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海风大网佬

[其它] 谈股论金:您的投资您做主,我的看法您参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4、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救市?
在我看来,答案就在政治局会议里提出的四句话中,关键词是:改革、制度建设、激发活力、长期健康发展。
据此,我认为,为了既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又能真正拯救股市周而复始出现的危机,使A股市场激发活力,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解决一下深层的问题。
不能仅停留在喊话和表态上,要避免重蹈2015年救股灾时不信守承诺,搞权宜之计的覆辙,即所谓的“4000点只是牛市的新起点”,“4000点以下不发新股”,“4500点以下救市买入的股票不减持”。实际上,在3000点以上,21家券商联盟就将股票减持为零了,国家队也减持了不少。
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如刘鹤副总理要求的:“现在是一个行动胜过已达纲领的时候了!”
我以为,那就要通过改革,触动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用法制建设,治标又治本。
其一,扭转长期来对一二级市场的错误定位。
加强股市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能简单地把重点放在新股扩容上。国际成熟股市即便在10年大牛市中,也很少大发新股扩容,应该很说明问题。
重点,或主战场,应是激活股票二级市场。通过并购重组、借壳上市,将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做优。这是更有效地加强直接融资,也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效率最佳、最快捷的手段。
如果说新股扩容是向二级市场不断抽血,会引起投资者恐惧,那么,并购重组,则是源源不断地向二级市场注血,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只有把二级市场搞活了,市场各方的财富都增长了,才能提振广大投资者信心,有效地拉动投资、消费和实体经济。
近10年,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振兴股票二级市场,营造长期牛市,来化解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促使经济复苏的。这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成功经验,很值得A股管理层吸取和借鉴!
其二,改革新股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公众公司的要求,拟在新股上市前,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控制在33%以内,将其剩余的股权则变为优先股,只能获取红利,永远不能抛售。
这样做的好处是:迫使企业在上市前,就做好长期投资实业的准备。上市后不敢轻易减持股份,稍不留神,控股权就被别人并购了去。不仅杜绝为圈钱上市、捞一把就走的短期行为。同时,其持有的优先股,也较难用于质押融资,避免目前上市公司大面积股权质押危机在今后再次发生,还可有效消除上市排队的企业“堰塞湖”。
其三,对大小非限售期重新加以界定。

2005年股改时,非流通股向流通股东10送3股后,才获得大小非3年和1年的解禁权。而此后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向流动股东付出对价,就获得流通权。因而,大小非不问价格地减持,已成了广大投资者最为恐惧的故事“公害”,
为此,建议通过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平台,由广大投资者网上投票表决,修订大小非减持规则:将小非的限售期改为3年,大非的限售期改为8—10年。既可鼓励上市公司大股东长期投资,又可减少大小非解禁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和对投资者的伤害,同时也是对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的有利保护。
其四,建立集体诉讼制度。

在强化退市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对造假上市、欺诈上市、严重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不仅从严刑事处罚,而且要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管理层、以及相关的责任人进行经济赔偿,罚得他们倾家荡产,以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此制度即可威慑造假欺诈上市行为,也可减轻新股大量排队上市的压力。美国很少有企业愿意上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恐惧法制的严厉。

五,回归国务院原有为资产重组松绑文件的规定。

即取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的审批,改为事中、事后监管。既可提升并购重组效率,又可防止在审批过程中的权利寻租行为发生。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2: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2、管理层为何心急火燎地救股市?

这并不是为了救股民。因为监管层早就说过,他们“只管监管,不管股指涨跌。”
说穿了,这次是为了救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危机!
据权威的数据统计,至10月24日2603点收盘,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数达到4.3万亿元,加上0.78万亿的场内融资盘,共5.08万亿。数量远远大于2015年夏时的2万亿场外配资盘导致的流动性危机引发的股灾。
据推算,一旦跌破了2500点(或像有些人预言的要跌到2200点、2000点),管理层也允许达到爆仓程度的股权质押盘按规定强行平仓,那么上述两股力量争先恐后地平仓,将会导致大盘连续地出现千股跌停,以致陷入整个大盘跌停、比2016年年初熔断还厉害的流动性危机,届时所引发的,就不仅仅是2015年的股灾,而是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输掉贸易,并将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
因为, 这一次与2015年情况不一样。不只是2万亿场外配资盘把筹码扔给了二级市场投资者,而是95%以上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大股东,把股权筹码扔给了金融机构,包括券商、信托、银行,其对市场的危险及危害程度要严重的多。
所以,从10月18日2486点开始,从一行两会到国务院“金稳委”,再到政治局,以鲜明、果断、坚决和强硬的姿态救市。怕跌喜涨,几乎每天夜里或盘中都发利好,简直是判若两人。短短2周,救市的效果就很明显:上证指数从2449点—2676点,涨幅9.27%;深成指从7084点—7867点,涨幅11.06%;中小板从7118点—7908点,涨幅11.1%;创业板从1184点—1349点,涨幅13.94%。有力地制止了市场舆论所谓的“在2449点政策底后,还要去寻求‘市场底’”的势头。
3、至今出台的利好救市政策有哪些?
据统计,两周来,管理层相继推出的利好政策有10多项之多,但我认为,主要的利好就是以下几项:
第一,相继组织到各地政府和金融部门约5000亿资金,用于驰援各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止血”作用;
第二,鼓励并放开并购重组和借壳上市;
第三,证监会罕见声明:减少对市场交易行为的行政干预。这是向市场自我纠错;
第四,引进4166亿养老基金,并从9月底已经开始投资,这是长线资金;
第五,上升到政治局会议层面表态:“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使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此利好力度前所未有。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2: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李志林:A股如何才能激发活力、长期健康发展?
本周,当出现“黑色星期一”、周二上午下探2521点时,10点30分,证监会网站罕见地发布了3项声明,刺激股市大涨两天。周四一早,政治局会议公报罕见地表示要“激活股市”,周四夜又传来了中美领导人就贸易进行了气氛缓和的通话消息,人气大振,致使周五上证50、沪深300、上证综指、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再度大涨3.36%、3.56%、2.7%、3.96%、3.49%、4.82%。全周,六大指数均收出2.99%、3.67%、3.01%、4.63%、4.84%、6.74%的大阳线。
人们定记得,28年中国股市历史上,类似的利好刺激下的大阳线,不知有多少次,但过后无不跌回原地。直至2018年10月19日的2449点,竟然回到了12年前的2006年年初的位置,让世人嘘唏不已!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政治局会议的要求,使A股“激发市场活力、长期健康发展”呢?市场各方必须深入地研究和剖析以下问题:
1、股权质押危机是怎么来的?

从表象看,今年8个月中,大盘从3587点—2449点,跌幅31.72%;创业板更是从1918点—1184点,跌幅高达38.26%,是金融去杠杆和贸易摩擦造成的。但实际上,是3500多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所造成的。
那么股权质押危机又是怎么形成的?
一是连年来的新股扩容大跃进导致的。从2016年中以来,共发行了约800只新股,堪称世界股市的奇迹,竭泽而渔,供严重大于求、终于把市场压瘫了。
二是比新股首发融资多3—8倍的大小非疯狂地减持。造就了上市公司数千个新亿万富翁,却把二级市场的股价打的一地鸡毛。
三是价值导向误导。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充斥着这样的舆论:“今后只有‘二’的股票,即大盘蓝筹股会涨;而‘八’的股票,即绝大多数中小盘股,都将跌成香港的‘仙股’,跌到几角几分”,“投资者为了能活下去,应果断杀跌,能拿回多少算多少”,吓得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者恐慌性地割肉离场。

四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和打压市场。例如,把举牌的某些机构称为“土豪”、“大鳄”、“妖精”、“害人精”、“即将进入牢狱之门”。又如,违背常识地公开反对二级市场并购重组,尤其禁止借壳上市。再如,禁止市场“炒小、炒小、炒差、炒重组、炒高送转、炒一字板”,对大单买入和卖出的机构和大户进行电话干预,甚至冻结账户等等。这就把活生生的市场搞死了,迫使大量资金退出股市。

五是个股比价严重失调,导致蓝筹股、白马股、绩优股、高价股跳水下跌不止。遂引发投资者不问个股价值如何,不问质地好坏,不问市盈率多少倍,凡是跌得少的都要补跌,捞回多少算多少的恐慌绝望气氛。

于是,大量的个股跌幅在70%以上,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股也快速跌幅达50%,从而进入了强行平仓线和爆仓线,一场人为制造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A股,摧毁了“金稳委”8月会议所作的“风险基本可控”的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36华联控股
请问,千岛湖股权交易的利润19000万是否已计入三季报?谢谢
华联控股:
没有,该投资收益将在2018年第四季度进行确认。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600811:东方集团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
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8年8月30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同意公司以人民币2亿元至5亿元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50元/股。上述股份回购事项已经公司于2018年9月17日召开的2018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前,公司尚未实施股票回购。公司将根据《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业务指引》等规定以及公司回购预案,于回购期限内进行股票回购,并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8年11月3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元首通话释放积极信号 外交部长篇幅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李司坤]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在通话中表示,美方重视美中经贸合作,愿继续扩大对华出口。两国经济团队有必要加强沟通磋商。特朗普还表示,支持美国企业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11月2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来自路透社的记者就此事提问说,特朗普称与习主席的通话十分积极,中方如何看待两国领导人的此次谈话?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从两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第一层面,陆慷表示,我也同意这个通话是非常积极的,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的探讨,就中美关系中的重要议题,和共同关心的一些其他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陆慷说,两国领导人确实谈到了经贸关系,我想这里面还是有一些有共同的看法的。

  首先,两国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特朗普总统一开始也说美方非常重视中美经贸关系,习近平主席也强调了,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就中方而言,我一直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

  其次,两国领导人同时也认为,应当加强双方间的经贸往来:特朗普总统明确讲美方还是希望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他还特别提到他跟很多美国大公司、大企业的负责人直接交谈过,支持他们积极参与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习近平主席也说,我们还是希望中美经贸关系得到良好发展,我们也很高兴看到,很多美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

  陆慷指出,两国领导人确实也谈到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应当责成双方的经济团队就彼此关切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磋商,“我们希望磋商能取得积极成果。”

  第二层面,陆慷对中美之间出现了经贸分歧应该怎么谈做出回应。他说,双方应当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解决彼此的关切,应该本着平等的、互利的、诚信的原则开展磋商,这样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成果,也是两国领导人昨天在通话中所要求的,“这样一个结果才是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的。”

  就在两国领导人发表谈话的数小时后,美国司法部对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台湾半导体公司联华电子及三名台湾人进行起诉,称后者从一家美国科技公司窃取商业机密。上述路透社记者结合此事进行了追问,他说,我想知道美国到底是真诚的吗?为什么美方说的和做的好像不一样?

  对此,陆慷回应道,希望两国的工作团队都能够严格地遵循、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

  “特朗普总统昨天在和习主席通话的时候表达了美方愿意通过对话来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的愿望,”陆慷说,“我们认为这一愿望是符合美国的自身利益的,当然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他说,两国领导人昨天一致同意双方的工作团队应该严格落实好这些共识,“我们希望两国的工作团队都能够严格地遵循,落实好这些共识,真正做一些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以及真正为两国工商界和两国的消费者带来福祉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系统多项举措提振信心稳定市场

  在促进民营企业融资方面,证监会组织交易所债券市场启动了信用保护工具试点,探索通过信用增进工具减少投资者购买民营企业债券的顾虑,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首批已推出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四单民营企业信用保护合约。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为非上市民营企业,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民营企业。

  同时,推出纾困专项债。近期,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继推动设立纾困基金、资管计划等,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境。

  在促进并购重组市场方面,交易所也提出积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持力度,积极化解市场风险。

  在支持上市公司回购方面,交易所在着手制定修订股份回购的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公告格式指引,以引导上市公司依法依规履行好信息披露义务,帮助公司办理好股份回购相关的交易、过户、库存、注销、转让及债权人保护安排等各项具体业务。过去一周,以后近百家企业披露了股份回购相关公告。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优化交易一线监管制度,努力为投资者营造公平有序的交易氛围。结合当前市场形势,立足于交易场所的自律管理定位,坚持基于监管规则、以市场自我调节为主、监管引导为辅的原则,审慎评估并适度调整交易监管相关措施,避免影响干预正常交易行为;充分尊重投资者的自主交易权,把握好交易监管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交易监管工作的可预期性和适应性。同时,继续强化一线监管履责,对于明显涉嫌市场操纵等各类证券违法违规的行为,上交所还将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精准打击制止,做好最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行使公平交易权利的守门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盘中三大声明”实质举措落地!优化交易监管上交所有四大安排
上交所在2日的答记者问中表示,将不再采用口头提醒等“窗口指导”方式,严格慎用暂停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管”,上交所表示还将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建立并完善了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的动态监管机制,对于涉嫌违法违规在事中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并向证监会上报案件线索。
证监会“盘中三大声明”中提到:

  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

  二是优化交易监管。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三是鼓励价值投资。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这些举措中的优化交易监管,格外吸引市场关注,今天上交所的调整安排,给市场吃了定心丸。

  一线监管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

  10月30日,证监会在盘中用声明的方式释放了近期的三大改革路线,其中有一点备受关注,即优化交易监管。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针对此,上交所新闻发言人给出了解释。交易监管是市场的基础性工作,既要严守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维护交易秩序的底线,也要促进交易通畅,减少和降低不必要的阻滞。多年来,上交所交易监管工作一直根据市场形势和需求,在严守底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

  今年6月底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沪指整体走势偏弱,投资者情绪较为谨慎。在交易一线监管过程中,上交所及时优化了交易监管方式:

  一是不再采用口头提醒等“窗口指导”方式,严格慎用暂停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

  二是对过度投机炒作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主要以向会员发送风险提示函的形式,要求会员向投资者提示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三是对明显涉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事中及时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并及时向证监会上报案件线索;

  四是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建立并完善了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的动态监管机制。

  这是根据市场运行状况对一线监管的动态调整,对于异常交易行为,交易所往往对密切监控,对于可能严重影响证券交易秩序的行为,交易所多采用暂停账户交易、让会员详细信息披露等方式来强化一线监管,此次调整后,上交所将主要以向会员发送风险提示函的形式,要求会员向投资者提示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违法违规的行为不管不问,市场监测分析还会强化,对于涉嫌违法违规的,事中事后的监管措施也未言放松。

  动态调整不论监管松紧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特别说明,交易监管工作的不断优化,目的是促进财富创造和资源配置的要素通畅流动。这项工作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回购和并购重组,与鼓励价值投资、引导增量资金入市等工作一道,构成了近期资本市场系统性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对这项工作不宜简单认为监管尺度是“松”了还是“紧”了,投资者在合法合规的公平、正常交易得到鼓励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本周确实没有发布IPO批文的安排
本周五证监会未发布IPO批文消息,这引发了市场猜测,大家都在等待接下来的30多个小时,本周批文会否落地。证券时报了解到,本周确实没有发布IPO批文的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IPO暂停。按照发审会安排,下周还将审核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IPO审核环节还在继续。IPO批文下发暂缓,体现了监管层呵护市场、稳定市场的用意。不排除批文会出现短暂空窗期,IPO是否实质性暂停还需看证监会对发审会审核的安排。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22: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36华联控股前九月净利减少31.71%至7.38亿元 营收27.11亿元
10月30日,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每股收益0.647元!

  同日,华联控股公告表示,杭州华联进贤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转让方,拟转让其持有的坐落在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集贤路18号的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土地、房地产及构筑物、设备、长期待摊费用、其他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有偿转让给杭州淳安华联置业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1.43亿元。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2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股份回购向外界传递了股价低估的信号,如果注销则可提升股票含金量,利于股价上涨。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

  释放四大信号

  经济日报刊文指出,证监会在关键时刻发文,目的就在于以重拾信心、强化信心为重点,向资本市场释放出稳信心、稳预期的强烈信号。

  信号一、让市场交易快起来火起来

  声明原文: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症状:当前市场在交易环节还存在不少阻力。特别停牌制度、选择性监管、弹性监管等现象,让市场失去了不少的活力,市场流动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细读证监会声明,不难发现,监管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决心扫除市场交易中的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让市场交易快起来火起来。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投资者公平交易:一是优化监管、交易程序。通过完善金融监管程序,在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同时,优化正常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者入市。同时,也要使金融监管程序制度化,稳定投资者的预期,这有利于培养长期投资价值观。二是避免监管机构直接干预市场。让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市场预期自由买卖,让上市公司根据自身需求自由实现股权回购,减少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实现公平交易。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说,随着我国监管力量的加强以及监管理念的转变,将减少保姆式监管,更多地发挥市场自我监管的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公平的交易环节,使投资者有更多机会进入资本市场,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这次声明中对监管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在监管明确方向之后,投资者会有章可循,交易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

  信号二、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更有信心

  声明原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

  症状:当前,上市公司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三高”并购后遗症频发、部分公司风险集中、个别公司业绩真实性存疑,有些公司还存在内外部治理隐患等。

  资本市场是否能够良性运转的前提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投资者信心归根结底来自上市公司业绩。因此,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治本之策,声明抓住了重点。

  卞永祖认为,资本市场是否能够良性运转的前提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对公司质量的判断来源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因此,让企业及时、准确、透明地披露信息,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判断,减少误导信息的传播空间,从而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建立。

  信号三、鼓励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稳定股价

  声明原文: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

  症状:此前,资本市场存在的允许股份回购的情形较少,实施程序较为复杂,公司法修改落地,股份回购制度也将升级。2016年以前,并购重组市场处于井喷状态。随着监管加强,并购重组遇冷。进入2018年,监管层希望为并购重组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鼓励回购和并购重组,有助于稳定公司股价,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权益,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刘有华表示,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这一条,最近几天上市公司回购的公告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国平安的千亿回购计划,从中国平安的股价走势来看,市场还是买单的。所以如果在政策上鼓励更多的上市公司回购,那么对投资者信心是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信号四、长线资金是股市“压舱石”

  声明原文: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症状:中国股市不缺资金,缺的是长线资金。当前,A股的资金以短线资金为主、投机性强。短线资金只是在A股里面打游击、赚快钱,这就导致A股经常涨一天跌三天,很大程度是短期资金炒作所致。

  作为主流投资的中长期资金,将成为稳定股市的基本力量,其示范效应会抑制股市短线过度炒作,形成良好投资氛围,提振投资者信心。

  卞永祖说,资本市场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资产保值功能,鼓励长线投资者进入,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也就有利于投资者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投资者更多通过股票保值和分红来获取利益,减少投机行为,能促进市场良性长远发展。

  刘有华认为,今年以来,监管层也在积极引导长线资金的入场,包括MSCI和富时指数等国际资金,另外,养老保险等都在加快入市的步伐,监管层的表态,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长线资金入市,提振市场的信心。长线资金的入市,对维护股市的稳定,减少短线进出对市场的冲击有很大的作用。

  资本市场还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资产保值功能,鼓励长线投资者进入,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投资者更多通过股票保值和分红来获取利益,促进A股市场从投机型市场向投资型市场转变,促进市场良性长远发展。

  外资逐步看好中国资产

  随着A股逐渐回归安全区间,其投资价值正吸引着外资持续不断入场。日前,有着美国对冲基金教父之称的雷·达里奥所创办的桥水基金发布报告称,全球投资者已开始转向中国资产。

  报告指出,相比中国经济规模、地位及其金融资产,大多数全球投资者的中国资产持有量不足。过去一年,这一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最近外国投资者加快购买中国债券和股票。这些走势反映了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提高中国市场的对外吸引力,主要全球指数也逐步纳入中国资产。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9: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回升到近年来较高水平,进出口较快增长,利用外资稳步扩大,秋粮获得丰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是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

  会议强调,面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维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使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发挥作用。

  会议要求,扎实做好年末各项工作。要抓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和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好冬季各项民生保障工作,特别要保障好群众温暖过冬,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抓好安全生产,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21: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600811东方集团公布2018年三季度的业绩:营业收入77.1亿元,同比增加50.6%,每股收益0.208元,比去年同期0.16元增加30%,每股净资产5.62元。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2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b]证监会: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 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b]
证监会正在按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推动以下三方面工作,回应市场关切。

  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

  二是优化交易监管。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三是鼓励价值投资。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险资入市新政出台 设专项产品防“野蛮人”
监管层多次公开表态,将险资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推上舆论风口,持续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为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维护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多位专业人士认为,上述举措对险资入市敞开了大门,通过专项产品不纳入险企的权益投资,可防止之前“野蛮人”现象。由此,险资本来对标的选择就比较谨慎,监管放宽限制,债市和非标类资产估计行动的可能性不大。

  险资迎政策利好

  曾担任某寿险公司高管的人士认为,“虽然是以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的名义,实质上是将险资请回到股市里。可以说给险资进入股市敞开了大门。关键在于以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的名义可以设立专项产品吸收险资进入股票市场,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这对于险资是重大利好,历史上对险资进入股市没有像这样宽松过。”

  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专业人士认为,当下保险资金到期、资产规模持续提升、非标扩容受限,加上资管新规严控投资标的,权益类资产本身就是险资的重要选择,本次放开比例,险资正好可以加大配置之前心仪的包括股票在内的权益类资产,这对险资来说是好事。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4.92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配置银行存款1.93万亿元,较年初下降22.42%;债券5.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89%,占比34.5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8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18%,占比12.30%。

  截止到2018年8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7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9%。银行存款2.16万亿元,占比13.75%;债券5.53万亿元,占比35.20%;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95万亿元,占比12.43%。可以看到,保险资金用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在逐渐上升。

  某券商分析师认为,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主要是考虑到当前两条监管规定:一是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30%;二是单一股票账面余额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5%。对于大型上市险企而言这两个条件的空间都很大,是否纳入权益比例监管影响不大。主要是考虑到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可能权益类投资占比相对较高或者总资产规模较小,吸引或者鼓励中小保险公司的资金共同参与化解股押风险。

  据悉,目前已有一家保险公司,通过接盘自身大股东手中一家上市公司股权,化解其股权质押比例高的风险。

  入市路径及风险管控

  多位专业人士认为,目前险资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质押风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保险公司或保险资管公司直接入市,加大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提高股权投资比例;二是发行资管产品,对接资本市场的部分基础资产,提供资金和流动性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院保险副主任朱俊生认为,在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同时,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也不能小视,且部分险企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而保险资金通常有最低保证收益的要求,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因此,秉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以及加强防范风险的意识仍然非常重要。

  上述分析师进一步指出,股价波动方面会是各家险企考虑的重点,虽然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但是必然会在IFRS9(新的会计准则)之下对部分公司利润造成波动。险资如通过持股达到长期股权投资条件按权益法入账,则可以绕开IFRS9的影响;或通过产品设计的方式,设立专项基金产品、类似转债基金或者与券商合作成立类固定收益型资管产品,同样可以一定程度减小净值波动的影响。

  某保险资管公司项目经理认为,监管这次政策出台确实很大手笔,也是银保监会合并后首次明确鼓励险资救市。类似于2015年救市,应该会有大的险资领头开始介入。但是对于专项产品的设计,特别是标的公司的选择(估计初期还是以有国企背景的为主)以及退出方式,应该还是需要好好考虑。

  “险资其实本来对标的选择就比较谨慎”,上述项目经理进一步认为,近一两年,不管是股市或债市,或是非标类产品,标的选择很严格。从目前情况来看,监管放宽限制,债市和非标类资产估计行动的可能性不大。股市的话,目前这个行情,险资现在大举进入可能性也不大,估计还是要看监管政策能不能把市场基本面稳下来。

  某保险资管内部分析人士认为,在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同时,基于保险资金风控的要求,险资介入的股票可能是以“稳、大”为主,因此不排除加大大蓝筹白马股股票配置。

  “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表现出‘类滞涨’,根据美林投资时钟,在滞涨区域最好的就是持有现金。而科技板块是成长板块,有国家政策支持。消费类板块有充足现金流,在熊市情况下,一般像这样有较充足现金流的公司能跑赢其他类行业。那么按照这个思路,股票类投资最好的就是有现金流汇款的公司。科技类和消费类、医药类都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和保险资金特性相匹配。”上述内部人士说。

  多重限制激进投资

  某保险资管公司专业人士认为,此次鼓励“救市”与2015年不同的是,从监管引导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所设的专项产品不纳入险企的权益投资,是为防止之前的“野蛮人”现象。

  上述保险资管项目经理具体分析认为,“偿二代”下,承保高价值率产品、传统险销售将相对提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但是高预定利率产品、高现价产品等万能险激进型产品过度销售将显著降低偿付能力。此外,考虑到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投资配置高度相关,激进的股票投资将会降低偿付能力。权益类资产对保险公司偿付率影响比较大,影响到险资救市的可能性以及资金量。而设立专项产品则有点像非标产品中的明股实债,最后退出是要有明确规定的,险资资金只是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角色或者说提供长期的过桥资金,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野蛮人”行为。

  实际上,2015年6月为了“救市”,监管放开一定投资比例之后,曾有一段险资大规模举牌上市公司从而引起巨大争议的过程。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间,股票市场共有273条举牌公告中,其中保险公司就有68条,占比1/4,消耗资金已经超过1700亿元。

  2015年,共有36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涉及银行、房地产、能源等多个行业,2016年逐渐下降为15家。

  期间,万能险产品充当举牌资金的“弹药”,几乎独当举牌大任。保险公司通过销售大规模万能险,给予投保人高的回报来获取大量保费,使公司的资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扩张。一些保险公司在投资端高比例投资权益资产、博取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狂飙突进之后,充当杠杆收购、举牌潮弹药库的险资,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质疑。

  2016年下半年开始,原保监会提出“保险回归保障,保险业姓保,监管姓监”等要求,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保险回归本源。2016年末,证监会相关领导“野蛮人”言论,更是转变了保险业监管的风向。

  此后,原保监会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严格监管险资,尤其2017年1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强对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重大股票投资行为的监管,防范个别公司的激进投资行为和集中度风险。关键不仅收回了在救市时放宽的险资投资比例,还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机构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新增投资部分必须使用自有资金。

  数据显示, 2017年全年,保险公司仅有8项举牌公告。而2018年截至10月16日,仅有6起险资举牌事宜,涉及4家保险公司、5家上市公司。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来引领A股走出困局:机构投资者入市 奉行价值投资
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长期资金“接踵而至”。

  在业内人士看来,养老目标基金接连获批、人社部加快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其共同指向就是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入市。

  长线资金入市有利于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机构占比提升则有助于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低估值、高股息、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得到市场认可,通过市场机制助优汰劣,最终能够提高A股市场的配置效率,引领A股走出困局。

  长线资金“接踵而至”

  据最新消息,在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接力发行,陆续拉开销售大幕后,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也拿到了“准生证”。目前已有3只养老目标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并快速进入运行阶段。

  从居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来看,未来养老目标基金的需求量十分庞大,这类产品有望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10月8日,人社 部刊文指出,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已有14个省区市进行委托投资,投资总金额近6000亿元,未来还将加快推进职业年金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运营进程。

  事实上,职业年金在“入市”路上也再进一步。据了解,21家机构近期将完成“中直职业年金”的述标工作。据推算,职业年金初始入市规模近千亿元,未来每年还将有增量资金不断入市。

  此外,理财新规明确银行理财子公司可直接投资股票,申万宏源(4.440, -0.08, -1.77%)分析师认为,虽然短期增量资金有限,但基于净值化的要求,未来银行的权益资产配置占比肯定会逐步提升,长期增量资金可观。当居民理财资产通过理财子公司机构化之后,公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也有望呈现机构化特征,资金的期限结构、专业化程度及理性程度有助降低市场波动率,实现A 股投资者机构化水平的提升。

  除了境内长线资金稳步增长外,外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今年以来,外资净流入A股总体规模接近2300亿元。近日,上交所表示,将继续积极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投资A股。进一步推动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主流指数提升A股纳入因子权重,加大向境外投资者推介A股的力度,增强A股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配合境内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等政策,积极研究出台支持长期资金投资A股的有效措施。

  持续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

  近期鼓励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频出,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人社部加快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证监会提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等,在招商证券(12.790, -0.41, -3.11%)策略分析师看来,其共同指向就是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入市。

  目前来看,个人投资者和一般法人仍然是A股市场最主要的投资者,各类机构占比仍较低。散户在投资中容易形成“羊群效应”,造成股市大起大落。

  随着外资不断流入,A股投资者结构有所改善,外资的持股占比甚至可比肩保险和公募。但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认为,相比美国股市等成熟的资本市场,A股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过高,机构投资者力量薄弱,因此,监管层一直强调要引入机构投资者,扩大对外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富通国际投资部总监孟宁看来,随着业内一批大佬逐步离开公募行业,以及更多投资经验不足的年轻基金经理加入,A股市场曾一度流行炒作之风。即便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步提升,但部分机构的操作却在散户化。

  不过,随着外资话语权的提升,这些长期资金有望重塑A股市场中长期的选股逻辑和估值方法。

  价值投资引领A股走出困局

  长线资金入市有利于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机构占比提升则有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崛起,更重要的是,低估值、高股息、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未来有望持续得到市场认可,通过市场机制助优汰劣,提高A股市场的配置效率。

  圆信永丰双红利基金经理洪流认为,随着A股投资者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养老金、社保、海外机构等机构投资者比重逐步提升,价值投资将逐步引领A股市场走出困局。洪流认为,当前应坚持底线思维,优选核心资产、低估值高分红资产来对冲风险。

  长信基金绝对收益部副总监黄韵认为,随着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上升,A股市场将逐渐与美股、港股接轨,优质公司将获得流动性溢价,而业绩不佳或者偏题材炒作的公司则面临流动性折价。在她看来,选择优质标的也是破解市场下跌行情中权益类基金净值回撤较大的方式。

  据孟宁观察,A股正在发生两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投资者结构在变化,另一方面市场的资产结构在变化,优质的核心资产获得市场更高的关注度,而偏题材炒作的资产开始呈现出缩减趋势。上述两大变化会强化一个趋势,即长期价值投资的增量资金开始增加,偏投机炒作的短期资金会有部分被替代。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9: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在博鳌论坛上被评为“中国地产风尚大奖•2017中国年度投资价值上市企业”、“2018中国房地产资本价值卓越企业”等称号。
一、财务与经营分析:
1、基本财务数据分析
华联控股近5年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表:
营收和利润(亿元)
图表显示,5年来,华联控股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扣非净利,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多数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21.71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39.71亿元,同比增长82.88%。相应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从13.48亿元和7.13亿元上涨到13.43亿元和13.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40%和87.53%。
从上表可以发现,华联控股自从2015年开始业绩稳步增长。
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2.05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39.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8.56%。
扣非净利则从2014年的-0.12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13.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81.35 %。

随着华联控股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和对成本费用的良好控制,华联控股2016、2017年都实现了营收、净利和净利率三重增长的大好局面。
华联发展集团近5年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表:
营收和利润(亿元)
从上表可以发现,华联发展集团5年来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良好,且基本呈现逐年增速上升的趋势;在营业收入构成方面,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上表可以发现,华联发展集团自从2014年开始业绩稳步增长。
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23.77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54.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06%。
扣非净利则从2014年的0.63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13.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77.14%。
ROE=净利润/净资产,从2014年的1.55%上涨到2017年的18.0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26.62%。
2、 与同行重要数据比较
(1)负债率
据中证报日前报道,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13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9.42%,已达到2005年以来最高点。一季报显示,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中交地产、绿地控股、泰禾集团、*ST松江、阳光城、信达地产等近20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85%,有近一半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
2017年,开发企业净负债率最高的云南城投达到543%,融创为260%、恒大280%。2017年上半年,融创资产负债率达到 91.92%(债务/资产),在中国资产最大的 10 家地产公司里排名第一;碧桂园上半年资产负债率达到 88%;万科上半年资产负债率达到 82%。
但华联控股负债率只有42%,华联发展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同样也很低,不到50%;
(2)净利润率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13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998.84亿元和334.57亿元,净利润率大约为11%;
但华联控股达到25.62%左右,华联发展集团2017年则达到24.38%,2016年甚至达到31.58%。
华联控股还因净资产收益率表现突出、结果排名超过净利润总额名次的现象:在“2017年房地产开发行业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百强排行榜”中,万科A以280.52亿元位列榜首,保利地产和招商蛇口排名第二和第三,而华联控股以13.43亿净利润位列百强32位,位列12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利润排行第25位;在深沪两市3024家上市公司中,华联控股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19位。
3、转型发展带来的业绩井喷
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近5年的基本财务数据图表,就会发现,无论华联控股、还是华联集团,2016年、2017年的业绩均大有井喷之势。
从营收上看,华联控股2015年增加了2.04亿,2016年增加了17.62亿,而2017年一年营收就增长了18个亿(与上年比)。
这18个亿是什么概念?对比华联控股2014年的数据就能发现,
这18个亿的单年增量营收相当于2014年全年营收的900%。相对应的,2017年单年新增扣非净利6.25 亿元,比2014年全年的净利还要高。
换句话说,2017年华联控股通过自己的努力,单年“新创造”出近 9个华联2014年版出来,这种增长不可谓不惊人。
从2014、2015年来看,前两年还在个位数上盘旋徘徊的华联控股房地产业,一旦进入2016年以后的收获期后,马上就显示出“一飞冲天”的强大动力,营业额突然进入十位数,且2017年又比2016年增长80%多!这样的“凤凰涅磐”般的巨变,其实正是该公司完全摆脱高风险产业、度过转型初期的地面滑行后,最终如同飞机那样昂首起飞的成果。
由上表可见,尽管有色金属销售仍是集团收入中份额居第二位的收入来源,但近5年来,作为集团核心业务的房地产销售的比重却在井喷式增长,房租及管理费及其他业务的份额也在不断稳步增加。这显示出集团和其旗下的控股公司并肩走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的可喜变化。考虑到集团目前已经投入巨量资本的多个大型项目尚未进入收获期的因素,可以预见未来必然会有更进一步的长期化的加速度发展趋势。
二、高质量发展启示录
那么,从90年代中期的一个陷身夕阳产业困局、资产年赢利率还只有0.5%的举步维艰的生产型企业,到如今有多项指标都显示出企业健康发展的新型现代公司,华联发展集团及其旗下重要成员企业华联控股是怎样突出重围、一步步华丽转身、最终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的?
1、紧密追逐时代潮流 不断推动转型调整
华联发展集团的源头企业成立于1983年,是由原国家纺织工业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十八个省、市纺织工业主管部门等21家股东在深圳特区共同投资创办的纺织窗口企业。
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深圳惠中化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为“深惠中”),系1985年由华联集团、深宝恒等企业出资5000万元合资兴办的一家深圳市最早从事专业化纤产品生产与经营的国营内联企业,创办初期,虽产品单一,但也产销两旺,取得了较好的效益,1994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发行11935万股A股(股票编码为000036)。1998年6月,深圳宝恒公司与华联发展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将其所持有的“深惠中”30.72%的股权有偿转让给华联发展集团,每股转让价2.2元,共计9000多万元。这次股权收购,使华联牢牢掌握住了“深惠中”的控股权,也为未来的资本运作和产业调整能够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后,“深惠中”先后更名为深圳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华联发展集团遭遇发展瓶颈:虽然资产已达到20亿元,但集团纯利润每年只有一千多万元。1997年,董炳根由中国服装总公司总经理调任深惠中第一大股东——华联发展集团总经理后,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启动华联“二次创业”,推动内部改革的深化。通过采取转让套现、股权置换和兼并收购等“三管齐下”的资本运营和一系列的改革调整,成功实现了“深惠中”两次增发,购并重组了波司登、杭州宏华数码等10余家企业,盘活存量资产20多亿元,成功实现了从单纯生产经营型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结合型的转变,推动企业走出了困境。
其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华联发展集团的经营风险逐步加大,以纺织服装为主的产业结构面临战略转型的巨大压力。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多方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华联通过转让波司登和余姚华联、宁海华联的股权,关停新龙、联昌、中冠、南华等深圳印染企业,逐步彻底退出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房地产业。
2002年,华联发展集团有效整合旗下地产、物业资源,组建了以深圳华联置业为平台的房地产集团,随后布局上海、杭州、千岛湖等,通过实施重点扶持和规模经营,稳健而快速地实现华联地产的跨越式发展。期间曾一度试水纺织业的上游产业PTA等石化新材料产业,但鉴于其发展面临国际油价变幻莫测、供求关系失衡等诸多风险,经再三论证,最终成功退出石化新材料产业。
此次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突出优势,降低风险,推进产业结构的实质性优化,奠定了华联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2009年至今,经过前期的产业转型、建设和探索,华联发展集团审时度势,退出纺织产业,放弃石化新材料产业,仅有的风险资产被成功剥离,在摸索中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和优化,主营业务全部转到城市运营,主要利润来源于地产销售和物业经营两大板块收入。形成了以房地产业为主、创业投资为辅的产业体系,以深圳、杭州、上海及其周边区域为重点的产业发展区域,最终走上了城市综合体地产开发运营的地产专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华联的跨越式大发展。
从“向产业链上游发力”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从“纺织服装及石化新材料”到“城市综合体运营商”,华联发展集团在不断的探索中,最终走向了一条光明大道。董炳根指出,“华联从2009年成功实现产业转型跨越发展后,实际上就开始真正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到2017年底,华联发展集团资产规模近150亿,净资产近74亿元,营业收入55亿元,净利润逾13亿元,三项主要财务指标分别是1996年底的27倍、17倍和100倍。
2、以产品创新为灵魂 将“品质”的追求置于“数量”之上
尽管华联发展集团在体量上与行业巨头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华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和差异化铸造竞争优势,将“品质”追求置于“数量”之上,通过提升品质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赢得业界尊重。在董炳根眼中,每一个房地产项目都是一件艺术品,他说华联在体量上不盲目扩大,就是希望能够在质量、建筑内涵上多花些功夫,不盲目追求项目数量,只有专注于品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华联每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力求创新,做出华联特色。华联城市山林花园入选国家地理杂志“100个中国最美丽的楼盘”,还被评为“达沃斯•2015中国十大人居范例金奖楼盘”;钱塘公馆获评2016年度中国十大超级豪宅之一,UDC时代大厦也成为杭州顶级的写字楼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认可和品牌影响力。高质量让华联获得了业界和市场的认同,建立起了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的房地产品牌形象。正是这些极具个性化的精品项目赢得了市场认可,也收获了远高于一般地产项目的利润。
如位于深圳南山华联纺织工业区的华联城市中心项目,综合应用了包括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等在内建筑行业10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42子项, 新技术应用种类多,覆盖范围广,特点突出,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耗、加快新技术普及应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该项目在项目建设工地上,智慧化工地、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安全文明、绿色施工等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作为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运营商,华联发展集团将为居民提供美好生活的产品与服务、推动城市健康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从城市运营的角度,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培育、开发建设等多方面,深入关注客户的需求,通过导入产业资源,推进产城融合,满足客户全工作周期的需要。
董炳根说,我希望华联发展集团能成为“百年老店”。要成为“百年老店”,企业文化理念、超越利润的目标追求、永远的进取和创新精神都不可或缺。在对企业涉及的各个方面做出综合的长远规划时,把企业生存作为最大利益,要求企业在长期运营中持续获得利润,而不是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的短浅指标。“一些能取得短暂利益的项目,如果会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会伤害到长期发展愿景,即使收益再丰厚,我们也坚决不碰。”
华联一直以来都很重视资产积累,现在华联发展集团不动产近60万平方米,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尽量自持一部分物业。董炳根说,未来集团的经营管理中只要不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这些物业运营都能够让集团生存得很好,这个也是我非常重视自持一部分资产的重要原因。
3、以文化创意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华联秉承“创意构筑未来”的企业理念,以打造艺术品建筑的思维,将品质融入并扎根于企业发展的文化之中。而其领航者董炳根以“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的企业家情怀,带领着企业走向每一个远方。
“我把房地产项目作为艺术品来看,是因为这里面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人文、地理、建筑造型、结构布局等等,涉及到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董炳根说,华联的每个项目规划设计他都会亲自把关。
他认为,每个项目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商业旅游地产,创新空间是无限的。“我们的企业理念是‘创意构筑未来’,未来生活需要有创意,开发商需要有创意,我们要学习世界上房地产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尊重市场和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同时用创新去引导市场,用大胆的创新走在时代的前沿。”他说,“比如星光大道项目,我们想成为中国唯一一条文化艺术星光大道,现在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但从长远目标,社会影响力还不够,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完善它的文化设施,把文化、商业、旅游结合起来,真正成为一条商业旅游文化街区”。
在华联,董炳根有两句名言广为流传,其中一句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
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曾说,我总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
董炳根时常讲述这个故事,用来激励自己和整个华联。他说,“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以前连想都是不敢想的,就像早期的华联人谁能想到现在华联会建设和运营大型商务综合体?现在我们不都做起来了。很多事首先要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够勇往直前。”
董炳根说:“华联成为百年老店,是集团上上下下的目标。企业上下应该让心灵先到达百年之后。”
4、以高质量的规划筹谋长久发展
高质量的规划,在华联发展集团的发展里程中具有战略引领作用。
土地成本在房产建设中的比重相当高。华联较少通过市场上招拍挂获取土地,更多的是基于早年富有前瞻的战略部署和产业规划,在资产重组或关停并转纺织企业的过程中,通过股权收购、产权收购或者置换等方式,积极获取土地资源的完整权属,留下了诸多原有的工业区或厂房土地储备,从而为后期的地产开发储备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给物业经营扫清了障碍,获得了自身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最大化收益,避免了土地资源成本过高所带来的高风险,保证了较低的土地资源成本,为项目开发和产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现如今的华联地产产业布局,重点集中在深圳、杭州和上海,均为一线城市,董炳根认为,这些城市处于地产开发热点区域,地产市场表现良好,去化能力强,项目后期的市场销售压力相对较小,这对项目的高周转和减少资金压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未来,华联发展集团经营发展重心仍将集中在一线和二线核心城市。对土地资源的获取,华联还是坚持不拿地王,通过产权式并购、城市更新、新产业拓展等方式获取更多的土地资源,以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的经济热点,华联积极跟进,将其发展战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局。比如原华联纺织工业区位于前海、后海、蛇口的黄金三角中心点,占地面积近13万平方米,其更新改造的定位、建设与运营,都强调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从三个方面融入大湾区发展:一是构建两园一城,产业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建成后的华联城市中心以新经济为主体,集产业研发、产业空间、配套居住空间、休闲空间于一体。二是通过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策略,考虑产城融合发展的需求,从区域功能需求和人口结构出发,统筹落实,使教育、交通、环境、生态等与湾区建设相融合。三是产业功能规划与产业体系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毗邻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示范合作区、后海超级总部以及深圳湾口岸等区位优势,打造“数字经济十知识经济”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华联发展集团作为股东之一的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正围绕着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契合的新经济、新产业进行布局,对互联网、信息化、工业自动化、大健康、环保节能、军工转民用、文化教育等行业领军企业进行投资。
三、 总结和展望
回顾华联发展集团35年的创业历程,董炳根感慨万千地说,不管是艰苦创业、造就华联辉煌的“一次创业”,还是开拓进取、再创辉煌的“二次创业”,35年的发展都来自于一次次的变革和创新,这是华联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因和灵魂。
所谓“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就是要面向未来。时势和环境在变,很难有固定的模式或者经验可以照搬照抄,因此华联的路径、方法、手段等都要随机应变。这就要求华联要立足岗位,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发扬创业拓荒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审时度势,保持与时俱进,始终将创新、创造、创意全程贯穿于华联的每一项工作之中,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的主动权,以创新的思维抓住发展机遇,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践行“创意构筑未来”的企业理念,不断推动华联事业的科学发展。
董炳根表示:一是要将华联发展集团打造为成为“百年老店”。在对企业涉及的各个方面做出综合的长远规划时,把企业生存作为最大利益,要求企业在长期运营中持续获得利润,而不是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的短浅指标。二是尽量自持一部分物业,为未来铺路,为后人打基础。三是开发建设等多方面,深入关注客户的需求,通过导入产业资源,推进产城融合,满足客户全工作周期的需要。同时,华联还将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乡村旅游、共享农庄、乡村度假、健康养生等探索乡村生活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与运营。最后是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主业的延伸,做好辅助产业的开拓探索工作。
宏图跃然纸上,远景隐见霞光。已经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华联,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泼墨巨画,精彩眩目;又好似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光芒益炽!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企践行高质量发展——“华联发展”高质量路径引发专家关注
在“稳”字当头的楼市调控政策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的环境下,房地产行业已经告别了过去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站在了从扩张式高增长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日前,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中华工商时报社邀请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召开“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从华联发展集团的案例剖析出发,探讨我国房地产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有效路径,并发布了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
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尽管巨量的沉淀投资尚未进入收益期,但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各项业绩都显示其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和趋势,而其旗下的控股企业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各项业绩则尤为亮眼。华联集团之所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其35年来先后两次创业、以及20年来不断调整创新的结果,是创意文化引领的结晶。
先看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它虽然体量不大、2017年资产规模只有87亿,营业收入只有近40亿元,但净资产2017年底达到44亿元,净利润有13亿元多;
——与诸多大型开发商动辄80%、90%的资产负债率相比,这家新型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只有42%,有息外债只有6亿元,没有坏帐和不良资产;
——它的自持物业比重很高,不动产近22万平方米,租金年收入达到3.6亿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它坚持高分红比例,2016、2017两年为股东分红9亿元,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高达25.39%和42.49%,力度堪比金融蓝筹股;等等。
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华联发展集团旗下的控股33%的上市企业。
再看母公司华联发展集团:
与大多数集团母公司和控股上市公司之间“子肥母瘦”的畸形关系相反,虽然华联发展集团匠心塑造出了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精彩“作品”,但其自身并没有“筋疲力尽”,而是共同辉煌、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到2017年底,华联发展集团资产规模近150亿元,净资产近74亿元,营业收入55亿元,净利润逾13亿元,三项主要财务指标分别是1996年底的27倍、17倍和100倍。
也就是说,华联发展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同样也很低,不到50%;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也都很亮眼。
这是华联发展集团刚刚投入巨资的许多大型项目尚未进入收益期的前提下取得到成绩。眼前的数字“谦抑”过后,即将迎来的是持续稳定的高收入未来。
华联发展集团的前身为华联纺织有限公司,原本是纯粹的纺织行业国有企业,历经35年发展和几度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尤其是1997年以来的20多年的不断转型调整,现已“金蝉脱壳”成为以城市综合体地产开发运营为主业、创业投资为辅业、资产规模近150亿元的股权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
近年来,该集团因优越的资产质量和成长性而先后获“深圳市百强企业”、 “2017年中国房地产业综合实力100强”企业、“广东省最佳诚信企业”、“2017年度中国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旗下主要地产企业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在博鳌论坛上被评为“中国地产风尚大奖•2017中国年度投资价值上市企业”、“2018中国房地产资本价值卓越企业”等称号。
一、财务与经营分析:
1、基本财务数据分析
华联控股近5年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表:
营收和利润(亿元)
图表显示,5年来,华联控股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扣非净利,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多数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21.71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39.71亿元,同比增长82.88%。相应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从13.48亿元和7.13亿元上涨到13.43亿元和13.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40%和87.53%。
从上表可以发现,华联控股自从2015年开始业绩稳步增长。
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2.05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39.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8.56%。
扣非净利则从2014年的-0.12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13.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81.35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