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
查看: 7252|回复: 2

[亲子] 宝宝的坏习惯是盯出来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5 15: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一些妈妈对宝宝的优点和长处习以为常,但对宝宝缺点的小苗头却像雷达一样敏锐,一旦发现便盯住不放,一遍遍地重复,目的是让宝宝改掉缺点,结果却让宝宝养成了坏习惯。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
  镜头回放1:“盯”出来的“胆小鬼”——妈妈和不敢玩沙的宝宝
  第一次:宝宝晃悠悠地走到沙堆前,站在沙堆边上停了下来,他的妈妈急急地赶过来,旁人建议这位妈妈带孩子去玩沙子,妈妈摇摇头说:“我们家孩子胆子小,他不敢玩沙子,碰到沙子他会害怕。”
  第二次:宝宝又一次晃悠悠地来到沙堆旁看其他的宝宝玩沙子。这一次妈妈改变了主意,她尝试把宝宝抱到沙堆里去,可是宝宝挣扎着不让小脚碰到沙子。妈妈只好放下宝宝,摇摇头无奈地说:“胆子真是太小了,碰都不敢碰沙子呢。”
  第三次:这一次妈妈脱掉了宝宝和自己的鞋子,然后抱着宝宝走进沙堆,宝宝安静地趴在妈妈身上。妈妈尝试把宝宝放到沙堆上,但是刚刚接触到沙子,宝宝就把小脚丫缩了回去,妈妈又试了一次,宝宝立马哭闹了起来,妈妈赶紧抱起宝宝,对宝宝说:“我们家的胆小鬼呀,连沙子都不敢玩,真是胆小呀……”
  评析:宝宝娇嫩的小脚初次感受沙子的陌生质地而产生恐惧是正常的现象。经过正确引导或者等一等再让宝宝接触沙子,宝宝肯定会爱上玩沙这个益智又有趣的游戏。但妈妈在引导的过程中一方面想要帮助宝宝克服对沙子的恐惧,一方面又不断地重复“宝宝胆小”这个消极的信息,二者的效果自然是相互抵消的,在妈妈说“胆小鬼”的声音中,宝宝会产生自我怀疑,不敢迈出新尝试的步子,妈妈把胆小变成了宝宝的习惯。
  镜头回放2:“盯”出来的“漏下巴”——吃饭洒米粒的宝宝
  晶晶吃饭,刚拿起勺子,妈妈就开始唠叨:“好好吃,不要弄得哪都是米粒,粘糊糊的。”晶晶刚吃一口,不小心掉桌上几个米粒,妈妈马上又说:“都提醒你了,怎么还掉米粒?”晶晶也不说话,每吃一勺都掉几个米粒,有时甚至是故意的,还用脚把掉在地上的饭粒擦来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
  评析:晶晶的父母错误地认为,关注孩子的坏行为,对孩子进行训导和惩罚,可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其实对孩子来说,这种惩罚和训导都似乎是一种奖励,因为这一行为引起了父母的重视,故孩子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这就是不少孩子爱恶作剧的原因所在。
  镜头回放3:“盯”出来的“小结巴”——一说话就紧张结巴的宝宝
  跟同龄人相比,豆豆说话不利索,家里人特别着急。妈妈带豆豆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豆豆的发音器官很正常,根本不是妈妈担心的先天性结巴。
  豆豆想吃东西,就拉拉妈妈的衣角,然后指指食物示意,口里会含混地发出:“我……要……吃”的声音,妈妈听到豆豆主动说话会很高兴,但每次她都要豆豆把话说完整才给他吃东西。一等好半天,豆豆才勉强说出来:“我……要……吃……饼……干”,不过妈妈还是会不太满意地对豆豆说:“再好好说一遍,就给你吃饼干。”豆豆涨红了脸说不出一个字来。妈妈心里是又着急又难过。
  评析:小豆豆本来不结巴,可是妈妈的严格要求让豆豆每一次开口说话的尝试都变得像接受审判一样异常紧张,妈妈越是要豆豆说,豆豆越是说不出来,这样的次数多了,豆豆就变得真的像结巴了。
  上面的三个故事,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妈妈们过度关注宝宝的缺点,频繁使用消极的语言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宝宝累积了大量的负性经验。
  给妈妈的建议:负强化变正强化,远离坏习惯
  不要只盯着孩子缺点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着孩子缺点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或是觉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负面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
  父母关注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习惯。因此,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肯定与奖励,淡化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他没有加深印象的机会。
  正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叫正强化。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着急,于是逢人便说:“我这孩子只吃鸡、鸭、鱼、肉……蔬菜一点也不沾,真让人着急。”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这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如此强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几乎不可能。
  比如镜头2中,当晶晶再犯同样的毛病时,父母不去理会。而发现晶晶没用脚擦饭,立即表扬他:“今天晶晶的鞋底没有黏黏糊糊的饭粒,真干净!”“晶晶的桌子底下没有饭粒,看了真让人舒服。”这样晶晶见父母对自己擦饭粒的事不闻不问,不擦饭粒倒获得表扬,便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掉饭粒。渐渐地,就会改掉这一毛病。
  把“盯”的破坏力转化为创造力
  我们说不要盯着宝宝的坏习惯并不是说对宝宝的坏习惯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爸爸妈妈在教育的过程中换一种心态、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语言、换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积极的思维与积极的语言。不要吝惜任何赞美的词句,对宝宝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宝宝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比如对有点害羞的宝宝,妈妈这样说:“宝宝对大方了,从来不怕见生人。”;“宝宝可勇敢了,在一大群人面前表演节目都不怯场。”;“宝宝学游泳的时候特别勇敢,像个小海军!”
  对不爱洗手的宝宝,妈妈这样说::“宝宝特别讲卫生。干净的宝宝最漂亮了!”;“宝宝每天吃饭前都自己去洗手,特别乖。”
--中国育婴网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大行动 ! 24人被抓...
[城事报料] 定了!2025年“十五运会”帆船项目将在汕尾举
[城事报料] 公示!这些地方上榜…
[城事报料] 两名年轻人躺在地上…
[城事报料] 认领公告! 这些三轮车...
[城事报料] 广铁通报一途径汕尾站列车内冒烟

发表于 2013-3-15 15: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玩着吃、追着吃、哄着吃、看电视吃、挑食吃等全是不良饮食习惯。

发表于 2013-3-15 15: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长期饱食、甜食过量、少言寡语等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哦,家长们要注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