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德不可废。政德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习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就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讲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这个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更需要党员干部们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政德,与时俱进,这也是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抵御各种风险考验和肩负起应有使命责任的基础。 在这个新时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将政德转化为自身素质。古人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对于党员来说,高尚的从政道德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学习和实践修养而成的。在中国的红色土地上,海陆丰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政德的源头活水,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输送了大批仁人志士和栋梁之才。例如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在1927年,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着手进行土地革命。彭湃当时家庭在海丰县是富甲一方的地主,拥有大量的田地租赁给农民耕种,为了开展土地革命,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彭湃烧田契分田耕的做法赢得了本地劳苦农民的一致拥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运动积累了经验,也为全国的农民运动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借鉴,被中国共产党领袖毛主席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付出了一切乃至生命,他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习总书记说过一句话: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现居高位拥有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从政期间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扑面而来的种种不良诱惑,权为无不民所用,利不为民所谋。修身养德尤为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在从政之初尚能坚持道德底线,久而久之,受到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经不住考验,触碰道德底线甚至法律红线,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标准,善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涵养政德,造福于人民。 涵养政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激发、创新涵养政德的源泉活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让政德之花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永不凋谢。
|