教学的真谛,不断实践着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着教学改革,在教育科研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步,她不知放弃了多少节假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断进行课题研究。她先后参与实施“十二五”市立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和《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研究》,并主持省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在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的思想指导下,改进阅读教学的研究》。 作为全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朱美娜在不断进取的同时,积极发挥着引领新人的作用,尤其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方面更是尽其所能,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能少走弯路,迅速成长。如同事杨美,在她的带领下成为了学校的又一名师,2014年获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由朱美娜指导的同事罗影妹、朱惠莲,分别在县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朱美娜在学校积极营造和谐、团结、共同发展的良好的教研氛围,多渠道开展教研活动,使学校的语文教研组成为了最有朝气和活力、团结又进取的先进小组,并于2008年获市课改先进小组。 一路艰辛一路歌,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十多年来朱美娜在教育教学中默默耕耘、潜心钻研,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她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育人无痕?魅力班主任》荣获省二等奖;《在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让孩子在快乐中写作》荣获市一等奖;德育论文《做一个魅力型班主任》荣获市二等奖等。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中队”,“文明班级”。她本人也多次获得县“优秀辅导员”、“县优秀教师”,在第五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大赛汕尾市选拔赛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2015年参加镇、县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比赛荣获一等奖;主讲的镇习作示范课《我的理想》,倡导让孩子在快乐中写作,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这一教学模式在全镇中小学推广。(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曹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