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29|回复: 1

[海丰] “土专家”的起落人生——访老农科人员黄古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6 20: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住在海城三儿子家的八旬老人黄古进回了一趟老家陶河镇虾西坣头村,还特地来到村东边他年轻时搞试验田的庄稼地里走走看看。抚今追昔,黄古进的心湖里荡起涟漪。50多年前,他的水稻高产育种试验在这里获得成功,随后他被上级调进了当年的陶河公社农科所,继而培育出适合当地土壤种植的耐碱性优良品种,一举成名,先后出席省和全国有关表彰会议。

  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个人。可是,眼前的一切让他感慨——

  位于海丰县丽江畔的陶河镇,古代因河运繁荣、制陶业发达而得名,随着冲积平原的形成和历史的嬗变,十里平川、土地肥沃的陶河遂渐成农业大镇、闻名海陆的大粮仓。

  1933年,黄古进诞生在陶河镇虾西坣头村。少年时的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尤喜科研。1950年,父亲撒手人寰,初中刚毕业的他回家务农,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劳作之余,黄古进痴迷上了米丘林(原苏联著名植物育种学家)的书籍。黄古进坚信广阔农村大有作为,立志当一名米丘林式的农业专家。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黄古进联合同村青年黄妈界从事起果树、水稻方面的杂交技术研究。1957年,黄妈界被派往广东省华南农业学院进修,毕业后被调往怀集县工作。而黄古进则一直呆在村里继续搞农科研究。

  1958年,随着玉米杂交品种,特别是水稻与稗草杂交培育技术所取得的成功,躬耕陇亩的黄古进顿时声名大噪,荣誉也接踵而来,他被评为“全国农业建设先进分子”,先后出席了广东省和全国表彰大会。

  1960年,陶河公社组建农科所,黄古进被调任该所当上组长,每月30元工资,粮票30斤,与公社书记享受同等待遇。他也不负众望,在二、三年内就培育出抗碱性水稻优良品种,被海丰县委分别命名为“红城一号”和“红城二号”。此项技术,对于处在咸淡水交汇之地海滩涂面积多的陶河镇来说,意义重大。

  农民黄古进当年为什么会下大力气培育抗碱性水稻?其动机和目的何在?记者从村人讲述的一则传说找到答案。

  虾西坣头村面对大渡山,背靠凤山。中间则隔着一大片的滩涂地。奇怪的是,旧时种植在这片滩涂地上的水稻只开花不结果,风水先生称:这是因为被村后“凤山”的“凤凰”偷吃了的说法深信不疑。但黄古进不信邪,他认为这是大渡山下连接丽江的大渡河,海水涨潮倒灌造成土质盐碱化,只有培育出抗碱性水稻品种,才能获得成功。然而,所有的抱负和愿望,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逆转。

  文革伊始,黄古进被诬为走“白专”道路,戴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列入被打倒的名单,直至被开除一切职务,停发工资,遣送回家务农。

  拨乱反正后,黄古进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实现他中断多年的农业科研梦想。但他却意外地被派往一个农场当会计。

  不久,农场解散,他再次以“白身人”身份回到老家。所谓“白身人”,是指“ 没工龄,没工资待遇”的体制外劳动者。

  干部身份问题没有解决,让黄古进吃了大亏。

  “错就错在当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由于各种原因,我未能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平反,恢复工作,理清工资关系,办理退休相关手续,以至于年老了一点工资福利待遇都没有。”回忆往事,黄古进懊悔不已。

  有知情者透露,若论资历和贡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黄古进重新成为“体制内”的人并不困难。这话得到黄古进的证实。

  “当年县农业局发函给陶河公社,要调我到局里工作,当时的公社书记暗示我将农科所的稻谷碾成大米,挑一担到他家,我没有照办,事后公社书记便不同意开证明给我,使我失去一次转为干部的机会。”黄古进回忆说,“八十年代,公社书记换了人,县里特地分配给我一个转正指标,但最终给一个外乡人‘抢’去了。事后才知道,人家送了1万元给公社书记。”

  黄古进虽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但他只识得玩泥巴,埋头苦干,并不懂得官场的人际关系,吃亏是必然的,有人这么认为。(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梁水良)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小记市“优秀教师”肖志
[汕尾资讯] 石奇珠参加城区和陆河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找准
[汕尾资讯] 杨绪松参加海丰和城区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奋发
[汕尾资讯] 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我市党代表讨论党
[汕尾资讯] 绝了!汕尾边防用扑克牌训练新兵
[汕尾资讯] 目标!汕尾各县区年底前要实现对戒毒康复人员

发表于 2013-6-6 20: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不懂得官场的人际关系,吃亏是必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