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硕炫 于 2016-2-17 23:23 编辑
家乡趣事
捷胜是我的家乡,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风貌影响我成长。我虽然长期在外工作,但我时常关注家乡的事情,特别是经常回忆起在家乡时的趣事。
大坑戏水有乐趣。大坑溪是捷胜的母亲河,它环绕捷胜西南一带,最后流入石狗湖。以前的大坑的水流澄清,鱼虾经常随流而下,大坑溪底的沙下生长着一种特别的贝壳动物叫“海仔”,这种动物可以煮水喝,消署清凉,人们经常到大坑溪去捞。夏天傍晚大坑洗澡是男人们的乐事了。大坑溪不深,我经常约一些朋友到那里游水,我们在游泳过程中,有时会玩一种叫“打水战”的游戏,这种游戏就是把参加的人员分成两组,互相分手戽水泼对方,把对方泼得受不了而游走,那一方就算输,这种游戏往往吸引不少澡友们的围观;有时我们还会进行摸“海仔”的活动,大家把摸到的“海仔”集中起来,然后由其中一位带回家里煮,晚上时大家再集中喝“海仔”汤,这个活动有点像民俗“打斗四”,现在想想那时的活动确实有乐趣。
麻田乐捉迷藏。我记得以前联星与联安、联盟相隔一栏水田,后来水田改种了黄麻(是一种植物,麻皮可以卖),那黄麻长到差不多半身高的时候,整片田野就像绿色的海洋一样,黄麻成熟时,地面大部分是干的,这时是孩子们捉迷藏、抓青蛙的好时机,有一次我约同伴们到那里玩,我事先折了一些麻枝,把麻枝扎成一个圈,人恰好能够钻进去,游戏时,伙伴们好久都找不到我,最后他们都服输了,按约定他们后来给我做了两架麻骨车。别小看那麻骨车,那时它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呢!
喜跟母亲一起投墟。凡农历三、六、九日是捷胜墟,墟日时四乡六里的人们汇集到捷胜后山头进行买卖,起初我不知道父母为什么不肯带孩子一起去,父母投墟时总是让我们在家里玩,说是他们到墟上买“拉你等,拉你想”回来给我们吃,我们往往信以为真,觉得有吃的就可以了。有一次,我想了许多办法,好不容易得到父母的同意,跟母亲一起去投墟,那时我看到墟市上人太多了,我就在母亲后面跟着,用手拉着她的衣服,突然一不小心跌倒了,差点把母亲的衣服也扯破,我以为母亲会教训我,吓得我脸都青了,母亲当时竟然没有教训我,而是到一个摆糖果的小摊买了一颗糖粒给我“压惊”,她又再买几颗说是要带回家给弟妹。我这时才知道父母为什么不轻易让孩子跟着去投墟的原因,就是怕人多孩子走散,或者担心孩子闹着要买东西,所以就用了一个美好的谎言来哄自己的孩子。现在想想父母那时真的是用心良苦呀!
家乡的趣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多写了。难忘以前在捷胜生活的日子,家乡是我那时的乐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昔日的黄麻田,如今已开通了一条捷西公路,公路两旁建了许多楼房;群众投墟也从后山头逐步转到了捷西市场周围来;昔日的大坑溪,水质变了,形貌变直了,环境治理仍需努力,才能再现它昔日的风采!
家乡的趣事如今依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心里默默地祝福家乡今后会发展得更好!
征文作者:罗雨露网名opsite
(版权归黎明书院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否则追责)
file:///d:/program files/360se6/User Data/temp/202738k2wwjc3h0zxwko5x.png
file:///d:/program files/360se6/User Data/temp/202738k2wwjc3h0zxwko5x.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