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一体化近在咫尺,欲向西融入的汕尾是否该出手申报与惠州无缝对接啦?
随着广东建立几大都市圈的整体规划不断推进,深莞惠一体化的步子正在不断加快。最近,
打造深莞惠经济圈交通运输一体化 的规划见诸报端。(具体规划蓝图附后)据悉,广州佛山肇庆一体化也在积极推进,估计早于深莞惠一体化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广佛肇一体化已经把附近的情缘打包进去,而且广州至情愿的轻轨已经于12年正式动工兴建,预计明年开通。作为与汕尾一起建市的清远市可以说已经被捆在广州的战车上。
那么,和清远市同时建市,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等大多方面的条件都远远强于清远市的汕尾呢?有被打包并被捆上深圳的战车上的希望吗?
如果有,为什么这次深莞惠一体化的规划完全没有提及汕尾,如果汕尾必须融入珠三角--深莞惠经济圈的话,为什么不见汕尾的任何动静和说法?
汕尾的党政是不是应该把向西融入的设想和规划报告省政府?是不是也拟定一份海外深圳惠州无缝对接的战略规划?
如果仅仅把事情看得简单,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帮扶上,而不是自我造血,不是主动融入,提请做出自己的规划,儿子是完全被动的等待,那汕尾就真的没有希望啦!
建议汕尾党政应该积极行动,成立相关西融领导小组,聘请有关专家做好所有相关计划,公开声明汕尾的立场,让广东省政府乃至于中央政府把汕尾这块元苏维埃红色根据地,革命老区贫困区上升到省级决策乃至于国家战略层面上,如何?附录:
打造深莞惠经济圈交通运输一体化 《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下称“规划”)是国内目前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入的城市群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研究历时两年半,由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多家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合作完成,为深圳、东莞、惠州3市交通运输一体化描绘了美好的前景。 “规划”确立了深莞惠经济圈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总目标,即: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有效衔接、运输市场相互开放、信息资源互通共享、行业管理彼此配合,建成快速连通、高效辐射、一流服务、绿色智能的现代化、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与国内外其他中心城市之间点对点高速直通,与珠三角其他城市、港澳之间2小时互通,深莞惠中心城区之间、中心城区与主要组团间1小时互通;运输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整个经济圈。 
规划建设莞深、惠深快速轨道 交通的无缝对接,在深莞惠三市的合作中占据重要位置。“规划”提出,构建“三纵四横”综合运输主骨架,便捷连通中心城区和卫星组团,快速直达港澳及珠三角其他城市群,高效辐射粤东、粤西、粤北。 其中,将建设“九纵八横九联”高速公路网,形成快速交通保障。规划“九纵十横十四联”城际快速干线网,承担三市间中短途交通。连通边界道路,让公众出行更加方便。建设完善的国铁网、“四纵两横一支”城际轨道网,建设东莞至深圳、惠州至深圳快速轨道,强化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站点衔接,为公众提供更加快捷、绿色的出行环境,实现高效换乘。 记者注意到,在城际轨道网规划方案中,包括穗莞深城际轨道(及港深西部快轨),连接深圳、东莞与香港及广州,主要控制点为中堂、虎门、深圳机场、前海、香港;同时,连接深圳、惠阳、惠城的深惠城际轨道,主要站点有深圳北站、龙岗、惠阳、惠城;连接深圳、东莞的东莞至深圳快速轨道(莞深快轨),将经过万江、松山湖、公明、石岩、(前海);连接深圳、惠城的惠城至深圳快速轨道(惠深快轨),将经过惠城、陈江、新圩、龙岗、前海。 在港口方面,规划以深圳港为龙头、虎门港和惠州港为两翼,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港口群和临港工业集聚区,形成支撑高端服务业中心和滨海旅游胜地建设的重要平台;实现港航资源统筹开发、优势互补。 在机场方面,加强合作联动,使深圳机场发展成为区域枢纽机场,世界一流综合交通枢纽、快件货运集散中心,惠州机场成为珠江口东岸及粤东地区的重要干线机场。在衔接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上,规划综合客运枢纽,深圳北、虎门白沙、惠州中心等发展为一类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国际和国内中长途交通。 “规划”还提出发展城际公交,构建镇区间、镇区到枢纽中心间的城际公交体系,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发展智慧交通,促进信息服务提质升级。 2030年实现“珠江东岸1小时通勤圈” “规划”提出,到2020年前,将全方位安排“公路畅通、轨道加速、港口提质、民航增效、换乘便捷、物流提升、公交跨市、管理协调、交通智能”九大工程,为保障建成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基地,成为重要国际门户奠定坚实基础。 2030年的深莞惠经济圈,将迎来区域交通有机融合的全新画面:形成“珠江东岸1小时通勤圈”,与珠三角兄弟城市、港澳之间实现2小时互通。港口外贸集装箱服务周边地区比例达到50%。区域外旅客占机场吞吐量比例达到30%。实现内部交通深度融合:打通所有跨边界道路;毗邻镇区城际公交全面覆盖;中心城区与相邻边界组团之间30分钟可达。实现综合交通高效融合:85%的中心城区和主要组团均有公路、轨道连通;轨道交通占主要运输走廊机动化出行比例接近30%。实现内外交通有序融合:构建15-30-60分钟的区域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圈;物流服务迈上国际一流新台阶。 由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蒋千等9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认真评审。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后,经修改完善,将提交三市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指导未来一段时期三市的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
晚报深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