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43|回复: 0

[深汕区] 鲘门半岛海防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4 13: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1年8月至12月,新兵的我随42军直属高炮67团中炮连,在广东汕尾市鲘门半岛扎营,执行对美蒋P—2V低空特务侦察机作战任务。当时部队装备、后勤保障还比较落后,我连装备的高射炮,是前苏联二战时期淘汰的85毫米高炮,只能单发炮弹装填和发射,而且射击只能起到火力拦阻作用,不能直接命中敌机。我们在野外扎营,除连作战室和连指挥员有帐篷外,其余人员均住宿在拉炮的十轮卡车上。其野战生活条件之简陋、艰苦,显而易见。

宿卡车,有苦有乐情谊深

鲘门,距离汕尾市海丰县有30多公里的路程 距离深汕特区政府也要20分钟路程。这里依山傍水,海岸线全长23公里,形月弯状。我们驻守的海滩靠鸡公山岛附近,当时荒无人烟,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海浪拍打岸边的海啸声。

没有营房,各排、班均夜宿在牵引卡车上。我们利用车上安的活动坐板,夜晚拉开铺上床板,就分有上下两层歇宿,车厢前后挂有帆篷布可挡风雨。炮班每车住有8人,指挥仪班有11人,显得比较拥挤。秋季晴夜可将篷布打开,空气能对流,倒没什么,要是遇上刮风下雨,前后篷布拉下来便苦了:汗臭味、脚臭味弥漫车厢。起初,大家叫苦不迭,只好用被捂住鼻睡。时间长了,便久闻不觉其臭了。竟然还互相调侃道:“好久没吃豆豉,现在倒是闻到豆豉味了。” 每夜总有人忍不住放个屁,其味臭,其声响,也惹得大家喋喋不休,有的骂“缺德鬼”,有的笑“炮响敌机落了”, 大家哈哈大笑好一阵,才入睡。总之,在狭小车厢里歇息虽有抱怨,却也友善相谅,因为是战友胜兄弟,同呼吸共甘苦啊!

跑警报,新兵穿着鞋睡觉

高炮兵对空作战,是以秒计算的,团首长要求“30秒炮响敌机落”。美蒋P—2V低空特务侦察机入侵,一般都是超低空贴着海面夜航,绕过我雷达入大陆,用红外线拍摄我军事要地,很少白天来。就是说,从指挥所警报器一拉响,指战员们就得飞速跑到阵地,30秒钟内做好联得上、打得响的战斗淮备。

听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指导员说:“新兵怕炮,老兵怕嚎。”新兵畏惧炮响震耳;老兵无所畏,而机枪扫射方向没个准,所以怕机枪嚎。真的,我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打飞机拖靶时,那轰隆炮声震耳欲聋,尽管我张开了嘴,保护了耳膜,却也一周听不到别人说话。因此跑警报上炮位,心里就难免有些紧张。可警报就是战斗命令,绝对不敢松懈怠慢。老兵经过长期练兵,动作飞快,我们新兵就忙中有乱,一骨碌爬起来找不着鞋子,便只好赤脚跑去炮阵地,动作就慢了四五秒,自然挨班长批评,怎么办?无奈就偷偷换穿一双干净鞋子睡觉,果然就赶上老兵跑警报的速度了。穿着鞋睡觉这个秘密,直到4个月后我调到团司令部军务股当文印员,这才告诉了班长。

守海防,海鲜丰富吃个够

在这荒无人烟的半岛驻防,除了战备训练、夜晚常跑警报外,就是每周有文娱小晚会,各排唱队列歌曲比赛、讲战斗故事,此外别无其他文化活动了。倒是逄上星期天不训练,每班可轮流一人外出去鲘门镇逛街,可沿着海滩捡些很漂亮的贝壳、海螺壳回——在家的便由排长、班长带着到海岔子里去捉螃蟹、海螺、大虾,交炊事班给大家加菜,这时是最快乐的。

那时,这里是未开发的处女地,海滩长满野菠萝、仙人掌、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灌木丛。海岔子里水不深,每次涨潮海水都会带进一些海味来,退潮后留在海岔子里,即成了我们的美味。周六刚天黑,没有敌情预报时,每班新兵提着铁桶,拿着钢盔,由一个老兵带着去沙滩捉螃蟹。手电筒一照,见有成百上千只螃蟹横行,拿着钢盔随便一扣,连沙带蟹倒桶里,不到一小时,便可装满十几桶。白天在海岔子里捕捞海鲜更有趣,那螃蟹有黑色、绿色、红色的,壳上都长有青苔,个个足有中碗口大;海螺则有大有小,五彩斑烂;大虾壳硬须长,偶尔也能抓到斤把重的龙虾,还有沙虫、扇贝……星期天三餐,连队伙食大改善,放开肚皮吃海鲜,个个吃得满嘴流油。这真是海龙王馈赠我们海防战士的最好礼物啊!




该贴已经同步到 深汕资讯的微博
MAIN201303131518000390686570550.jpg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深汕捷运线将优化线路设置
[城事报料] 珠三角首条捷运--深汕捷运今日开通!
[城事报料] 深汕捷运今起开启开售
[汕尾资讯] 深汕区与海丰县召开合作联席会议
[汕尾资讯] 深汕区水底山温泉庄园启动二期建设
[汕尾资讯] 广州海丰商会考察我区:同进共赢,回报汕尾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