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陆丰人头马 于 2014-12-4 11:21 编辑
近期,媒体曝光广东陆丰市社会影响大的违建两大典型:广东坟爷违建陆丰市卡绿达建材市场(以下简称,卡绿达建材市场),“陆丰市东海仁易水泥制品厂”(以下简称,仁易水泥制品厂)。这两个典型违建,至今没有引起国土部门、住房与建设部门的重视,它们被政府部门某些领导干预“漂白”,违建人员逍遥法外,违建免予依法拆除。
违建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源于地方政府部门对违建“钉子户”的查处监管不力,消极甚至包庇某些违建。发现违建之后,各个部门之间更是互相踢皮球,互相推诿,导致违建变成法外之物,钉子户。
违建变成钉子户,谁来管?怎么管?给群众留下一个大问号。
建材市场:国土、住建两部门“互相推诿”不查办
“坟爷”林耀昌建设的建材市场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每平方米罚款3元钱,随后给其补齐了相应的手续。就《南方农村报》以及其他媒体相继曝光“卡绿达建材市场”非法用地,“未批先建”违法建设建材市场是一处怎样的违建呢?
卡绿达建材市场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行为,违建逾期不拆,瞒报非法占用面积,从国家基本农田性质用地,逐步变身为“养猪场”用地,顺利更改“地籍档案”,炮制“假调查报告”。不折不扣的违建,竟让一瞬间变成“政府立项”。不难看出,陆丰市国土局“监守自盗”,违建者“掩耳盗铃”。
林耀昌名下的“卡绿达建材市场”涉嫌违法用地,该建材市场有24000平方米属于“种养用途”的农用地,被其擅自改变用途建成大型综合建材市场,陆丰市国土局以“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后“未批先建”对“卡绿达建材市场”处以每平方米罚款3元的行政处罚。
从《南方日报》以及其他媒体报道可知,2012年9月25日,陆丰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为卡绿达建材市场办理二年《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已逾期,截止2014年9月26日终止。如此看来,违建的卡绿达建材市场逾期不拆除,继续经营。这需不需要给人一个说法,给法律一个尊严呢?
事实上,广东省国土厅多次督办汕尾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处理卡绿达建材市场违法土地案件,但始终没有依法查处,只有督办陆丰市国土局落实,而陆丰市国土局主要领导“滥用罚款”不了了之。
就卡绿达建材市场违建逾期未依法拆除问题,广东省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厅回复称,已责成汕尾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就卡绿达建材市场违法规划行为依法查处。然而,陆丰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未见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依法拆除违建。
水泥制品厂:利用“夫妻合同”非法占用农田
在陆丰其他违建同样是需要一股地方势力保护,方能“存活”下来。近期,媒体报道《陆丰一水泥制品厂非法占用32亩基本农田》。2011年,陆丰市东海镇深埔村(深草洋片)被当地一个有势力的老板占用32亩农田,建设一家仁易水泥制品厂,表面是建设水泥制品厂,实际上是为了囤积土地,等待征用获取高额赔偿。
网友在广东省领导问政平台恳请省领导和广东省国土厅依法督办调查核实基本农田被非法占用的情况,这个陈小敏老板所占用32亩农田是从深埔村一个村干部(其丈夫周镇潘)“转手”得到的,租期二十年,合同注明是种植的,被转包给水泥厂老板之后就开始毁掉农田填土,建设厂房和其他永久性建筑物。本案的“夫妻合同”,仍然得到陆丰市国土局的默许、认可。 仁易水泥制品厂涉嫌非法占用耕地的犯罪行为,囤地谋利不拆,从32亩国家基本农田用地性质,同样陆丰市国土局土地监察执法大队张伟革,村委会合同擅自改为辩称为“荒地”,其非法占用面积仅仅剩下9.9亩。
近期,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责令汕尾市国土资源局依法查处仁易水泥制品厂涉嫌非法占用耕地的犯罪行为,陆丰市国土资源局没有依法进行处理。事实上,陆丰市国土资源局对待仁易水泥制品厂不查处的操作方法,与查处卡绿达建材市场如出一辙,“以罚代刑”处理,不了了之。
上述两处违建之所以能够不被拆除,违法土地犯罪行为能够不被依法追究。到底陆丰市国土局“谁”在充当“保护伞”,使“卡绿达”违法建材市场违法建筑物、仁易水泥制品厂违法建筑物继续非法使用。
陆丰市国土局的不作为,仍然继续猖狂涉嫌渎职包庇违法土地犯罪嫌疑人,这引起广大党员群众不得不质疑陆丰市国土局纪检部门、陆丰市纪委存在“不敢监管”的情况。
近几年,陆丰南塘“金盘山”事件、“坟爷”事件、甲子镇“办假证事件”(2010年6月9日广东电视台《社会纵横》陆丰市国土局一段经典骂娘)等等,陆丰市国土局涉案党员干部,至今没有被陆丰市纪委进行调查。可想而知?
相关链接:
实名举报人林键国质疑陆丰国土局涉嫌包庇 http://www.southcn.com/jsfw/zxdt/content/2013-02/28/content_64726049.htm
20100609《社会纵横》:假证 http://www.56.com/u46/v_NTI0MTIxMzE.html
广东陆丰“坟爷”农用地变身建材市场 http://www.gtzyb.com/duchazhifa/20131022_5076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