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丰县城往西南方向驱车22公里,就能看到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山村,这就是新寮村。进入村里时,村民们正忙碌着播种耕耘,成片的薏米穗随风飘扬,三轮车来回穿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寮村由新寮、唐皇、新建、新清4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689人,其中贫困户41户、贫困人口242人。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渠道单一,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在开展帮扶工作中,汕尾广播电视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派出专门人员进驻该村开展工作,还明确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帮扶。该台负责人多次带领工作组深入该村调研,部署帮扶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主要措施和具体任务。 记者在新寮村的薏米及蔬菜种植基地看到,成片的薏米穗郁郁葱葱,与一望无际的庄稼连成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浪翻滚。不远处,10多个农户正在为西兰花播种、施肥。“已经种(薏米)两个月了,看长势还不错。现在有人指导,不用盲干,我们就省心多了。”参与种植的村民如是说。对于西兰花的价格行情及种植情况,他们则表示,西兰花卖得好不好还要看市场,价格在2元/斤到2元/个之间浮动,一亩地可以种植2000多株。 这个占地60亩的种植基地为村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目前该基地共有12户贫困户参与种植。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大家的分工也比较明确,“村两委”主要负责引进种子、开展技术培训、联系销售渠道等,农民们尽管安心种植就好了。 “我们把水利设施修好,采取‘利润对半分’的形式与贫困户相互合作,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这样,他们生产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汕尾广播电视台驻村干部陈道旋向记者介绍说,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但效益相对较低,驻村工作组考虑到这一实际,专门到惠来考察薏米种植技术并交流经验。现在村里种植了薏米、西兰花各30亩,薏米的收益达6000元/亩,而西兰花的纯利润也有2000元/亩。 该台还投入100万元发动村民种植富贵竹及高产值农作物,积极帮助他们联系买家,并邀请专家对其进行栽培技术指导。一位种植富贵竹的农户说,富贵竹比较好种,成本相对也不高,效益比之前种植水稻好很多,种植富贵竹收益达到8000至10000元/亩。 除了建设种植基地外,经过两年多的帮扶,新寮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都有了明显改善。 记者了解到,汕尾广播电视台投入78.8112万元在村里协助建设了1公里的水泥村道以及新寮村南至南梅公路改造工程;投入19万元在长2300米的道路上安装了路灯;投入27万元浇筑了水泥公町、并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晒谷场;投入45.68万元为村里铺设了自来水管;投入60万元修建了新寮村第一桥和第二桥,方便了村民出行;投入30万元进行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投入10万元修建了2个卫生处理池;投入42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室;投入47万元改造危房29户。据了解,汕尾广播电视台将按照帮扶工作部署,支持新寮村的发展,继续做好帮扶工作,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卓科荣 邓良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