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6230|回复: 6

[论汕尾] 古代海陆丰港口的主要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3 0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6-3 00:30 编辑

笔者按:为了不让某些读者认为我与幽壹的争论是无米之炊,或者说是徒逞口舌之争。特以自己记忆所及和写过的有关港口的历史资料,撰写如下漫谈。匆促为之,难免挂一漏万,或者文句不够规范准确。有些资料尚待有空时再加以充实和具体化。
海滨漫谈之一
古代海陆丰港口的主要作用
叶良方

      古代海丰港口,大都处于丽江、大粤河、西溪、东溪、瀛江、螺溪等出海口。不仅沿海内海湾有长沙港、石帆港、大德港、石桥港、奎山港、白沙湖港、茅埔港、乌坎港等港口,而且江河转弯水面宽阔处也有圆山港、鹿境港、港口、沙港、船澳(今陈厝围)、南门港、深涌、三江等小港口,甚至内陆山区也有公平马宫港、吉康河口港等等。港口的功能,除了体现在船只可以避风停泊外,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停靠船只装卸货物。而要装卸货物就需要码头。因此,每一个港口均有人工建筑的码头。那么,古代港口码头对人类活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是商品货运,还是渔业生产?或者说,是出于对商品货运的需要,还是出于对渔业生产的需要?

     当时的商业港口或码头,均是建立在人口聚集的地方,也就是城镇居民出于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而建立的。大家知道,古代是没有现代运输的公路车辆的。因此要满足城镇对日常消费品的需要,就必须有江河船只对商品的运输。这也是古代城市大都建立在江河岸畔或海湾港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当时渔业生产及其经济对城市的需要(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我认为:古代港口是商业港口,码头就是装卸商品的码头,停泊的大多是商业运输船队。古代港口不是以渔港为主。从海陆丰港口的原始作用来说,都是出于对商品货运和军事海防两项需要而建置的。

       自唐代起,石桥场、扁涌湖港及其运输原盐的码头已建置。其作用就是供程船(盐船)装载商品原盐,从海上运输到福建闽南或韩江转运江西等内地省份的需要。宋初,石桥场已成为全国著名盐场之一,它与省内其它十三个盐场,每年销售熟盐24000余石,已经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盐税成为主要财政收入之一。宋《元丰九域志》在海丰条下记有“古龙、石桥二盐场”。 所产食盐,供应赣、闽诸省。南宋淳祐年间,品清湖沿岸的盐田已被开发,现东涌古沟村的盐灶遗迹就是那时留下来的。明嘉靖《海丰县志•山川》记载距县城二十五里的新滘(现宋溪),就有闽广贩盐诸舶聚此。”明洪武三年(1370),海丰县盐课税课司设在石桥场。置大使一员,主管全县沿海盐税征管。明正统十一年(1516),石桥场有灶户9393902丁;年产盐1311多吨,缴纳税银1713多两。

       至于白沙湖港、长沙港、甲子港、大德港、鲘门港等,自唐宋以来所起的港口作用,就是供来往于南洋诸岛的商船队停泊,在此补充粮食及日常用水等需要的商业港。白沙湖港在明末一次台风中,有百多艘中外商船沉没,货物飘浮到周围海岸。长沙港及内河道山港等沿海居民,也曾拾获到被台风倾覆的外国商船货物而致富。明末,福建从事海上商业运输的刘香集团,为躲避另一个海上商业集团郑芝龙和朝廷的追击,驾着近百艘大商船及渔船到达海丰长沙港和甲子港,一度占领海陆丰沿海地区。汕尾港从明崇祯末年至清雍正年间,主要是本地盐船、商船及外地百货商船麇集的港口,其次才是内外地渔船的停泊港。清乾隆年间,青草港成为运输蚶苗到福建的港口。同时也成为海外及香港运来火水、洋布等商船的停泊港。此外,从明洪武年间起,碣石港、捷胜港、长沙港、甲子港、大德港等是驻防部队的港口。因此,古代海陆丰港口的主要作用是商业港口或军事港口,并不是以渔业为主的港口。

       在上述商业港口停泊的海陆丰商业运输船队中,有来回运输商品货物到本县各地以及惠州府诸县港口的近海货船;有利用信风和海流来回运输商品到南洋、暹罗、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远洋商品运输船队;也有来回运输商品到台湾、福建、浙江、广西等外省区,以及来回广州府、琼州府、雷州府和港澳等的远洋商品运输船队。所以说,海陆丰古代的港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商品运输的作用。凡运输商品货物到惠州府外的港口,就称远洋(海)商品运输船队。明成化至嘉靖年间,海丰出了粤东著名富豪吴坦夫。他主要就是经营海洋商业贸易等致富的。清乾隆时期,海丰又出了专门从事经营红草南汾蚶苗运输到福建而致富的黎阿毕……建国后,海丰博物馆曾在五坡岭等发现西洋银币的出土,鸡鸣寺储藏有古代外国银币等,民间也保留有古代的外国钱币及器具等,都是古代海丰远洋商船队与海外贸易的见证。

       当时潮汕地区称呼的“红头船”,其实是与海陆丰港口的本地商船一样,是从事远洋商业贸易的运输船队。清雍正元年(1723年), 清政府规定:“出海商、渔船自船头至鹿尔梁头上,大桅截一半,各照省份油饰,……广东用红油漆饰,青色钩字。船头两披,刊刻某省某州某县某字某号字样。”就是说,广东全省的商船或渔船的船头及大桅上部均要漆上红色。故此与潮汕“红头船”同样性质的“远洋商业运输船队”,全广东省沿海都有,不仅仅是潮汕独有。“红头船”并不是潮汕船只的独特现象,更不是现在某些学者鼓吹的什么潮汕独特文化符号。对这种从事贸易的商船,当时潮汕地区和汕尾老人口碑相传称为“红头船”。至于省内各港口对这种上了红漆的商船,当时称呼什么名字,至今尚没有发现有关史籍对这种船称呼的文字记载。潮汕所谓“红头船”, 就是“远洋商业贸易运输船队”,是与本港远洋商业运输船队同样性质的船只,在海陆丰港口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根据潮汕话与海陆丰话同为闽南话的分支。民俗也最为接近(海陆丰福佬人除了直接从福建迁来的,相当部分人是从潮汕地区迁来的)。加上这种船只的表面形象,可以推知,海陆丰当时对“远洋商业运输船队”的称呼,有可能亦称之为“红头船”。这点笔者经昨天调查,听老人所说的汕尾港和青草港的商船就叫红头船的口碑是一致的,只是苦于目前尚没有文字说法证实。又据潮汕专家对“红头船”的研究,“红头船”与人口迁移海外、侨批等均有联系,而海陆丰不但有“远洋商业运输船队”,而且在明清时期,历年有大量的移民,因为起义失败远逃到到南洋、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在那里建立天地会、致公堂等组织。成为当地的华侨,每年均通过侨批寄回家乡。海陆丰的侨批业务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犹然存在。我的朋友之中就有一位从事过专业送南洋私人汇款(即侨批)的。近来,经过潮汕地区现代学者的发掘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关“红头船”的文章,才使这种沉淀在历史记忆的“红头船”称呼被翻出来。但又以空洞的潮汕专用文化符号取代了广东 “远海商业运输船队” 的称呼,我认为这不是科学的称呼。因为上面说过,“红头船”的出现,只是清雍正时期潮汕地区根据其形象对“远海商业运输船队”的一种称呼,不能代表整个古代时期对“远海商业运输船队”的称呼。

       综上所述,古代海陆丰港口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商业港口作用或军事港口作用。而且港口经济一直是以商业贸易运输经济为主。虽然海陆丰的渔业历史源远流长,但在古代不是以渔港或渔业经济为主。只是到近代起,尤其是民国初,经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汕尾渔港要建设成为广东十大渔港的大力提倡,随着渔业科学的发展和近现代渔船的兴起,海陆丰的港口才是以渔业港口为主,其中的码头才多是渔业码头,停泊的船只才多是渔船(有关海陆丰的渔业历史,请待阅《海滨漫谈》之二)。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10 收起 理由
风在边缘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古风)“勇士号”、“机遇号”火星探险
[文化天地] 答黄山先生《对海丰明代第一位进士李实新考之
[文化天地] 汕尾市海防名将故事之一:开创碣石卫的第一代
[文化天地] 悲僧行——祭诗僧释函可
[三唯论点] 揭开碣石卫署旧址之谜 ——汕尾市民间考古
[三唯论点] 《碣石卫战事风云》第三章 清代碣石镇出征外

发表于 2013-6-3 01:06:5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今天的海陆丰有港口吗?主要起着什么作用?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3-6-3 01: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3-6-3 0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6-4 02:49:5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海陆丰港口比现在更兴旺,汕尾历史在倒退,现在谈海陆丰港口真的耻辱,连个渔港都不像样,丢尽汕尾人的面子。楼主怎么看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3: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区之恋 发表于 2013-6-3 01:06
今天的海陆丰有港口吗?主要起着什么作用?

今天海陆丰当然有港口,与古代一样起着货运商港、渔港、交通港等作用。若从生产船只的广泛程度和影响意义来说,主要作用是起着渔港的作用,若从经济收入的意义来说,货运商港的作用不容忽视。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6-5 00:04 编辑
陆城浪子 发表于 2013-6-4 02:49
早年海陆丰港口比现在更兴旺,汕尾历史在倒退,现在谈海陆丰港口真的耻辱,连个渔港都不像样,丢尽汕尾人的 ...


现在海陆丰港口相比于其他地区港口来讲,确实落后。如果以汕尾港为例,对比清乾隆至民国时期舟楫云屯的繁盛时期,更是惭愧。目前,港口环境污染严重,品清湖泊区比过去严重萎缩。更严重的是海洋鱼类由于生存环境遭受破坏和现代化渔船的过度捕捞,汕尾海面已没有渔场渔汛,沿海渔民度日维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粤西船队到汕尾渔场生产的热闹场面已一去不复返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