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199|回复: 0

[国内] 重走老山界 感受鱼水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9 09: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走老山界 感受鱼水情

红军3.jpg

  7月2日,广西兴安县,“红军长征过华江纪念碑”前,记者们鞠躬祭奠。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隽辉/摄

  7月3日,广西兴安下起了阵雨。顶着风雨,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20多名记者,沿着1934年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中央纵队的足迹,重走了一段长征路。

  这条将近15公里的山路,隐藏在茂密的毛竹林中。因为常年少有人行走,地上的石头长满青苔。从华江瑶族乡同仁村猫儿山脚下的大竹坪,沿着龙潭江走向雷公岩,山路越来越陡,有的地方只容一人通过,旁边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我们走的就是当年陆定一写的《老山界》的线路中的一段。”同行的兴安县党史专家罗基富介绍说。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眼看步子越来越沉重,记者们学起红军,互相呼喊鼓劲。伴随着阵阵笑声,大家又重新振作精神。

  兴安县融媒体中心主任赵时斌的老家,就在这段山路旁的华江瑶族乡同仁村。他的外公陈儒富当年是个杂货郎,红军长征经过时,曾给红军提供食物和杂货。小时候,外公常给他讲红军的故事,让赵时斌印象最深的是红军当时虽然条件很简陋,大冬天穿得也很单薄,但个个都很讲纪律,买东西全都付了钱。

  在华江瑶族乡,流传着很多“军民鱼水情”的故事。

  陆定一在《老山界》一文中提到,红军行进途中在一个瑶族大嫂家歇脚时,这位瑶族大嫂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米,为红军战士煮粥,战士给她钱,她也不要。后来一名同行的战友送给了大嫂一袋米。虽然明知前面粮食缺乏,红军战士还是把这一整袋米送给了大嫂,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现在,兴安县博物馆还珍藏着一只红军长征时用过的马镫,据捐赠者说是在雷公岩的山崖下发现的。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兴华告诉记者,当年红军翻越雷公岩时,一些马匹从崖上跌下去摔死,虽然缺衣少食,但红军依然把马肉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附近的瑶民。

  1934年前,兴安县华江地区居住的瑶民常年受到桂系军阀欺压,生活苦不堪言。1934年年底,突破湘江封锁线的中央红军路过此地时,了解到瑶族同胞的悲惨处境。不久,红军政治部下发《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主张反对压迫与剥削,汉民与瑶民平等,瑶民的事由瑶民自己决定,并在精神与物质上给他们实际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少数民族享有了平等的地位,雷公岩附近的瑶民也陆续搬出山外。走进华江瑶族乡,不少瑶族老乡仍在传颂红军的故事,感念红军的恩情。

  96岁的赵良英是华江瑶族乡水埠村人,她一家三代数十年如一日,守护一座埋葬着12名烈士的红军墓。

  “当时红军来到我们华江,我父亲第一个站出来带路,一直带着他们从华江走到溶江。”赵良英回忆说,后来红军遭到国民党军阻击,不少战士在战斗中牺牲。待敌人离开后,赵良英家人和族人一起,将12名红军的遗骸收集掩埋,并在坟前放上一块石头作为标记。

  1966年,为了纪念红军,赵良英凭借记忆,带着工作组与村民一道找到了红军墓,并将之移迁,建设新的墓地。从此,赵良英就多了一种身份——红军墓守陵人。后来赵良英年事已高、不方便走动时,她就叫孙子背着她去给红军扫墓。

  7月2日,在家人的搀扶下,赵良英步履蹒跚地带领记者来到水埠塘的红军墓。只见群山环抱、一水绕前,青色的墓碑上写着:“一九三四年红军长征经过我地。陈玉春等十二位同志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事业而英勇就义,他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50多年来,赵良英与村民们年年祭扫烈士墓,她的大儿子李贵达表示,村民们都把红军墓当作亲人的墓。

  “我们永远都感念红军的好,要世世代代守护红军墓。”赵良英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汕尾市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城区督查市区环境卫生整治蹲点执法情况
[热点资讯] 山西资源型城市求变 邀全国智库专家为转型把
[热点资讯] 金融科技驱动资管行业加速转型
[热点资讯] 贵州5个县(市、区)非洲猪瘟疫情解除封锁
[热点资讯] 小学师生数月观察树木生长 荷花池畔60幅自然
[热点资讯] 一场黄昏恋,少了一套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