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3369|回复: 14

[论汕尾] 建议纪录片《潮汕1927》定为【海陆丰1927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0 06: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议纪录片《潮汕1927》定为《海陆丰1927年》。可以说在那些年代,只要一提到海陆丰,人们就会想到广州起义,奔向海陆丰,澎湃领导当地人民闹革命的故事。当时,中学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奔向海陆丰】,徐向前元帅写的。至今记忆犹新!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追忆革命历史 探访赤石大安垌
[三唯论点] 建议纪录片《潮汕1927》定为【海陆丰1927年】
[城事报料] 恳请热心网友帮帮我们追寻红军烈士的足迹
[文化天地] 笔墨传情·礼赞劳动美/汕尾市老年书画家协会
[文化天地] 清碣石水师总兵官刘国兴将军——摘自《碣石卫
[文化天地] 清代捷胜所右营都司马琳将军/叶良方

发表于 2015-10-20 0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0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我的外祖父郭声镛是红四师的一个营长。一九二八年,红四师反攻海丰县城失败后,退到海丰县莲花山埔仔垌一带,由于敌人不断的搜山,红四师仅存的300多人,越过山岭到大安洞一带活动。由于敌人长期围剿红军,红四师为了保存力量化整为零,同大安洞的农民一起同命运共生死,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在陆丰的大安洞,跟数倍敌人遭遇,被包围了,经过激战红军将士几乎全部牺牲了。
    几十年来,海陆丰---大安洞这个地方在我们三代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发表于 2015-10-20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澎湃”的“澎”字错了,应为“彭”!
发表于 2015-10-20 12: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史说史。
     1927年的海陆丰,光芒耀目,幅射四方。吸引无数的共产党人奔向新希望。南昌起义的余部如此,广州起义的余部如此(余部其实是残部),那些落群亡命的志士更是如此。海陆丰的亮点,连毛泽东也发出由衷的赞叹。
     《海陆丰1927》,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4: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网友的关注与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4: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cltn 发表于 2015-10-20 10:48
“澎湃”的“澎”字错了,应为“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对于您的指正表示谢意!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4: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10-20 12:36
就史说史。
     1927年的海陆丰,光芒耀目,幅射四方。吸引无数的共产党人奔向新希望。南昌起义的 ...

说的对,就史说史合情合理!
发表于 2015-10-20 16:04:3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10-20 2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10-20 12:36
就史说史。
     1927年的海陆丰,光芒耀目,幅射四方。吸引无数的共产党人奔向新希望。南昌起义的 ...

还是写《海丰1927》好,陆丰是海丰分出的。
发表于 2015-10-21 1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使用“粤东1927”,这样其实更好,在粤东不是潮汕人的天下,粤东有潮汕也有海陆丰,也有客家人。我们要尊重客家人以及一部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历史贡献。不能让潮汕独吞历史英雄成果,用潮汕这个名讳来贯彻整个历史描述,是极其不负责的,也是文盲的行为。
发表于 2015-10-21 13: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园之乐 发表于 2015-10-20 09:36
我的外祖父郭声镛是红四师的一个营长。一九二八年,红四师反攻海丰县城失败后,退到海丰县莲花山埔仔 ...

"红四师仅存的300多人,越过山岭到大安洞一带活动"。这个大安峒应该是赤石镇的大安峒而不是陆丰的大安,莲花山的埔仔峒越过山岭就是赤石的大安峒。
发表于 2015-10-21 22:17:2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思想太排外了!!照你这么说还不如叫《陆丰1927》!!
发表于 2015-10-22 01: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你ざ雲ざ携手 发表于 2015-10-21 22:17
这思想太排外了!!照你这么说还不如叫《陆丰1927》!!

这些人就是鸡肠心态筽
发表于 2015-10-22 06:52:2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在淡吃萝卜咸操心,你去游行示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