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5044|回复: 1

[陆河] 孜孜不倦打造学校品牌的开荒者——记陆河县水唇镇吉溪小学校长彭汉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的定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在哪里体现。校长虽然不是什么官,但社会认可你,就很有价值了。
  ——彭汉卿

  一帮艰苦奋斗的老师
  站在陆河县水唇镇吉溪小学的门口,记者四处张望着问还有多远到达。当被告知眼前一座残破的围墙里那排破旧不堪的小平房就是自己要找的学校时,不禁傻眼了。
  坐在吉溪小学简陋的办公室里,面对一墙的奖牌奖状,记者很难相信这所创办于2007年的吉溪小学是一所如此破旧的学校,很难相信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学校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彭汉卿校长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向记者介绍吉溪小学原本是水唇中学的校址,2007年水唇中学搬迁后,就在原址创办了吉溪小学。他说,本来后面还有一排教室的,但由于是危房,不得不拆除了,所以现在吉溪小学只有这一排的七间教室、一间狭小的教师办公室、一间学生的洗手间以及这间包括招待室和老师洗手间在内的学校领导办公室。
  彭汉卿说,学校条件不好,老师们都非常辛苦,他形容学校里的老师们是“一支粉笔打天下”,有的教室连黑板都是残破的,老师上课也没有什么设备,除了教科书,就只有一支粉笔了。
  在吉溪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基本都是20多岁刚毕业的小姑娘,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她们坚持了下来。问彭汉卿用的是什么办法,彭汉卿说刚开始的磨合是无法避免的。在学校里,他这个70后的校长是年纪最大的,在一些想法上和80后、90后的老师难免有些“代沟”,只有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说道理、多沟通,自己以身作则做好工作,才能带领这些年轻的教师尽心尽职地完成教学工作。
  彭汉卿经常跟老师们灌输他的一种思想,就是“结婚前要摸索出自己的教书方式,在自己时间和精力比较多的情况下,多努力一些,等结婚后时间比较少的时候,就能轻松地带好班、教好书,这样做事就能事半功倍,而不会事倍功半。”他的话对年轻的教师很有影响,大家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干劲十足,基本都摸索出自己的教学套路。他们用年轻的心,为吉溪小学这所破旧简陋的校园倾注了朝气蓬勃的气息。
  当彭汉卿为记者介绍他那帮年轻的“娘子军”时,显得格外的意气风发。这些跟着他行走在艰难的创业路上的老师们,是他心里最大的骄傲。
  一位心系教育的校长
  在记者看来,这位在教学路上风风火火的校长,其实更适合做一名商人,因为他有商人的头脑:怎样管理好学校、老师、学生;怎样协调好各方面的问题;怎样制订计划及怎样去实施……他说,确实有很多人叫他出去经商,但他还是愿意当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1995年,在东莞师范学校毕业的彭汉卿拒绝了东莞一所学校抛出的橄榄枝,而选择回到陆河当一名中学的体育老师。他说,那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学的是体育专业,家乡的学校很少有专业的体育老师,他应该回来把自己的所学教给家乡的孩子。
  回到陆河后,他相继在水唇镇第三中学、水唇镇新丰小学、水唇镇中心小学、水唇镇护硁小学任教。直到2007年,水唇中学搬到新校区,准备在老校区办一所新小学,需要一位年轻、业务精干、能力强的人来当校长。经过考查,就把他调过来当开荒者。
  万事开头难。他说,光凭自己一人的努力,再怎么样都不能使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必须培养出优秀的老师,才能使学生成绩全面提高。为了走出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瓶颈”,在业务上,彭汉卿充分发挥高级教师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指导青年教师,为他们上示范课,指导他们备课、写教案,共同研究教材教法,交流教学经验,帮助他们认识教学、熟悉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鼓励他们承担实验课,为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创造条件让教师安心工作。
  由于学校围墙有缺口,外人可以随意进出校园,彭汉卿就发动周边群众一起管理学校。只要有陌生人在学校周边徘徊,就会有人前去询问,并给他打电话。多年来,虽然学校没有封闭,但从未遭到人为破坏。
  在学生的管理上,彭汉卿遵循以学生为本,从关爱学生出发,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由于对学生的学风抓得严,在校园里,基本听不到学生说粗话脏话,打架的情况更是少见。为了杜绝学生去网吧和玩电子游戏,彭汉卿经常到街上巡查,同时也发动老师和家长共同巡视。有一次,他在街上发现了一位学生晚上在网吧门口走动,立即打电话去学生家里询问,并在他要进网吧的时候拦住了他,对他进行了教育。现在一到晚上,学校的学生们都不会到街上闲逛,更不会进网吧和玩电子游戏。
  彭汉卿对学校的管理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同。2011年,他在总数1430张的选票中以1370张选票当选上了陆河县的人大代表,社区内几乎所有人都投了他的票。他说:“人生的定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在哪里体现。校长虽然不是什么官,但社会认可你,就很有价值了。”
  一所品牌学校的梦想
  2011年的时候,水唇镇中心小学要调彭汉卿去任校长,但他没有过去。他说,在他的心里,有一幅吉溪小学的美丽蓝图,在这幅蓝图没完成之前,他不愿意离开。这个学校就如他的一个小孩,从哇哇落地一手拉扯到现在,他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与心血,他还要看着这所学校蜕变成蝶,在全陆河乃至全汕尾散播花香。
  他鼓励老师创新,要求老师找问题、提改革意见来保持教学质量;叮嘱老师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打出去,要做到一说到某个老师,大家都说那个老师好,要把孩子让那个老师教;要做到让家长、学生、同行都认可。
  办公室墙壁上挂满的奖牌奖状告诉大家,这所建立至今不到6年的学校在彭汉卿的带领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这对彭汉卿来说,是远远不足够的。学校里目前只能容纳300多个学生,还有大约300多个学生无法入读,得分流到别的学校。每年学前班招生,家长都是6点就来排队报名,那些排不上号的孩子们,得去较远的学校上学。彭汉卿说,学校的成绩再好,硬件跟不上也不行。软件要上,硬件也要上,要让周边所有的孩子都能就近读书,学校就必须重新建设。所以,彭汉卿和镇领导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召集了12位比较有威信的老人,分为4个小组,去发动乡人捐资助学。
  彭汉卿指着学校后面一幢正在建设中的楼房说:“那是学校的教学楼,预计今年年中完工,共有24间教室,秋季开学时学生应该就能在崭新的教学楼里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孩子也不用被分流到别的学校了。”
  等学校建好,硬件设施弄好,要上规范化学校,要与珠三角的名校结兄弟,向名师学习,提高学校管理、老师教学水平。彭汉卿的目标是做得更大、更好,把吉溪小学打造成一所品牌学校。彭汉卿说这是他的梦想,但并不仅仅只是梦想,他正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让梦想成为现实。(记者 陈剑虹)


--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陆河人性化服务助力高考 免费接送考生提供午
[汕尾资讯] 陆河县宽敞的岳溪广场成了妇女们晚上跳广场舞
[汕尾资讯] 陆河县河口镇依法拆除一处违法建筑
[汕尾资讯] 陆河部分户外骑行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于4月22
[汕尾资讯] 让家园更美丽—— 陆河各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汕尾资讯] 陆河培训股级干部

发表于 2013-4-24 19: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