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5246|回复: 6

[论汕尾] 出租屋里的城市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8 14: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处的阳光 于 2014-2-18 14:22 编辑

出租屋里的城市生活

       记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汕尾城区、海丰县范围内以及陆丰、陆河的一小撮农村中,走访了近100个自然村,发现靠近城市或乡镇的农村,流动性还不大,居住人口相对稳定,但也是多数出外务工,纯农户的很少。而稍为远离城镇或地处偏僻的农村,多数就如上述所说的具有“人少、地荒、失水、屋破、家穷、路残”等几大特点。

      汕尾城区捷胜镇前进村委管辖程厝乡、李厝乡、乌土乡、格塘乡、大水沟等十个自然村。据当地村民说,前进村在解放初期,拥有良田万顷、人丁兴旺,原为鱼米之乡,一度曾吸引过居住在汕尾城区那些因家境贫寒的姑娘们嫁到这里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民们陆续迁移到城镇或外地居住。程厝乡现仅有“两户半”人家共5个人居住(其中一位是单身汉)。乌土乡却是空无一人,且房屋全部倒塌。其他乡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到处是一片荒凉。十个自然村共有一间前进小学,据说仅有30多名学生在该校就读。

      个案一: 40多岁的何文(化名)是捷胜大水沟人。汕尾建市后不久,他随“移民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先在市郊红灯一带搭棚寮居住,职业是建筑工兼摩托车工友。他在汕尾建家后,租住在老城区的凤山街道那一片,从凤照街迁到花井巷再到现在居住的郑厝巷,一共搬了十几次家,现仍是租房。何文育有两子一女,老婆主内,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父亲,一家6口人蜗居在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楼房。何文对于自己在汕尾生活了20多年依然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手头紧张时仍要借钱度日的现状感到很无奈。何文的大儿子今年20岁,初中还没毕业就跑到东莞去打工。记者随访时,他刚好请假回来,对于采访,年轻人有点排斥,似乎不愿意多说他们家的现状,对农村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何文说孩子都在汕尾出生,平时也很少回去。村里的房子一直空置,已烂得连锁都不用了,他也懒得去理。记者问他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要打算回去养老?他摇着头说不知道。何文是独子,他父亲前两年还呆在村里下地种田,现在不行了,也只好跟过来。父亲何某,原来还是抗战时期的老兵,他当时在辽宁的第四野战军当通讯班的班长。遗憾的是他没有读过书,解放后何父自己要求回家务农,至今只享受到由国家规定发放给老兵战士每月6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由于老区多是老房子,租金比较便宜,除了外省民工多在这里租住,跟何文一样在此租房的进城农民工也很多。

     个案二:叶能(化名)是捷胜前进管区新兴村人。他跟何文的经历相似,两家人是租居近邻,但并不相识。今年50多岁的叶能,读完初中曾在当地当了几年小学代课老师,就跑出来跟他一位在汕尾当建筑师傅的叔叔当学徒,一干就是几十年,并自学考取了建筑监理工程师证。他,可以说是汕尾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叶能曾参与了城区许多道路的施工修建,还有一栋栋楼房的建设、监理。但这么多年来,他再怎么帮人家建房子,就是没有一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叶能初到汕尾,一开始在城区凤山旁搭寮居住,后来因当地要搞建设才搬走。他也是到处租房子搬家,现在住的地方既陈旧又潮湿。今年底,他的大儿子要准备结婚了,一家人正打算另租一间比较宽大的房子。

      叶能说他们家在村子里可算是大家庭了。他有7兄弟,只有一位留在村子里,其他的散居在捷胜、海城、汕尾等地,全都是租房的打工者。叶能是老二,他和老三、老四在汕尾。老三在城区荣泰市场卖菜,老四开三轮摩托车载客。兄弟间平时很少来往,偶尔、或有需要时才会见面,平时除了有事打电话,很少回乡下,只有到了春节或清明节才会在老家相聚一下。叶能80多岁的老母亲还健在,她告诉记者,儿子是飞出去的鸟,她老了,外面的世界她全然不懂。老人家说话时,眼看前方,面无表情……

      而对于未来,叶能们都是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他们说自己是农村人,一没关系二没能力,当下的生活都无暇顾及,哪敢去想往后那么多的事情?

     个案三:今年刚满18岁的小刘租住在城区老船厂宿舍,那儿的两栋旧楼房清一色出租给打工者。小刘是城区东涌镇某村人,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父亲来到汕尾生活。小刘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在社会上流浪时他很快就结识了一班小兄弟,到处游荡。由于父母白天忙于做工,对他疏于管教,小刘很快就学会了吸烟、玩游戏、甚至小偷小摸、打群架等。他们经常结伴在网巴、桌球、娱乐等场所出没,市区整条环品清湖大道的小广场上、林荫处更是他们闲来无聊,施以武力、色情发泄的地方。与小刘聊天时,记者隐瞒了身份,并找了一个籍口说是帮朋友打听、寻找她已两天没回家的儿子,问他是否认识?或提供一些线索。小刘想了一下说,你要找的那个人该不是几天前合伙偷剪电线被抓的……或是出于无知、或无所谓,小刘倒也直爽,尽说他们在江湖上的“威水史”,什么寻找刺激就要弄点K粉摇头丸之类的东西;打起架来一呼百应,出手不是钢管就是刺刀,场面就像那些暴力电影的镜头一样……(未完待续)


2.远去的村庄  失落的家园(图片)
前年的大年初四记者下乡到红海湾墘街道城埔村。清明节的前一天,又来到该村跟踪采访,因为只有年节才能听到从城里回来的更多村民的声音。
Dsc03011_副本.jpg
1.有位村民开玩笑说,村里养的鹅比人还多。
liang da ren .jpg
2.陈伯说每年的年初三村里做大戏,许多人都在这天赶着回来,很热闹。
Dsc03019_副本.jpg
3.农村的流动小贩。
Dsc03030_副本.jpg

Dsc03040_副本.jpg

45在村民家里聊天。         
ALIM0181_副本.jpg
6.扫墓回来的一家人在吃午餐。图中两兄弟都在汕尾打工。
ALIM0158_副本.jpg
7.与回来池兜村扫墓的赖伯交流。
ALIM0178_副本.jpg
8.
与村民们交流。

                                                                                                                        (稿子/图 郑冰利)

楼主热帖
[汕尾房产] 煦色韶光 简约美式混搭两居室
[休闲生活] 《酱爆扇贝墨鱼仔》扫荡冰箱变下饭海鲜
[休闲生活] 米饭杀手-黄焖鸡
[汕尾房产] 春暖花开 98㎡简美小清新
[汕尾房产] 高房价是生育率的杀手
[看大杂烩] 巴基斯坦出首个卡通超级女英雄 黑袍女侠太帅

发表于 2014-2-18 14: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好文章,感同身受
发表于 2014-2-18 18: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4-2-19 00:15:2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深度的好文章!建议大家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4: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jngd秀秀 发表于 2014-2-18 14:26
好文章,感同身受

谢谢关注,文章的作者亲自走访的调查反映。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4: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人马 发表于 2014-2-18 18:02

:handshake
发表于 2014-3-2 15: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题材值得好好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